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清當自強

明代火槍

明代我國的火槍火器已經有很大的進步,甚至領先或者說最起碼不落后于同期世界的水平;文中出現的火器不會超載時代,這點大家可以放心,說實話,偶有時甚至希望明代根本就沒有那些東西,那樣偶們才不會越發感到遺憾。

明代的火器比元代更進一步,而且式樣更是五花八門。從明初的洪武手銃到以后的永樂手銃,造工越來越精細。永樂手銃口徑14-15毫米,誤差不得超過1毫米;長度為35-36厘米,誤差不得超過1厘米。由現存火器上的出廠編號做最保守的估算,當時明銃至少也有十六萬四千多支。明軍當中已經編成有專職使用火槍的部隊,號稱神機營。

十六世紀中葉,西方的火繩槍傳入中國和日本。當時明朝官員發現這種長管西洋火器填藥量與射程比明制短管手銃更優越,馬上交由軍器兵仗局引進改良。明式的火繩槍叫鳥銃,有弧狀把手和準星,利于三點一線射擊。到大明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明軍大致已經有了1萬多支鳥銃。嘉靖四十年(1561),明軍又在鳥銃的基礎上發明了子母銃。1支鳥銃帶4支子銃,可依次連續發射,射速大為提高。到了1598年,明代火器研制者趙士楨,在土耳其火繩槍的基礎上又改進出魯密銃。這種火器彈藥裝填量高,射程遠,威力比同期歐洲火繩槍大,更比當時日本戰國的火繩槍輕便,因此在明軍中大量裝備。援朝戰爭中打垮日軍,應該少不了子母銃跟魯密銃的功勛。戚繼光在平倭時期,發明了一種虎蹲炮。底盤有鐵釘,可抓牢地面,減少后座力,提高命中率。1炮能打出百多彈丸,是實施高密度面積打擊的利器。而且該炮體積輕巧,機動力強,對潛進山區的倭寇作戰成效顯著。1568年,戚繼光甚至把它裝備到騎兵營,作為必備的騎兵炮。作用跟現代的小型迫擊炮相似。更為聞名的紅夷大炮,最初是明代天啟年間從澳門葡萄牙人手上買來。紅夷大炮就是長管加農炮,廣泛為英國跟荷蘭人使用在戰船上。澳門葡萄牙人的30門炮也是從英國船上掠奪而來。明廷得到這30門炮,一部分用于軍事仿制,(直到明朝滅亡,共造出大小紅夷炮達500余門)一部分則用于實戰,布置在關外。袁崇煥寧遠大捷,就是靠這幾門從葡萄牙人處買來的紅夷大炮,把自許平生百戰無敗跡的清太祖努爾哈赤炸得狼狽而逃,最后跟豐臣秀吉一樣,憤懣成疾,郁郁而終。1635年,另一個明代火器研究家畢懋康更發明了燧發槍。燧發槍配有火石自動打火裝置,不怕風雨,不須事先火繩點火,發射速度與精確度大為提升。相對于火繩槍是一項意義重大的變革。明代燧發槍的自行研制并不比歐洲人晚多少。但當時已經是明末崇禎年間,明室內有李闖農民武裝攻城掠地,外有滿清侵擾,大勢已去。燧發槍還沒有機會配備到軍隊,明朝就已經滅亡了。

對比15—16世紀歐洲各國裝備的火繩槍,在上構造和明軍的火繩槍基本一致,技術參數也大致相仿,但明軍的鳥銃比這些槍都要輕便。西班牙的重型火繩槍——穆什克特槍,口徑在23毫米以下,重8-10公斤,彈丸重50克,射程250米,可以保證射穿任何的鎧甲,雖然明軍的鳥銃威力比不上這種槍,但比起機動性和輕便性卻是穆什克特槍遠遠不及的。

15世紀初期,歐洲戰場上出現了炮身和藥室一體的青銅炮,不久又出現了輪式火炮,采用顆粒火藥,法國于15世紀中期首先鑄造鐵炮,并很快使這一技術傳遍歐洲;公元16世紀前后德國紐倫堡地區生產出一種直線式線膛的火繩槍——“毛瑟槍”,由于“膛線”一詞的英文譯音是“來復”,所以線膛槍也稱“來復槍”,這種帶有膛線的來復槍射擊精度大大超過了滑膛槍。

