大明:暴君崇禎,殺出一個日不落帝國

第一卷 第190章 斬賊首,系數鼎烹

第一卷第190章斬賊首,系數鼎烹_大明:暴君崇禎,殺出一個日不落帝國_穿越小說_螞蟻文學

第一卷第190章斬賊首,系數鼎烹

第一卷第190章斬賊首,系數鼎烹←→:

京師,,這幾日忙著西山煉鐵廠建造的朱由檢得到了來自西廠的密報。

杜陽一臉欣喜:

“陛下,朝廷在拿下泉州之后,數十艘戰船一舉東渡東番,鄭芝龍還有其所有下屬,悉數被擒!”

“除此之外,繳獲大小戰船商船無數,還有財寶貨物更是無數,這些都尚且在清點當中!”

“史可法叩問陛下,說這鄭芝龍及其黨羽,該當如何處置?”

杜陽說罷,將手中的密報遞到了朱由檢手中,朱由檢拿過來之后仔細過目。

隨后將密報丟到一旁。

“我大明朝海權不興,禍害就在這些海盜,一邊攫取朝廷的買賣,把所有出海貿易的收益都捏在手里。”

“以至于到了現如今,一個海盜,竟然能把我大明朝所有對外,從東洋到南洋再到西洋的商路全部壟斷,而且擁兵二十萬!”

“傳朕的旨意,鄭芝龍之流,禍害東南,出賣海疆,劫持朝廷商船,斬殺朝廷使臣,魚肉福建百姓,勾結洋夷倭寇,橫行海洋罪不可恕,賊首及其同黨,悉數鼎烹!”

聽到這話,杜陽雖然驚詫,但是跟在皇帝身邊這么久,還是有所預料,所以也并不表現得多么出乎意料。

但是今日陪同朱由檢視察西山的官員,本來還一臉喜色,想著朝廷大勝,要和皇帝賀喜。

但是在聽到朱由檢處置鄭家亂黨的旨意后,一個個也是被嚇得一臉惶恐。

朱由檢說罷,繼而又道:

“江浙眼下的形勢有所穩定,讓史可法代朕馴狩福建,重新把福建的軍政兩事整頓整頓!”

“其次,山東布政司參議,是不是有一個黃鳴駿?他最近給朕上了一道平海波策,朕覺得不錯!”

“讓其東渡東番島,讓史可法助其開設州府,教化當地百姓,其次,讓史可法從福建當地招募流民青壯,練兵之后派遣東渡,駐守東番,嚴防海盜倭寇,還有洋夷!”

“其次,江浙沿海組建大明海軍,負責我大明朝一切海岸,再者,讓史可法在福建也造設船廠,建造戰船,打造艦隊,負責出海遠洋,護航我大明商船之用!”

“此事重大,朕會派遣工部人員前往,讓他聽候旨意就是!”

對于整個東南的海防構想,朱由檢很清楚,光有海軍是不行的,要確保大明商船出海以后的安全,才是真正的有海權。

而且日后想要讓大明睥睨世界,遠洋艦隊的打造是必然的,所以在天津衛,在松江府,在泉州港三處打造朝廷所主持的船廠,也算是未雨綢繆。

而拿下東番島,除了可以設置州府,移民開墾,還能作為一個海軍基地,作為跳板,鉗制南洋諸多島國,以及北邊的倭國諸多島嶼。

如此一來,整個大明家門口的海上,就是大明的艦隊說了算!

杜陽這邊在得到朱由檢的旨意之后,立馬讓人簡寫成文,極速送往福建。

半月之后,朱由檢的旨意這才算是送到了東番島上。

石亨則是在駐扎這幾日內,又發兵把島上所有的紅毛鬼,也就是西洋人全部搜捕了出來。

畢竟當下這東番,能住人的地方很少,離開岸邊的平原,便全是深山,住的都是一些土著蠻夷。

而除了這些西洋人,更讓石亨,還有數萬明軍驚喜的,是明軍在搜捕鄭家殘黨的時候,抓到了不少南渡到東番島上的倭寇浪人。

這些人平日里駐扎在島上,一有商船經過,就出海劫掠。

一時間,明軍駐扎的整個港口,有紅毛有黑皮,還有倭寇以及南洋人,人種雜亂,語言紛繁。

這也讓明軍們意識到,這個世界的廣博,也算是第一次開眼看世界。

等朱由檢的旨意到了之后,石亨立馬就將把這些人聚集起來。

“天朝大明皇帝陛下圣旨到!”

隨著在場宣讀圣旨的錦衣衛一嗓子,無論是明軍也好,還是在場的鄭家囚徒,還是這些個洋人,全都老老實實跪在地上。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自我大明開國百年以來,常有海盜蠻夷作亂大海,今海島鄭芝龍之流,禍害東南,出賣海疆,劫持朝廷商船,斬殺朝廷使臣,魚肉福建百姓,勾結洋夷倭寇,橫行海洋罪不可恕,賊首及其同黨,悉數鼎烹!”

“另有為非作歹,興風作浪之外邦蠻夷,不可教化者,先行凌遲,再行鼎烹,以此極刑昭告海上一切番邦外夷,凡犯我大明海疆,劫我大明貨船,逆我大明海軍者,殺無赦!”

隨著圣旨讀完,鄭芝龍、鄭鴻逵、鄭芝豹、施瑯、施福這些人全都感覺渾身發軟,跪在地上天旋地轉。

更是有人磕頭如搗蒜地乞求饒命,但是壓根就沒人理會。

而在場的這些倭寇蠻夷全都不甚理解,看著鄭芝龍等人的樣子,一臉鄙夷。

但是東南不乏懂倭寇語言和洋人話語的人,現場把圣旨的意思翻譯了出來。

一時間,這些洋人還有倭寇更是惶恐,全都和鄭家一個模樣,不是磕頭就是哭天搶地大喊冤枉。

直到這個時候才知道,這從船上搬下來,架設在海岸邊的大鼎是做什么用的。

隨著行刑的將領一聲令下,現場的兵卒直接上來,先把鄭芝龍架起來,堵住口舌之后,直接丟進了大鼎。

而其余人等全都在一旁觀看這鼎烹之刑。

一時間,鄭芝龍的慘叫驚天徹地,等待行刑的鄭家人此刻腸子都悔青了。

“各位軍爺,我們知錯了,劫持朝廷商船的事情我們認,我們全認,這都是鄭芝龍指使的啊!”

更是有人大罵鄭芝龍。

“天殺的鄭芝龍,你惹誰不好偏偏要惹朝廷,當初要是老老實實被朝廷招安了,何至于此!”

“千不該萬不該,就是不該劫掠朝廷的商船,自古匪斗不過官……”

但是無論這些人如何反悔如何醒悟都無濟于事,幾十口大鼎,鄭家人以及鄭芝龍的部下一個接著一個被投進大鼎。

而鄭成功身為鄭芝龍的兒子,在看到行刑的駭人場景后,在親友的慘叫聲中,直接被嚇得氣絕身亡。

處置了鄭家亂黨,緊接著,剩下的這些倭寇蠻夷,一個個被綁起來,凌遲刮骨,昏死過去之后,又丟到滾燙的鼎湯之中。

現場目睹這一幕的,除了明軍,還有不少東番當地的土著,以及跟隨明軍過來的一些沿海的民夫。:mayiwsk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