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崇禎絕不上吊小說,第450章第一輛蒸汽機車奇書
賬號:
選擇書源書海小說
天明時分,一艘戰艦緩緩駛來。
戰艦在附近海域溜達了一圈,只看到漂浮的殘骸和尸體。
艦上的船員將情況上報,隨后艦船轉舵,起帆返航。
兩天后,錦衣衛將這個消息送回京師。
朱由檢得知后,不禁唏噓道:"世事無常啊,這船怎么好端端的,怎么突然就沉了呢?"
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垂手而立,聞言恭敬答道:"回陛下,海上風浪詭譎,那些西洋傳教士又不擅航海,或許是操作不當,又或是觸了暗礁。再者,這幾日東南沿海確有風暴,不熟悉航路的人貿然出海,確實兇險萬分。"
"若真是天命如此,那也罷了。"
朱由檢滿臉嘆息,忽而問道:"那些傳教士的尸首,可曾打撈上來?"
駱養性搖頭:"海上風急浪高,尸首早已漂散。即便有浮尸,也多半被魚群所噬,難以尋獲。"
朱由檢頓時松了一口氣,擺擺手道:"既如此,便不必再費人力搜尋了。"
緊接著,突然話鋒一轉:"山東那邊如何了?此番官員大換血,可有生出亂子?"
駱養性趕忙答道:"回陛下,李巖出任山東布政使后,從真定、保定等地抽調了一批干練官員填補空缺,如今山東各衙門運轉如常,未出紕漏。"
朱由檢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滿意之色:"李巖辦事,朕還是放心的。除了山東,其他地方可有發現撫恤銀兩被貪墨之事?"
駱養性嘴角微揚,露出一絲冷峻的笑意:"自山東案發后,各地官員皆如驚弓之鳥。臣已派人暗中查訪,原本那些拖延發放、克扣撫恤的衛所和州縣,如今全都老老實實補足了銀兩,分文不敢少。"
朱由檢冷哼一聲:"早知今日,何必當初?若非朕雷霆手段,這些蛀蟲豈會收斂?"
駱養性連連稱是,緊接著,他似乎想到些事情,便說道:"臣在調查撫恤銀時,還發現一事。不知科學院是否上奏,臣也不知當講不當講。"
朱由檢眉頭一挑:"科學院怎么了?總不能又撿到寡婦了吧?"
"回陛下,并非如此。"
駱養性趕忙解釋道:"科學院正在山東鋪設鐵路,但在民間遇到些阻力。"
朱由檢坐直身子,問道:"什么阻力?朕怎么沒聽科學院上奏?"
駱養性回道:"主要是占地補償問題,鋪設鐵路需征地,不少世家大族要么不同意,要么坐地起價。前些日子臣路過濟南府,正撞見一戶人家攔在規劃的路線上,硬說祖墳被挖,要科學院賠三千兩銀子。"
朱由檢饒有興趣地問道:"后來如何?"
駱養性繼續回道:"那戶人家撒潑打諢,分明是想訛詐科學院的學子。臣當時就把他送進縣衙關了起來,但這種情況實在太多,錦衣衛另有公務在身,也管不過來。"
朱由檢心中暗道,這征地拆遷補償,當真是個千古難題。
賠的多了,朝廷財政吃緊。賠的少了,百姓怨聲載道。特別是那些世家大族,在朝中多少都有些關系,若是坐地起價,還真不好處置。
思索許久之后,朱由檢突然問道:"京津鐵路何時通車?"
駱養性一愣,隨即答道:"回陛下,好像是下個月,臣也不是很清楚。"
朱由檢點點頭,京津鐵路是科學院鋪設的第一條鐵路,也是大明第一條鐵路,更是天下第一條鐵路,全長三百里,足足修了兩年半,意義重大,接下來能不能進入工業時代,就看這條鐵路能不能開個好頭。
"你去科學院催一下,盡快通車,還有,讓宋應星給朝中所有四品以上官員送請帖,邀請他們體驗蒸汽機車。"
駱養性立即會意,躬身道:"臣遵旨!"
翌日清晨,宋應星匆匆入宮覲見。
"陛下,蒸汽機車通車儀式已準備妥當,定于半月后舉行。請帖已按旨意送出,只是......目前已有半數官員以各種理由推辭,到通車之日,只怕更多。"
朱由檢似笑非笑地說道:"哦?這么點面子都不給嗎?"
"有稱病告假的,有說公務繁忙的,還有幾位連借口都不找,直接回絕,甚至還有人說蒸汽機車是奇技淫巧,有辱斯文。"
朱由檢似乎早就料到這個結果,說道:"你且回去準備,朕親自給他們下旨!這次通車儀式,他們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
宋應星卻遲疑道:"陛下,臣有一事不解。這些官員大多對格物之學一竅不通,且對新事物極為抗拒。京城四品以上官員一百二十余人,一節車廂僅能容納三十人。若官員就要占用四節車廂,技術人員便無處安置,這對觀察機車性能極為不利。"
朱由檢笑著搖了搖頭:"宋卿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蒸汽機車首次通車最重要的不是技術,而是宣傳。朕聽聞科學院在各地征地屢遭刁難?待這些官員親眼見識了蒸汽機車,你們后續工程自然事半功倍。"
宋應星認真思索,許久之后,躬身道:"陛下圣明,臣這就去重新安排!"
朱由檢轉頭對王承恩吩咐道:"你這便派人,挨個去傳朕的口諭,半個月后的通車儀式,所有四品以上官員必須到場!"
王承恩面露難色,小心翼翼地請示:"陛下,若是……若是那些官員執意不去呢?"
"東廠都是吃干飯的嗎?"
朱由檢沒好氣地說道:"他們不去,你們就沒法子了?"
王承恩聞言立即挺直了腰板:"老奴明白了!這就去辦!保證一個不落!"
"等等。"
朱由檢擔心他會錯意,便解釋道:“不可動粗啊!”
“老奴明白!”
王承恩臉上露出心領神會的笑容,說道:"若有人不愿意去,老奴便讓人苦口婆心去勸說,定讓那些大老爺們心甘情愿地參加。"
“這就對了!”
朱由檢想了想,又問道:“贊助的事,談的如何了?”
王承恩趕忙回道:“請皇爺放心,都談妥了,沿途十六個站點,都已經掛上了牌子。”
朱由檢繼續追問道:“不錯,不錯,銀子呢?”
王承恩說道:“全都已經充入內帑。”
朱由檢聞言,這才滿意地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