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重生記

燕無雙番外(27)

嫡女重生記_燕無雙番外(27)影書

:yingsx燕無雙番外(27)燕無雙番外(27)←→:

七月中旬山東跟河北傳來了好消息試種的洋芋最多的畝產一千多斤最少也有七八百斤。

孟年喜氣洋洋地道:“若是推廣開我們再不用為糧食發愁了。”

燕無雙卻沒那么樂觀:“韓玉熙規定西北百姓只準將洋芋種植在坡地跟剛開荒的地上不準用良田種植。”西北今年洋芋的種植面積很廣估計有十來萬但卻沒占半分的良田。這里面就耐人尋味了。

孟年瞬間就明白過來:“王爺我會派人去打聽的。”種植這洋芋怕是有什么不足之處。

沒多久孟年將一封迷信遞給燕無雙:“王爺江南的密探加急送回來的。”

“了什么?”

“我們的人發現有人暗中購買了大批量的糧食。前些日子才查到這些糧食從各個渠道運往西北。”完孟年一臉的凝重:“王爺西北今年可是大豐收云擎跟韓玉熙為何還要購買那么多糧食?”西北今年光洋芋就收了好幾億斤還有麥跟其他糧食這些糧食足夠讓西北百姓吃到明年。所以這對夫妻反常的舉動讓他心生不安。

燕無雙面色微變道:“有傳聞韓玉熙擁有預知的能力。你會不會她知道有大的天災所以她今年才會大量地囤糧。”若只是囤個十幾萬石也不至于被他發現。顯然他們購置的數量遠遠不止這些。

“王爺若韓玉熙真有預知的能力當日也不會差點一尸兩命了。”反正打死他都不相信韓玉熙有預知的能力的。

燕無雙其實也不相信不過他真覺得玉熙有時候行事很詭異:“不管是不是真的不能讓她再這樣大批量地買糧食了。孟年立即派人去請于家大老爺。”江南總督于寶嘉早就將朝廷的話當耳邊風了。不過他與于大老爺是族兄弟也是靠著于相當上的這個總督。讓與大老爺出面這事比他直接下令有用。

于家大老爺知道這事當下就寫信給了于寶嘉讓他別再讓江南的糧食流向西北。

結果這封信發出去沒多久朝廷竟然接到了西北送來的公函。公函上面寫著幾個積年老農明年西北可能有大的旱災所以他們今年才會大面積種植了高產的洋芋。

孟年有些疑惑地道:“王爺我們剛知道她大量購糧她就西北明年可能有大旱。王爺你是不是太巧了?”

燕無雙道:“這種事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孟年道:“韓氏只是西北可能有大旱災并沒有其他地方也會有大旱災。”

聞言燕無雙搖搖頭道:“若真只是西北有大旱災又何必大張旗鼓地給朝廷送這么一份公函。不要再多了趁著消息沒散開趕緊去買糧食越多越好。”等消息傳來糧食怕是會大漲了。

孟年很懷疑地道:“王爺你韓氏放出這個消息是不是就想我們的糧價上漲造成惶恐?”以韓氏的心機手段這種可能性不是沒有。

燕無雙點頭道:“你得也未嘗沒有可能。”所以糧食要買消息也不能外泄。

想得很好可是國庫拿不出銀子出來。最后還是燕無雙自己掏了銀子出來讓孟年去買糧食。

明年有干旱這個消息沒多久就泄露出去了。有的跟江南總督于寶嘉一樣大罵玉熙跟云擎妖言惑眾造成社會恐慌。也有人寧信其有不信其無偷偷地囤糧。不過因為今年屬于豐收年哪怕有這個傳聞糧價也僅比往常的高一成。

玉辰知道這事有些憂心與燕無雙道:“王爺我相信玉熙不會無的放矢的。王爺我們也多囤些糧食吧”一旦大旱可意味著顆粒無收百姓活不下去。到時候必定引起社會震蕩。

燕無雙道:“我也想多買些糧食只是國庫沒錢了。”

