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朝爭第432章朝爭←→::mayiwsk
隨著沈烈這一番慷慨陳詞,真好似杜鵑啼血一般。
催人淚下。
扯著大嗓門哭嚎了整整一刻鐘,沈烈才覺得有點口干舌燥,終于停了下來,擦了擦嘴角的唾沫星子,又抹了把眼淚。
將自己變成了大花臉。
歇會兒再說。
這事兒。
沈烈心中想得通透。
他也是從清廷的做法中得到了啟發,該怎么對付這些滿口大道理的言官,和他們背后的士林集團吶。
別和這幫人講理,但凡是講理你就輸了!
沈烈將眼睛瞇了起來,偷偷看著那二十來個言官,心說這幫人吶,最擅長的便是強辨之術。
官字兩張口,上嘴皮一碰下嘴皮,巴拉巴拉的大道理便脫口而出,真好似舌燦蓮花一般。
錯是不可能錯的,熟讀圣賢書的大人們怎么會錯吶。
和他們講民間疾苦,他們和你講圣人言,你和他們講圣人言,他們和你講祖宗禮法,你和他們講祖宗禮法……
他們便要編瞎話,甚至篡改歷史來潑你一身臟水。
該怎么對付這幫人吶。
看看清廷是怎么做的,一言不合便大開殺戒,抄家滅族,清廷甚至連內閣都取消了,直接改成了軍機處加上書房。
再不行就得搞文字獄,搞連坐,將其宗族連根拔起了。
清廷可真是將專權做到了極致,而能言善辯的大人們在清廷的高壓統治之下,連個屁都不敢放。
還不是一個個老老實實的夾著尾巴當奴才?
于是沈烈便琢磨著。
咱雖然不能學清廷那般極端,搞制度倒退,可事關大明國運,咱也不能再慣著這些人了呀。
此時此刻。
金水橋畔。
一片詭異的寂靜。
且不說數十位言官張口結舌,連武勛們,甚至萬歲爺都被這番精彩的演出看傻了。
從未想過生平第一次上朝的這位沈大人。
這一通胡攪蠻纏,強詞奪理……
戰斗力竟如此驚人!
這演技,這戰斗力可真是爆表了,這演技絲毫不弱于那些個老謀深算的御史。
而不遠處。
李太后和王皇后帶著一大群宮女太監們,才剛剛從深宮中走了過來,竟也被這一幕驚呆了。
娘倆就那么怔怔的看著,一時間竟也說不出話來。
天太熱。
這娘倆心腸好,體恤朝臣,便讓御膳房做了綠豆湯,冰鎮西瓜還有午膳,原本是打算來給皇帝和朝臣送飯來的。
可萬萬沒想到。
娘倆才剛走到金水橋畔,便親眼目睹了沈烈這一番轟轟烈烈的表演,于是李太后和王皇后都看呆了。
嘴巴微微展開,瞪大了明眸……
那神情便好似瞧見了什么不可思議的事。
一個個提著食盒的宮女也驚呆了。
“陛下!”
靜謐中。
沈烈便又是一嗓子吼了出來,將眾朝臣嚇了一大跳。
沈烈心中明白。
朝會嘛!
關鍵是要嗓門大。
這個年月的朝會就是誰嗓門大誰有理,訣竅便是這么幾個字,得理不饒人,無理辯三分!
沈烈抖擻起精神,朗聲道:“臣有一法可杜絕火災,造福百姓,此法名為封火墻。”
說著便又是一禮。
朗聲道。
“此法乃臣苦心孤詣,得自一位本朝先賢,臣請陛下追授博羅何氏,前徽州知府何歆何公,使其配享太廟!”
一陣詭異的安靜過后。
百官鴉雀無聲。
一個念頭從腦海中冒了出來,封火墻到底是個什么玩意,真的有這么神奇么?
誰又是何歆?
這個人怎么就配享太廟了。
這都說的是人話么?
于是又是一片嘩然,大人們開始湊在一起議論起來,在腦子里挖空心思的回憶著。
大明有何歆這么一位知府么?
上首。
萬歲爺也有點懵。
左看看,右看看。
便向著馮保輕聲道問道:“大伴,本朝有這么一位何公么?”
馮保自然早有準備,趕忙道:“回陛下的話,有……”
說著馮保便從袖子里,取出了早就準備好的小抄,便朗聲念道:“何歆,生于天順五年,弘治五年舉于鄉,次年中進士,弘治七年授南京山東道監察御史。在明中期,博羅何氏家族人才輩出,以孝感聞于世。”
“何歆任徽州知府時,創封火墻之法,又叫何公火墻,由于能封閉火勢,阻止火災蔓延,故名封火墻。”
“其后,徽州之地六七十年無火災,災輒易滅,墻巋然不動。”
“而后,何歆升任山西布政使,死于任上。”
念完了。
馮保便將手中的小抄塞給了萬歲爺。
萬歲爺果然很感興趣,一邊看著這何歆的生平事跡,一邊念叨著:“此物真可以杜絕火災么,這么好的東西,卻為何沒有大行天下?”
馮保便與他一唱一和起來。
“回陛下的話……這個……便不得而知了,不過亡羊補牢,尤未晚矣,老奴以為沈大人之言頗為有理。”
講道理!
這東西要是真能杜絕火災,那么這個何歆確實配享太廟。
他君臣二人在這里嘀嘀咕咕。
下首。
那二十來個言官卻紛紛色變,突然覺得氣氛有些不太對勁兒,今天這大朝會一開場。
明明是大伙卯足了力氣,要將沈烈這奸佞奏個雞毛鴨血,逼萬歲爺將這奸佞罷官下獄,開刀問斬。
可奏著奏著怎么就跑偏了,開始商議什么防火,什么封火墻,還要將一個死人的牌位迎入太廟供起來吶。
這節奏不對。
跑題了呀。
“且慢!”
有幾位御史急了,趕忙上前一步,瞪圓了眼睛向著沈烈怒斥道:“你這奸佞之徒,幸進小人,休要擾亂試聽!”
“陛下,臣請治此人禍亂朝廷之罪……斬立決!”
剎那間。
攻訐再起。
言官們盡力想要將跑偏的大朝會節奏拉回去。
卻不料。
上首。
萬歲爺面色一沉,不悅道:“眾卿之意……是說朕昏庸么,凡事都有個輕重緩急,如今天干物燥,防火乃重中之重,有什么事比我皇明億萬黎民百姓的身家性命還重?”
瞧著萬歲爺那眼中閃爍的森森寒光。
言官們再一次張口結舌。
就在此時。
老邁的英國公張洵突然站了起來,向著皇上躬身行禮,高聲道:“吾皇圣明!”
一群武勛紛紛出班。
扯著嗓子山呼起來。
“吾皇仁德!”
“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山呼聲一起,言官們便紛紛色變,心中別提多難受了,便好似卯足了力氣打出去的拳頭。
卻打在了一團棉花上。
沈烈在一旁冷笑連連,心說老子兩世為人,什么套路沒見過呀,和老子玩士林清議玩輿論戰?:mayiwsk←→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