從17世紀起,歐洲槍炮制造技術發展迅速,法國人發明了具有防風防雨性能的燧發槍,它的出現標志著純機械式點火時代技術的結束。燧發槍的基本結構如同打火槍,即利用擊錘上的燧石撞擊產生火花,引燃火藥。以其射速快、重量輕、射程遠等多種優越性,逐漸將火繩槍廢棄;1776年,英國人又將直線形膛線改成螺旋形,發射時火藥氣體使鉛丸膨脹而嵌入膛線以發生旋轉,發射的彈頭出膛后高速旋轉前進,增加了子彈的穩定性,提高了射擊精度,增大了射程,到達了200米之多!!!

由于這些歐洲先進火器優于中國火器,明政府在自己研究不出來的情況下,就毫不猶豫的花錢從葡萄牙鑄炮專家伯多祿·波加羅在澳門興建的鑄炮廠引進火器技術,進行大量仿制,并用于實戰,在實戰中取得巨大收益,進而批量裝備軍隊。《中國軍事史·兵器卷》記載明朝后期明軍的火炮用精鐵鑄造,在技術上接近西方的水平,數量則穩居世界第一,野炮的最大射程可達到10里,艦炮也達到4里以上,開始采用了爆炸彈丸、分裝彈藥、后膛裝填、有射表、瞄準具等等,種類上覆蓋大中小口徑,平射炮、曲射炮、臼炮……(被西方贊譽為北歐雪獅的瑞典國王古斯塔夫的那支橫掃歐洲的軍隊,也沒有達到這樣的規模。只有三分之一的軍隊裝備火器,其余還是用長矛等冷兵器,而薩爾滸之戰時,明軍半數以上部隊都裝備為火器)

明軍主力火炮“紅夷炮”,號稱“凈重三千斤,射程十里(這里的十里可能是從高城往下射),每發可斃敵千人”,當時倭國和后金的大炮射程才一里(500米)。后金頭子努爾哈赤就是被袁督師的紅夷大炮炸斃的,據說臨死前對明軍的大炮耿耿于懷,說:“我二十五歲以來,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想不到死在明軍的大炮之下。”努爾哈赤死前命令后人好好學習明軍火器,到了進攻揚州時清軍也是用大漢奸吳三桂的大炮轟塌了城墻才攻下了城池。(蒙古人攻襄陽也是用上了學習來的回回炮,說明大家都應該與時俱進。)

火槍已經是明軍神機營步兵的主要裝備。每名火槍手配備火藥罐2個,一個裝發射藥,—個裝引火藥,攜帶鉛彈300發。值得注意的是,當時的發射藥已經使用粒狀火藥,而不是以前的粉末狀火藥,其成分比例為硝1兩(占75.75),硫磺1錢4分(占10.6),柳炭1錢8分(占13.65)已經基本達到黑火藥的最佳配比了(硝75,硫磺10,炭15)。由于發射速度較慢,為彌補這一缺點,通常在戰術上采用三排輪放法,即一排裝銃,一排進銃,一排放銃,第一排發射完畢后,退至第三排裝銃,第二排進至第一排位置放銃,如此輪流發射。同時期歐洲的火器技術雖然高度發展,但是冷兵器仍在作戰中占很大比例,主要包括長矛、長戟、長弓、短劍等。(織田信長發明了同樣的戰法,即鐵炮三段擊,就用了一回,以后戰國的各次戰役就再沒動靜了。)