于寶嘉雖不相信明年會有大旱但也開始限制糧食流出江南。不過他同意以市價賣給燕無雙一百二十萬石糧食。

玉辰聞言半點不猶豫地道:“我手頭還有十幾萬兩銀子。王爺都拿去買糧食吧”一旦碰到荒年錢就是死物了。

燕無雙搖頭道:“這錢杯水車薪。”再者他也不會用女人錢了。

朝中大臣知道燕無雙掏私房買了這么多糧食不少人覺得他膽兒太了。韓氏跟云擎分明是別有居心地嚇唬他們。沒想到燕無雙竟然當真了。

對于有些大臣私底下的非議燕無雙知道卻沒當回事。

購糧協議簽訂以后燕無雙就讓他的人將這一百二十萬石糧食直接讓人運往桐城。就算明年干旱有這一百二十萬糧食邊城的將士也不會餓肚子。

對燕無雙來虧了誰也不能虧了邊城的將士。這點跟云擎是一樣的想法。這也是因為兩人都是將門出身知道將士們的辛苦與不易。

這年江南秋收也收了不少糧食。至此眾人越發肯定云擎跟玉熙的明年大干旱是妖言惑眾。這些人完全忽略了公函上只西北明年可能會有大干旱并沒全國大干旱。

孟年與燕無雙道:“王爺韓玉熙跟云擎又派人去江南購置糧食。于寶嘉知道后沒攔著只是將糧價提高三成。卻沒想到韓玉熙跟云擎還是買了兩百萬石糧食。”

這還是明面上的私底下玉熙讓田洋購置了了一大批糧食藏起來。

燕無雙沉著臉道:“韓氏最精明平日別人從她身上占不到一分便宜。高出三成的價格她都愿意買看來她是確定了明年西北會有大旱災。”

孟年也有些擔憂不過聽到這話還是道:“王爺西北原本就缺水明年會有大旱災也不稀奇。”

“就怕這大旱災不僅僅是西北。”要蔓延到山西跟河北等地到時候朝廷無法賑災肯定會紛亂四起。只是他也只在心里想想沒有出來。

孟年猶豫了下道:“王爺要不我們也再買兩百萬石糧食囤著。”若真有干旱至少也得保證京城的穩定。有了這些糧食京城不會亂。

燕無雙嗯了一聲道:“這次你親自去江南找于寶嘉。”省得其他人去這家伙獅子大開口。他可不愿像韓玉熙那般被于寶嘉當羊宰。

不過于寶嘉只愿意以市價賣他們一百萬石糧食再買就得按照賣給云擎他們的價格了。孟年手頭沒那么多錢只買了一百萬石了。

這批糧食走的航運運到天津時已經下起了雪。燕無雙考慮了下就將這批糧食就留在天津。

開春后孟年與燕無雙起了這事:“王爺是否將這批糧食運回京城?”

燕無雙搖頭道:“這糧食暫留在那里不要動。”等陣的鬧出干旱到時候再運了這批糧進來這樣能穩定民心跟軍心。

到了四月不僅西北河北跟山西山東等地也不下雨。

各地求朝廷賑災的折子如雪花一樣飛往京城。朝中的大臣這才慌了。

燕無雙倒想賑災可是朝廷沒錢沒糧拿什么去賑災。所以他只能每日看著折子上寫著又餓死了多少人。

一個多月沒下雨禾苗早就枯萎了土地也干得裂出一條條的縫。許多的老百姓眼見過不下去開始逃荒了。有的往江南一帶去了還有的朝著京城涌來。

原本朝廷將主意打到江南準備讓于家大老爺去一趟江南服于寶嘉拿出糧食來賑災。結果江南因為連續數天下大雨良田被淹無數。這種情況持續了半個多月雖不會顆粒無收但減產是肯定的。這種情況下于寶嘉怎么可能會再拿出糧食來賑災。

流民潮水一般地涌到了京城外給京城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跟極大的安全隱患。

朝中的大臣有些知道燕無雙囤了一大批的糧都求他將這批糧食哪來賑濟災民。可惜燕無雙無情地拒絕了:“這些糧食我都已經送去了邊城。餓誰也不能餓在邊城流血犧牲的將士。”雖然遼東沒受影響但因為地域的特殊性遼東就算不碰到天災每年所產的糧食也就勉強夠自己吃。所以想從遼東弄糧食出來很難。

吏部尚書容建文憂心忡忡地道:“王爺若是朝廷放任不管這些流民定會惹出亂子來的。”人一旦餓極了什么事都干得出來的。

燕無雙道:“你們有什么好辦法?”

禮部尚書辛大人道:“王爺平西王囤了大量的糧食我們可以找他借糧。”西北去年大豐收不他們還從江南購置了幾百萬的糧食。

燕無雙氣得笑了起來:“你覺得云擎會借糧給我們?”這事不用問也知道不可能。

辛大人硬著頭皮道:“不試怎么知道他們會不會借呢?”也許就善心大發愿意借糧給他們呢

戶部尚書耿大人道:“王爺試一試吧”雖然知道平西王夫妻答應的可能微乎其微可現在也沒更好的辦法了。別朝廷沒錢就是有錢這局勢也買不到糧了。

見眾多大臣都贊同這個建議燕無雙就以朝廷的名義發了一份公函。

云擎跟玉熙很快就回復了也沒不借糧只西北遭遇了特大干旱如今已經餓死渴死了很多百姓。公函里夫妻兩人還表示希望朝廷能救援下西北百姓。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