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朱由檢,請大明赴死第57章陛下,奴婢沒有夢想_wbshuku
第57章陛下,奴婢沒有夢想
第57章陛下,奴婢沒有夢想
——你的夢想是什么?
高時明正躬著身,為自己最后第三策的貿然失言后悔不已,卻沒想到聽到這個問題。
他愣了一下,甚至以為是自己聽錯了。
在宮中多年,他聽過皇帝的各種問題,有關于朝政的,有關于起居的,有關于人事的,甚至還有關于道經的。
但“夢想”?
這是頭一遭。
他維持著躬身的姿勢,小心翼翼地抬起一點眼皮,看到的是新君那張帶著些許探尋的年輕臉龐。
沒有等到可能的雷霆震怒,高時明心下松了口氣,緩緩直起身來。
但他依舊滿臉疑惑,斟酌著回道。
“陛下……奴婢,這幾日來睡眠都淺,并未做夢……”
朱由檢聞言,一時啼笑皆非。
他抬手拍了拍自己的額頭,有些無奈地笑道:“是朕說錯了,不是睡覺做夢的夢想,是志向,你的志向是什么?”
志向?
高時明拱著手,呆立在當場。
這兩個字仿佛有千鈞之重,壓得他有些喘不過氣來。
他在這短短的幾息之間,想到了很多很多。
想到了當初在內書堂,老師們“明辨是非,體國為公”的殷殷教誨。
想到了被貶斥到神宮監,百無聊賴之下,只能靠著一卷卷道經打發光陰的孤寂。
也想到了這幾日時來運轉,重新回到司禮監后,周圍人那一張張恭維、諂媚、奉承的臉。
一幕一幕,如走馬燈般在眼前閃過。
然而……
我,不過是一個閹人而已啊……
高時明緩緩開口,聲音里帶著一絲自己都未曾察覺的苦澀。
“陛下取笑了,奴婢不過一介閹人,身根不全,侍奉陛下已是天恩,哪里……敢談什么志向呢?”
他的姿態放得很低,充滿了謹慎與謙卑。
在宮里沉浮了數十年年,他早已明白,不該想的別想,不該說的別說,做好一個奴婢的本分,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朱由檢卻不以為然。
他從御案后微微前傾,目光灼灼地看著高時明,微笑著說:
“誰說閹人就不能有志向?”
他拿起手邊剛剛放下的名單,輕輕揚了揚。
“若不是漢時蔡倫改進造紙之術,我等如今還在用笨重的竹簡書寫。”
“就算不說那么遠的,本朝的三寶太監鄭和,七下西洋,揚我大明國威于域外。”
朱由檢說著,指了指殿中屏風上那副巨大的《大明混一圖》。
“若不是他,我等如今又怎知,在這堪輿之內,天下竟有如此之大,萬國來朝又是何等盛景。”
他的聲音不大,卻在空曠的殿內回響,帶著一種振奮人心的力量。
“哪怕不說這些先賢。”
朱由檢走回到高時明面前,目光溫和地看著他。
“就說你司禮監中,不是有一名叫劉若愚的秉筆么?”
“朕聽聞,他當年是因為感異夢而自宮,想必,他也是有他的志向的罷?”
他鼓勵地笑了笑,語氣愈發親近。
“高伴伴,大可不必如此自餒。想到什么,便說什么。”
“志向聽著太大,那便隨便說說也行。再怎樣,你總有自己想要做的事罷?”
秋日午后的太陽照入殿中,打在朱由檢臉上。
淡金色的光芒襯托著,讓他臉上的笑容,顯得格外燦爛,溫暖。
高時明看著眼前這位不過十七歲的年輕君王,一時間,竟有些恍惚。
他突然想起,小時候他剛凈了身,在黑簾遮蔽的小屋中嚎哭時,好像……也是這秋末之時。
老太監拍著他的背安慰他:
“芽兒喲,莫哭,莫哭……”
“進了宮,就有吃不完的白面饃了……”
可是那時候的屋里面卻半分陽光也透不進來。
如今一晃到此,居然已是三十年了。
高時明一時間呆住了,眼睛都有些發澀。
朱由檢也不催促,只是安靜地看著他,臉上依舊帶著那抹溫和的笑意。
聊聊心事嘛,惠而不費,何樂而不為。
高時明只失神了片刻,便很快回過神來。
他深吸一口氣,將翻涌的情緒壓了下去。
他本想開口說些“為陛下忠心耿耿,萬死不辭”的場面話。
可話到嘴邊,看著新君那清澈真誠的眼神,他又直覺一般地覺得,這肯定不是陛下想要的答案。
猶豫再三,他終究是長嘆了一口氣,放棄了那些虛浮的辭藻。
“陛下……奴婢如今,確實沒有什么志向了。”
他決定有選擇地說部分真話。
“奴婢小時家貧,若真有過什么志向,或許……就是能頓頓吃上白糧罷了。”
“后來僥幸進了宮,又想著,能進內書堂識文斷字,便心滿意足了。”
“再后來,得蒙先帝垂青,得以伺候先帝讀書,稀里糊涂的,竟一躍而成了司禮監的秉筆太監。”
“那時的奴婢,也曾意氣風發過,也曾想著,要效仿先賢,做一番事業,才不負圣恩。”
“可……再后來,又被魏逆所驅,貶去看守神宮監,一上一下,嘗盡了這宮中的人情冷暖。”
“初始還想著有朝一日能憑風再起,可日子久了,心氣也就磨沒了,不過是每日鉆研些道家典籍,聊以自慰罷了。”
高時明的聲音很平靜,像是在訴說別人的故事。
“直到如今,承蒙陛下不棄,將奴婢從泥潭中拔擢而出,委以信任。”
“奴婢心中所想,除卻鞠躬盡瘁,以報陛下圣恩之外,委實是……不知自己還能有什么志向了。”
朱由檢一直認真地聽著,沒有打斷他。
直到高時明說完,他才終于發出一聲感嘆。
“你做事干練,性又廉謹,于細微處總有大覺察,卻不知是哪位內書堂老師,有幸教導出了你這樣的學生?”
