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又讓我當數算先生?_大慶逍遙貴公子_歷史小說_三月天3yt
第123章又讓我當數算先生?第123章又讓我當數算先生?→、、、、、、、、、、、、、、、、、、、、、、、、、趙泓霖已經將目前六部的情況,詳細的與李卓說了下,說實話,連李卓都感到不可思議。
身為右丞相,尚書省左仆射的魏無忌,本應該是統領六部,可實際情況卻恰恰相反。
禮部尚書曲城,是個搖擺不定的中間人,戶部尚書孫無鋒,禮部尚書陳達,兵部尚書馮奇,竟然都是門閥黨的人。
只有,刑部和工部尚書是他的人,可這二位的排名在六部中最靠后。
換句話說,魏無忌所掌控的六部,有一大部分的重要官職,竟然都被對手所掌控。
難怪新野黨會沒落到如今這個樣子,被其余兩黨打壓的徹底抬不起頭。
當年胡人是被太祖趕回漠北的,在此之前,胡人在對中原子民犯下了不可饒恕的滔天大罪。
所以這是八十多年來,兩國第一次派出使團交流,意義極為重大。
且按照李卓對歷史的總結,耶律齊天為了霸業,無論大慶提出什么樣的要求,他們都會答應。
所以這就是一個誰都可以摘取的果子,如果太子不主動,就會被禮部,被吳王摘了去。
“先生所言真是令孤茅塞頓開,是孤太著相了,沒看到里面的深層用意,好,孤會去主動爭取。”
趙泓霖原本只是感覺有些抹不開面子,但經過李卓這么一開導,瞬間就想明白了其中關鍵。
“嗯,殿下能想明白就好。”
李卓對趙泓霖的態度很滿意,如果趙泓霖是那種眼高于頂之人,那說明他不是一個合格的皇位繼承人。
縱觀歷史,想要坐上那最尊貴的龍椅,就是要利用好一切機會。
因為這條路沒有失敗者,一旦失敗,就意味著死。
“對了先生,你有些日子沒去姑姑那了吧。”
趙泓霖突然來了句。
李卓點了點頭。
“那些數算之法,我已經盡數教給了長公主,課業已經結束。”
上次的數道茶會結束后,李卓之后又去了一次,把定下的課程都教授完了。
所以這些天都沒再過去,而且沒有張成帶著,他也進不去。
“殿下,您為何突然提起此事?莫非是長公主說什么了?”
趙泓霖看著李卓微微一笑。
“數道茶會結束后,先生的大道論引起了不小風波,當時父皇說要找人好好管教管教你,此事先生可還記得?”
“當然記得,莫非是有結果了?”
李卓眉頭一挑,那時他還沒有和太子見面,正在想留在京城的理由。
為此甚至暗地里提醒了一下長公主,準備讓皇帝借用此事,讓他順理成章的留在京城。
轉眼也過去不短時間了,卻一直沒有下文,李卓還在想皇帝是不是今日太忙,把此事給忘了。
“姑姑已經向父皇提議,讓你今后就在長樂宮,專門開戰數道教學。”
聞聽此言,李卓瞬間站起身來,滿是震驚的看著趙泓霖。
“殿下您說什么?讓我在長樂宮專門教授數算?不行,萬萬不行啊。”
李卓沒料到竟是這個結果,按他所想,應該是皇帝派一個人過來給自己當老師,自己跟著對方學習才是。
怎么自己變成老師了,而且還是在長樂宮教學,想想李卓都感覺一大堆的麻煩,正在向自己襲來。
趙泓霖當然明白怎么回事,自己和李卓接觸,皇帝肯定已經知道了。
所謂的讓他在長樂宮教數算,無非是找個由頭,讓李卓多進宮而已。
若是再以前,趙泓霖定然不會相信,堂堂一國之君想要重用個人,還要如此麻煩。
眼下他卻覺的很正常,對待李卓這樣有用曠世奇才,偏偏又懶散至極,不遠入朝為官的人,就得用一些非常手段。
對此趙泓霖也是舉雙手贊成,既然皇帝已經知道自己和李卓的關系。
現在又讓他去長樂宮教學,足以表明他的心是徹底站在自己這邊的。
李卓眉頭緊皺,心知一定是長公主向陛下建議的。
“先生,父皇此舉也是為了你好,金口玉言,圣旨應該很快就會到李府。
到時向你學習之人,除了宮里的皇子公主之外,還有戶部的一些人,姑姑說了,要將你的數算之道在整個大慶推廣開來,造福萬民。”
李卓沒有半點開心,甚至急的抓耳撓腮的。
一直到和太子分開,回去路上李卓還在想這個事情。
“這回被長公主害慘了,我雖然要找理由留在京城,但去宮里當那些人的數算先生,實非我所愿啊。”
好在李卓也是個樂觀豁達之人,既然自己無法改變此事,那就走一步看一步。
從今日辰時開始,一直到酉時,狀元樓的人就已經絡繹不絕,隨著酉時臨近,文臺比斗即將開始。
李卓帶著環兒和阿福,在旁邊的一家酒樓找了個靠窗的位置,靜靜的看著。
此番文臺比斗,將在第五層進行,整個狀元樓已經被曲風燦包了下來,今日不接待任何食客。
文斗的流程也很簡單,詩詞歌賦文章皆可。
一共三十道題目,到時采取抽簽的方式,比如抽到了“青山”一題。
如果挑戰之人中,覺的自己可以,便可參加直上五樓。
曲風燦會遵循對方的意思,以青山當場作一篇文章,或者詩詞什么的。
完成后,會有里面的人將二人作品拿出來,像是科舉張榜一樣拿到狀元樓外張貼出來,讓所有人評斷孰高孰低。
文臺基本都是這個規矩,曲風燦是擺下擂臺的擂主。
但凡有任何一人,能夠在相同題目上勝過他,就意味著文臺比斗到此結束。
這種方式在南方很流行,但有膽量擺下文臺者卻不多,這對自己需要有極大的自信才行。
狀元樓外,眼下已是人滿為患,整條街都被堵了起來,都是前來看熱鬧的百姓,以及準備參加的文人。
這一幕不禁讓李卓想起了那晚的平陽詩會,大慶不愧是文風鼎盛的國家。
若是比武擂臺,肯定不會有如此多人關注的。
“阿福你看那是誰。”
前來挑戰曲風燦的,還有不少青年才俊,大都是朝廷官員的兒子。
循著李卓手指的地方看去,在狀元樓的人群外圍,出現了一輛精美的馬車。
“大少爺?”
李福一眼就看出,那輛馬車是李正的。
喜歡大慶逍遙貴公子請大家收藏:(suyingwang)大慶逍遙貴公子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