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風流

第156章 鯉魚躍龍門

第156章鯉魚躍龍門第156章鯉魚躍龍門←→:sjwx

此時沈烈看著一臉悻悻的少年萬歷,不由得想到了自己曾經拍過的那些大辮子戲。

戲中那些滿清的帝王一到了炎熱的夏天,都是拖家帶口去承德避暑,為此還專門在承德修建了規模宏大的承德避暑山莊。

后來還成了著名的旅游景點,可滿朝文武連個屁也不敢放。

那是奴才!

奴才敢對主子說半個不字么。

可是為啥大明的皇帝的想要住西苑,就成了昏君,大概是因為大明的皇帝對待讀書人太溫柔了,太好欺負了唄。

話雖然是這么說的。

可沈烈本能的覺得不妥,沉默了良久,才謹慎的提醒道:“太師,太后,翰林院,御史臺的大人們不會答應的。”

想到那些大臣們即將噴過來的口水,沈烈不由得擔心起來。

這事兒一想便知。

當年武宗皇帝為了修這座西苑,為了夏天有個避暑的地方,住的寬敞一些。可是被大明內閣,清流言官們噴了個狗血淋頭。

什么昏君誤國,國家要亡了……

甚至還因此捏造出了各種版本的謠言。

好端端一座山清水秀的皇家園林,在明史里卻成了文人們口中虐待良家女子的魔窟,這不是扯的沒邊了么。

見沈烈憂心忡忡,朱翊鈞卻不以為然道:“母后是心疼朕的,自不會阻攔,不過……”

說著他便發出了一聲冷哼,眼中又閃爍起了森森寒芒,想必張居正為首的內閣是必然不會同意的。

“朕可不是武宗!”

少年天子的倔驢脾氣又上來了,便定定的看著沈烈,好似發泄一般質問道:“你說,朕錯了么?”

面對著皇上懾人的灼灼目光,沈烈坦然道:“皇上沒錯。”

說這話的時候,沈烈是真心的,所以那目光便格外的坦蕩,自然還加上了一點單身多年的演技。

沈烈輕聲道:“大夏天的住在宮中,確實是太憋悶了。”

紙上讀來終覺淺。

真到了這個時代,沈烈才更加確定明史就是瞎扯蛋,大明的皇帝是真的悲催,連住在哪里這么點小事也做不了主。

皇上夏天嫌宮里熱,想要住在湖邊,這又能礙著什么事了?

那一幫文臣確實是欺人太甚了。

朱翊鈞看著沈烈坦坦蕩蕩的神色,便好似得到了極大的認可,便又灑脫的笑道:“朕偏要搬出來住,誰若是敢反對,朕……哼!”

看著少年天子眼中的冷冽,那神色好似要殺人全家,沈烈心中又開始打鼓,心說這下子完蛋了。

皇上和太師又要吵起來了。

沈烈腦海中一瞬間劃過無數過念頭,卻很快篤定道:“陛下圣明!”

他知道這個時候是萬萬不能搖擺的,作為一只物無意間卷入朝堂紛爭的小蝦米,最重要的是站好隊。

站好了千萬別動搖!

首鼠兩端是沒有好結果的。

果然朱翊鈞開心了起來,灌了一肚子涼茶,看起來也歇夠了,便又抄起眉尖刀走了出去。

隨著少年天子翻身上馬之后,一手提刀,另一手牽著韁繩,又向著沈烈笑道:“來,陪朕騎馬!”

沈烈趕忙起身,恭敬的應了一聲:“草民遵旨。”

很快一個東廠檔頭牽來一匹健壯的棗紅色戰馬,把韁繩交到了沈烈手中,瞧著這戰馬修長的四蹄,流線型的健美線條,通體沒有一絲一毫的雜色。

沈烈精神為之一振,不由得脫口贊道:“好馬!”

那東廠檔頭忙討好道:“沈爺好眼力……這可是西域進貢的汗血寶馬。”

這是廢話。

御馬監里牽出來的能是劣馬么。

此時朱翊鈞早已等的不耐煩,便將身體側了過來,戲謔道:“這汗血寶馬性子烈的很,你行不行?”

沈烈臉一黑,心說這話什么意思?

朱翊鈞卻笑的更加放肆了:“不行便罷了,在一旁伺候著吧,你若摔出個好歹,只怕那京城第一美人兒,張家小姐背地里不知該如何數落朕。”

瞧著皇上臉上的戲謔之色。

沈烈心中暗自吃驚,臉上卻哈哈一笑,心說什么汗血寶馬,其實不就是中亞高寒地區出產的優質戰馬么。

他也不愿意讓人看扁了,便拿出了身為一流替身演員練就的好身手,在眾目睽睽之下后退了一步,腳尖輕輕一點地面便翻身騎了上去。

“希律律。”

隨著戰馬發出了一聲嘶鳴,想要將沈烈甩下去。

可沈烈也是苦練過騎術的人,在整個橫店的武術替身演員里面來說,騎術可是一等一的好,不比奧運會賽場上那些專業騎手差多少。

加上他下盤又扎實,所以任憑那性子暴烈的中亞戰馬如何踢蹬,仍是坐的穩如泰山。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

眾護衛叫了一聲好,沈烈也大叫了一聲:“夠勁……駕!”

幾聲呼喝。

隨著西苑里再次響起了轟隆隆的馬蹄聲,立志做馬上天子的大明年輕天子,在烈日下縱馬疾馳,揮灑著汗水。

一墻之隔。

午門內一側的文華殿。

靜謐中。

一個個或年長,或年輕的翰林學士懷中抱著大堆公文,不停的在大殿中進進出出。

翰林是什么官?

清流顯貴。

翰林院這個機構早在大唐初年,由唐玄宗李世民設立,原本是為了輔佐宰相而成立的秘書機構。

可是翰林院的功能,卻在大明這一朝強化到了極致,讀書人只要能通過科舉進入翰林院,那便相當于鯉魚躍龍門。

接下來將會擁有無比絢爛而又顯赫的一生。

在大明朝,翰林院便是皇帝,內閣決策的最重要機構,相當于后世的智庫,智囊團。

正所謂“翰林之勝,前代絕無也”。

大明的翰林為何如此顯貴?

這就要從太祖朱元璋說起了,在大明開國之初,如歷朝歷代一般,是有宰相這個職位的。

臭名昭著的胡惟庸就是大明宰相。

宰相就相當于副皇帝,在朝堂之上大權獨攬,幫助皇帝管理著整個國家,可是問題來了。

朱元璋是什么人吶,性格無比強勢,一言九鼎的人,他試驗過宰相制度之后,便覺得這個制度不好,又親手將宰相這個職務廢除了。

為何?

這天下間任何一個能做宰相的人,自然不會是個笨蛋,也不會是個甘愿屈居人下的窩囊廢。

歷史上最著名的宰相,自然便是大名鼎鼎的曹操曹丞相……

朱元璋覺得朝廷里設個宰相,礙手礙腳的不方便,一言不合便將當時的宰相胡惟庸弄死了。

然后這位太祖皇帝便開始大權獨攬,仗著自己身體好,精力旺盛,大小事情一把抓。

據史料記載,朱元璋僅在洪武十七年的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這八天里面,就收到了一千六百多份公文,總計三千三百多件事。:sj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