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歸來:侯門毒妃_第68章來到李府影書
:yingsx第68章來到李府第68章來到李府←→:
就連她自個兒也沒有發現,在她說這話時帶了一絲若有若無的心虛。
姜臨秋的眼珠子在墨兒與墨斬風的身上打著轉,這兩人之前還使勁撮合她與蘇慕白,如今他們成事了,這兩人也都還沒發現之間暗生的情愫呢。
“墨兒,”姜臨秋附在墨兒耳邊,細聲道:“我瞧斬風這人不錯,你過些日子就滿十五了,到了適嫁的年齡,不若……”
姜臨秋話沒有說完,只是含笑看著墨兒。
墨兒自然明白姜臨秋的日子,她渾然不顧這是在轎子之中,一彈而起,最后的下場卻是磕了腦門。
這一磕的動靜極大,墨斬風將馬車駛至小巷子內,掀了簾子進來就看到了跌坐在地上,捂著腦門喊痛的墨兒。
他的眸中滿是心疼,連忙將她扶起,問道:“墨兒,可痛得厲害?”
“臨秋小姐,不知可否容屬下帶墨兒去這附近尋一郎中看看?”墨斬風眉峰緊鎖,雖是在與姜臨秋說話,眼神卻仍然死死地定格在墨兒的身上。
姜臨秋正準備開口應允,墨兒卻掙扎著脫離了墨斬風的臂膀,坐到姜臨秋的身旁,沖著他道:“方才痛了一會就無礙了,我哪是碰一下就要去尋郎中的金貴之軀?更何況,那些郎中的醫術只怕不及我家小姐分毫,叫小姐替我瞧瞧就夠了。”
聞言,墨斬風有些失意地哦了一聲過后,就到外頭繼續趕車去了。
等到墨斬風走了之后,墨兒的臉上帶了絲鄭重,正色道:“小姐,我才不要嫁給他那個二愣子呢!而且,我可還是要一直陪在小姐身邊的。”
姜臨秋看了看她方才受傷的位置,確認沒有什么大礙之后,彈了一下她的腦門:“盡說些這種傻話!哪有姑娘一輩子不嫁人的道理?”
前世時,墨兒就為了她搭上了一生,如今她斷然不會叫這種事情再發生。
姜臨秋沒有給她反駁的機會便繼續道:“我看方才斬風那表現,對你是真心實意的,你對他的情意只怕也不淺吧。”
聞言,墨兒望向姜臨秋的眸中竟帶了幾滴淚珠:“方氏那些人幾次三番想要害小姐性命,我在小姐身邊時,還能幫襯小姐一二,假若我不在,就只能小姐自個兒一人面對了。”
姜臨秋失笑,原來這小妮子擔心這事,她連忙開口解釋:“我要你嫁人卻未曾說要你現在嫁人。”
她見墨兒仍是面露難色,連忙又補了一句:“不過這事倒也的確不能叫你一個女子主動去說,下次我叫他主子也去點撥他兩句,讓他領悟對你的情意,到時候也算水到渠成了。”
墨兒這下沒有再出聲反駁,倒是墨斬風的聲音傳了進來:“臨秋小姐,李府到了。”
姜臨秋被墨兒攙著下了馬車,卻見到陳氏領著兩個媳婦一早就候在了門口。
她趕忙上前去,行了大禮:“孫兒見過外祖母,見過兩位舅母。”
“快些起來,”陳氏一把攙起了她,眼中閃爍著淚光:“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陳氏后頭跟著的大舅母吳氏,二舅母秦氏也皆是忍不住以帕拭淚。
她們嫁進李家時,李如彤還未曾出嫁,三個連襟的關系處得極好,當她們聽說姜臨秋在臨國候府受得委屈時,差些就要殺到姜家去。
“莫在家門前哭哭啼啼叫人笑話了,快些進去,爹和大哥還等著呢!”本等在廳內等著的李二爺見幾人遲遲沒有進來,急沖沖跑過來催促道。
幾人相視一笑,互相攙著進了大廳。
待姜云初看到眺望著的李太爺與李二爺,再也控制不住情緒,跪在廳內:“外祖父,外祖母,這些年來都未曾回來探望,孫兒不孝,孫兒該死!”
