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崇禎絕不上吊

第202章 我看看什么叫法不責眾!

第202章我看看什么叫法不責眾!_大明:我崇禎絕不上吊_穿越小說_螞蟻文學

第202章我看看什么叫法不責眾!

第202章我看看什么叫法不責眾!←→:

朱由檢眼神如刀,在每個人臉上掃過。

剛剛動人的官員全都低著頭,等待發落。

只不過,這些人心中并沒有多少擔憂,畢竟法不責眾,況且打死的又是罪有應得。

最多就是罰幾個月的俸祿,事情也就過去了。

朱由檢突然問道:“刑部尚書何在?”

刑部尚書張忻上前一步,躬身道:“臣在!”

“依照大明律,殺害朝廷命官者,該當何罪?”

張忻眉頭微微皺起,最終堅定地回答道:“回陛下,死罪!”

此言一出,不少官員的臉色變得更加蒼白。

他們開始意識到,今日之事或許并沒有那么容易收場。

魏藻德見狀,急忙站了出來,說道:“陛下,方才之事,實乃情非得已。陳名夏私通敵國,罪大惡極,眾官員一時激憤,才釀成此禍。臣懇請陛下念在諸位同僚心為社稷,并無私欲,赦免其斗毆逞兇之罪。”

朱由檢指著陳名夏的尸體,反問道:“這叫斗毆逞兇?”

魏藻德抬起袍袖,擦了擦額頭的汗漬,心中暗道,事情要糟!

剛剛自己玩了個文字游戲,如果將本案定性為互毆,打死人純屬意外,便可替群臣開脫。

可是,看這情況,人家根本不買賬。

朱由檢的目光掃向人群,說道:“大明律法,乃國之基石,豈能因一時之憤,便置若罔聞?若今日開了此例,他日又當如何?”

魏藻德只得硬著頭皮說道:“眾位官員皆是為國心切,且法不責眾,還請陛下寬恕這一回,以示陛下寬宏大量,體恤臣子之心。”

朱由檢面色冷峻,反問道:“魏卿家,你是大明的首輔大臣,學識淵博,你跟朕講一講,古往今來,哪條律法上明文規定了法不責眾?律法之設立,意在維護朝綱,保世安民,豈容因人數多寡而有所偏廢?”

魏藻德一時語塞,額頭上的汗珠愈發密集。

“陛下明鑒,臣并非有意挑戰律法威嚴,今日之事,只是大家伙情急之下,做出了過激的舉動,僅此而已。陳名夏之罪行確實令人憤慨,若因此便要將眾位官員按律處死,恐怕過于嚴苛,也不利于朝局穩定。臣懇請陛下三思,能否網開一面,給予從輕發落?”

隨后,禮部尚書錢謙益說道:“臣附議,還請陛下網開一面,從輕發落!”

“臣附議,請陛下三思!”

“臣附議……”

廣場上齊刷刷跪倒一片,勸說朱由檢從輕發落。

哪怕跟這些人沒什么交情,甚至有些交惡,今天這個請非求不可。

倘若今日皇帝對這些人從嚴發落,那么,日后自己出點什么事,誰也跑不掉!

剛剛打人的那些人,已經嚇得臉色蒼白,跪在地上大氣都不敢出。

誰能想到,打死個吃里扒外的家伙,竟然要給他償命!

朱由檢沉默了片刻,終于,他緩緩開口:“今日之事,影響惡劣,朕不能視若無睹。從現在起,此案交由刑部徹查,大理寺和都察院配合,錦衣衛全程監督,確保調查過程無有疏漏。”

聽到案子交給刑部,官員們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氣。

六部官員本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即便事實確鑿,也能在量刑上找到緩沖的空間。

至于錦衣衛的監督,到時候再說吧!

魏藻德與錢謙益對視一眼,同時從對方眼中讀出了一絲不易察覺的慶幸。

刑部尚書張忻回道:“臣遵旨!”

經歷一場鬧劇,朝會終于結束,百官紛紛散去。

朱由檢沖著駱養性招了招手,然后轉身來到御書房。

駱養性一路跟隨,行禮后,說道:“建奴細作陳瑞云移交刑部,一并審理。”

緊接著,他似乎對剛剛的決定有些疑惑,問道:“陛下真的打算將此案交給刑部審理?”

朱由檢并未回答,而是問道:“你覺得此案的結果如何?”

駱養性頓了頓,回道:“若此案交由錦衣衛處理,以臣的手段,那些涉案之人恐怕難以逃脫罪責。然而,一旦案子落入刑部之手,情況便復雜了許多。刑部與大理寺、都察院三法司之間,關系錯綜復雜,加之朝中官員間的相互庇護,此案最終很可能會從輕處置,甚至有人能僥幸無罪釋放。”

朱由檢聞言,嘴角勾起一抹淡笑:“朕自然知曉。”

駱養性低著頭想了想,試探性地問道:“陛下是故意將案子發給刑部的?”

朱由檢輕輕點頭,說道:“朕還能把那些人都殺了?嚇唬嚇唬得了,讓他們長點記性!”

駱養性聞言,心中頓時豁然開朗,說道:“陛下圣明,臣知道怎么做了。”

“不說這些,朕找你來,是想問問湯若望那邊,查的如何了?”

駱養性聞言,神色一正,詳細地稟報道:“陛下,臣按照您的吩咐,對湯若望的身世和經歷重啟調查。此人確實如傳聞中那般見多識廣,他的經歷和學識,在朝中實屬罕見。畢竟,他能從遙遠的西方漂洋過海來到大明,這一路上的所見所聞,已非我等所能想象。”

“不過,關于他在火炮研究上的貢獻,卻不盡人意,當初他提出的那些改進措施,至今未取得顯著的突破。至于那個帶有觸發裝置的地雷,臣經過多方打聽,得知這項技術在西方已經有所應用,并非湯若望所獨創。”

朱由檢聞言,緩緩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深思。

“朕讓你去查他的底細,是因為此人雖有學識,但在火炮研究上,并未達到朕所期望的高度。相反,如楊廷鑒、趙勉等人,這些沒有去過西方的學子,卻能不斷拿出新鮮玩意,是否可以說明,湯若望并不能挑起大梁,反而會限制我大明科學的發展。”

駱養性有些懵,心說什么科學,我只懂抓人,不懂這些玩意啊!

朱由檢繼續說道:“朕準備組建科學院,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并且在修改科舉的出題范疇,從四書五經改成科學應用。”

駱養性大驚,趕忙勸道:“陛下,不可,萬萬不可啊!”

“科舉乃我朝立國之本,倘若陛下修改科舉,無異于動搖國本!”:mayiwsk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