高時明剛從感慨的情緒中抽離出來,聽到這個問題,心中微微一凜,趕緊恭敬地垂首道:
“回陛下,奴婢乃是萬歷二十六年入的內書堂,當時的授業老師,乃是翰林院的韓爌、朱國禎、沈㴶三位老師。”
朱由檢在腦海中原主的記憶中飛速檢索著這三個名字,片刻之后,找到了答案。
韓爌,東林黨魁首之一,天啟朝的內閣首輔。
朱國禎,亦是天啟朝的閣臣。
沈㴶,天啟初年和東林打擂臺的狠人,可以說是閹黨前輩大佬級人物。
好家伙!
東林黨大佬和閹黨大佬,居然都是你這一屆的授課老師?
這師資力量,未免也太雄厚了些!
高時明見朱由檢不語,心中不免有些忐忑,不知自己說錯了什么。
誰知,朱由檢卻突然哈哈大笑起來。
“好!很好!”
他拍了拍高時明的肩膀。
“起于微末,攀過頂峰,亦跌過谷底,如今又再次升起。高伴伴,你這半生,也是極有故事的人啊。”
高時明趕緊躬身:“奴婢不敢。”
朱由檢笑著擺了擺手,示意他不必拘謹。
他轉身走回御案,語氣卻漸漸變得幽深起來。
“伴伴愿與朕坦誠,朕很開心,那朕便也與你說說,朕的志向吧。”
高時明心中一肅,趕緊站直了身子,做出洗耳恭聽的嚴肅模樣。
朱由檢的目光投向殿外那片湛藍的秋日天空,開口的第一句話,便是老生常談。
“朕登基的時候就知道,這大明,恐怕是要亡了。”
高時明只覺得腦子嗡的一聲,下意識地就要跪倒下去。
這句話,他不是第一次聽到了。
就在不久前,就在這乾清宮,新君對英國公張維賢,也說過一模一樣的話!
只是……
英國公是誰?世襲罔替的國之柱石,勛貴第一人!
自己又是誰?一個剛剛從神宮監被重新啟用的閹人奴婢!
這種話我怎么敢聽,我怎么能聽,我哪里愿聽!
“別急。”朱由檢抬手止住了他的下拜,“聽朕講完。”
他的聲音平靜,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
“文官結黨,只知搜刮民脂民膏,視國庫為私產。”
“武將怕死,喝兵血吃空餉,邊備廢弛如篩。”
“宗室藩王,圈占天下良田,自身卻如豬一般被豢養,耗盡國朝血脈。”
朱由檢深吸一口氣,繼續說道:
“放眼望去,北有后金虎視眈眈,丁卯之役中進掠朝鮮,而大明卻無能為力。”
“關中災旱漸漸顯,民無隔季之糧,兵無三月之餉。只需要一點火星迸射,瞬間就是地崩山摧。”
“伴伴,你告訴朕,此情此景,像不像歷朝歷代,王朝末年的景象?”
高時明內心惶恐,卻還得裝做一副認真聽講、憂國憂民的摸樣。
“以史為鑒,如今這天下,危若累卵,卻不知是會先毀于關外的蠻夷,還是會先爛死在揭竿而起的黔首之中了。”
“若是不做改變,這大明,縱使不亡在朕這一世,恐怕,至多也不過亡在下一世罷了.”
朱由檢緩緩轉過身,目光重新落在高時明的身上。
那目光深邃、銳利,仿佛能洞穿人心。
“所以,若是說志向,那么朕的志向,從始至終,就只有一個。”
他一字一頓,字字鏗鏘。
“那便是——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
說到這里,朱由檢猛地伸手,緊緊握住了高時明的雙臂,四目相對,眼神中是前所未有的認真與鄭重。
“高伴伴,你既看不清自己的志向。”
“那么,何不就以朕的志向,為你的志向!”
“你說呢?!”:wbshu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