直到明朝滅亡前,明朝的軍事機構也在不遺余力地開品種頗多,形式復雜的管形火器(火槍、火炮)。如崇禎八年(1635),南京戶部右侍郎畢懋康著的《軍器圖說》中,記載有“自生火銃”,就是一種燧發槍,這是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最早的燧發槍;京軍三大營的標準裝備——線膛槍(直線膛),葡萄牙人于1637年向明政府進獻了線膛槍,神機營火器專家用后稱贊該槍射程遠,精度高,裝填方便,上表請示大量仿制并裝備京軍三大營;大漢奸吳三桂作大明山海關守將時,曾制作過大口徑鐵芯銅炮,集鐵堅、銅韌于一身,提高了大炮的使用性能,這可以說是當時不小的創舉,這炮至今有一門陳放在沈陽的遼寧省博物館。說明幾十年間明朝火器技術發展之快,但可惜國家將亡,沒有批量裝備。另外噴射火器(古代火箭)制造也相當精良,樣式、品種達幾十種之多;爆炸性火器也相當發達,具體有兩大類:一類就是地雷,品種繁多,有石頭雷、陶瓷雷、生鐵雷等數十種;另一類就是水雷,有水底雷、水底龍王炮和混江龍等兵器。根據大量的史實證明,中國是世界上最先發明和使用“兩雷”的國家。

我國在17世紀中期的明末清初時代,火器的發展程度并不很落后于西方世界,軍隊的火器裝備比例基本上處于世界先進水平的。清軍除了初期為了和明軍爭奪政權,而大力發展和明軍一樣的火器外,其他的時候,清軍簡直就是一無是處。滿清建國后,軍事裝備專家仍對火器有相當改良和實驗,例如滿清政府曾先后開發過三種主要形式的燧發槍,即轉輪式、彈簧式和撞擊式,只是這些燧發槍做出來不是用來裝備軍隊,而是用做宮廷狩獵時使用的禽槍。乾隆年間還制作過鑲骨燧發槍,和同時代歐洲裝備的制式步槍幾乎沒有任何區別,但此槍的作用依然是狩獵用的玩具——世界最先進的武器居然派上這種用處。

更可氣的是,康熙年間的超天才武器發明家戴梓發明出“連珠銃”,一次可連續發射28發鉛彈,威力極大,在當時可謂妙絕古今,冠絕中西,比歐洲發明的機關槍早兩百多年。又造出蟠腸槍和威遠將軍炮,他發明的威遠將軍炮類似現代的榴彈炮,射程遠、火力猛、威力大。但酋長(恕我用此侮辱性字眼)抱著“騎射乃滿州根本”這種白癡的念頭,愚蠢地將戴梓充軍關外,中國的火器發展乃告停頓,終于被歐洲所拋下。康熙還算有點良心,將“戴梓”之名刻在“威遠將軍”的炮筒上,以示尊重。

1757年滿清政府自欺欺人地發布禁止外國人在華攜帶火器的布告,幾乎是明白的告訴人家——對火器恐懼。這種恐懼一直延續到1842年英國的遠征軍司令濮鼎查讓中國軍官在火炮面前驚得目瞪口呆,四千遠征軍竟擊敗了滿清二萬正規軍。1860年英法聯軍掃蕩圓明園時發現,當年英國使團贈送給酋長乾隆的火炮仍保持完好的狀態,隨時可以發射,不過好像在華麗的“夏宮”它們只是擺設品。1900年那群不忘“騎射乃滿州根本”的八旗兵在八國聯軍新式的“連環火槍”(就是帶彈倉的連發槍)前被打得尸積如山,而被們扼殺了探索精神和民族優越感的的中國人卻在顛狂的信奉著“神功護體,刀槍不入”。

看到這里,是不是有種悲哀!綜觀明代火器發展史,所有現代陸軍的兵器,編制都能在那里找到雛形或對應的東西:地雷、水雷、火箭炮、鐵絲網、機槍、裝甲師、等等。至于要問為什么如此精良的明軍會敗在剛脫離蠻人行列的后金手中,就無須我多說啦,已有很多人寫專著論述明朝的敗亡。不過與明末官場的極度腐敗相比,滿清從開始到滅亡都散發著兩個字——愚昧!這種愚昧和普通的因無知而產生的愚昧不同,就像中國人永遠都注重“面子”一樣……

以上文章轉自的佚名發布時間:2006-08-1720:04:46來源:中國百兵齋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