她的淚珠像不要錢般滴滴落下,陳氏心疼得一把摟她入懷:“你這孩子,盡愛說些傻話,外祖父外祖母又如何會怨你?你可是我們的心肝兒。”
李太爺與陳氏老來才得李如彤這么一個寶貝閨女,卻是早早病逝,如今只留下姜臨秋這么個外孫女,自然是千疼萬寵。
“快些起來。”李太爺未曾多言,只是眼神中的心疼掩不住。
幾人收拾好了情緒,吳氏自身后丫鬟呈上的托盤內拿起一塊玉佩,上頭的祥云與彩蝶栩栩如生,她替姜臨秋系于腰上:“此玉佩乃前些年我父親征戰周國所獲,今日贈于秋姐兒,也當是見面禮了。”
姜臨秋也不曾客氣,俯身謝道:“多謝大舅母。”
一旁秦氏也取了一支成色極好的羊脂玉簪,這簪子被雕成梅花狀,就是上頭的花蕊也顯而易見,她將簪子別于姜臨秋髻間:“這好首飾就應當配佳人。”
姜臨秋羞紅了一張臉,又沖著秦氏道了聲謝。
眾人皆給完了見面禮后,按著輩分依次坐下。
姜臨秋自然是與李家的少爺小姐坐在一道。
“你便是表妹?我在百花宴上見過你,你舞得那一手好劍可真真讓我心生敬服,不知哪日你能得空,我想跟著你學舞劍!”李冉竹是李大爺與吳氏嫡出,乃性格爽朗之輩,她顯然對姜臨秋這么表妹極為好奇,一連拋出幾個問題。
姜臨秋嘴角噙著笑意:“既是表姐想學,我自然竭盡所難教,我在侯府也不過無所事事,下次表姐來府上就是。”
坐在上座的陳氏眼珠子從未離開過姜臨秋,與一旁的李太爺道:“秋兒無論性格還是品貌都像極了她娘親,只望她不似她娘親般命苦。”
“娘,我瞧著秋姐兒是個有福的,您不必憂心。”秦氏家中祖父乃是國師,她尚未出嫁時也曾跟著學過一二,這面相一貫看得準。
吳氏望向姜臨秋的眸中也盡是疼惜:“娘,弟媳的本事您還不知道?她既說秋姐兒是個有福的,那必然假不了。”
姜臨秋垂著眸子,想起此行目的可不止是前來探望:“外祖母,不知可否帶我到娘親閨房一瞧?”
陳氏哪有不應的道理?忙不迭地點了頭,不過這回卻只有陳氏與李家兩個嫡出小姐,吳氏與秦氏皆去忙午膳去了,而李太爺與兩個兒子幾個孫子則是到了書房議事。
與李冉竹的爽朗性格不同,秦氏之女李槿蘭乃是實打實的大家閨秀。
四人一路到了李如彤出嫁前所住的素彤閣,這素彤閣雖是久未有人居,卻打掃得干干凈凈,連灰塵都不曾有。
姜臨秋將這素彤閣里一件一物都看得分外仔細過后,沖著觸景傷情的陳氏問道:“外祖母,娘親離去時,我年紀尚幼,再長大時卻發現偌大的侯府里竟沒有一個娘親的陪嫁丫鬟了,莫非她們都是回了李家?”
“是有些回了李家,”陳氏蹙著眉頭,回想著往事:“不過彤兒生前最信任的金嬤嬤與明柯卻是下落不明,我曾也派人尋過她們的下落,卻完全沒有消息,還以為是……”
姜臨秋一驚,不想臨國候府原來還有這般大的本事,竟能在李家眼皮子底下將人藏得死死的。
陳氏望著姜臨秋,有些擔憂地道:“怎么突然問起這事?莫非手下沒有可以使派的人?”
姜臨秋沒有應答,陳氏卻權當她是默認了,沖身后的一個丫鬟道:“沁兒,待會表小姐回去時你陪著她一道,從此你就在表小姐跟前伺候了。”
“多謝外祖母。”姜臨秋倒也未曾推辭,她身邊忠心耿耿的人的確太少。
陳氏的面上帶了幾分寵溺:“你這孩子,跟外祖母哪有什么謝不謝的?”
四人又圍坐在素彤閣扯了幾句閑篇,吳氏便派人叫她們到前廳去用餐了。
用完餐后,一大家子圍坐在餐桌邊上討論著府上大大小小的瑣事,坐在姜臨秋右側的李槿蘭端了一盞茶遞于她:“表妹,我聽祖母念叨說你極喜茶道,你品品此茶,看是如何?”
姜臨秋含笑接過,輕泯一口細細品嘗過后方才開口:“這茶甚好,可是江南一帶的信陽毛尖?聽聞這茶產量極少……”產量極少可上回蘇慕白卻替她尋了一大包來。
李槿蘭的眸中浮現出一抹驚嘆:“表妹果真見多識廣,這的確是信陽毛尖,我也是苦苦哀求爹爹才得來了一小塊。”
慕二爺問她這話,朗聲大笑:“你這丫頭是在拐著彎罵爹爹小氣了?不過這茶我也只得了一點,可是足足分給了你三分之一。”
“這茶的確難得,前些日子三殿下底下的官員不還因為這茶葉被上了一折子?”說著,慕大爺還看了一眼姜臨秋手上的茶盞。
聽了慕大爺的話,姜臨秋的手一僵,茶盞中的茶險些灑出。
她將茶盞放至桌上,出聲詢問道:“還有因為茶葉而被上折子的?當真稀奇,大舅舅可否告訴我是怎么一回事?”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