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再當先生,乘法口訣_大慶逍遙貴公子_十三歸_書海閣(shuhaige)shuhaige
第132章再當先生,乘法口訣第132章再當先生,乘法口訣→、、、、、、、、、、、、、、、、、、、、、、、、、“張公公,在下有段日子沒去長樂宮了,近日可有什么變化?”
此時的李卓正在趕往長樂宮的路上,依舊是趙景玉的貼身太監張成來接他。
一來二去的,兩人的關系也相處的不錯。
聞言張成一笑,道。
“自從先生上回在數道茶會上一鳴驚人后,殿下大為高興。
有時還會和奴才念叨先生,說不知先生是否又鉆研出,別的什么數算之道了。”
如今,張成越發肯定了內心的想法,李卓絕不像表面看上去那么簡單。
剛才之言長公主也的確說過,他只是問了出來而已。
李卓掀開簾子看向他。
“公公,數算之道又哪是那么簡單的,在下已將畢生所學都教給了二位殿下。”
閑聊之間,不覺之中就到了長樂宮。
下轎子后,李卓看著眼前熟悉的地方,口中嘀咕了兩句,就和張成往里面走去。
趙景潤身為皇帝,后宮嬪妃眾多,孩子自然也不少,各種亂七八糟的加一起,共有二十七位。
最大的是太子趙泓霖,最小的不過幾個月的嬰兒。
這次李卓在長樂宮教授數算,乃是長公主提議,皇帝親自下旨,年滿五歲,未成年弱冠者都要過來。
還有戶部度支司,倉部司的一些官員也是如此。
這一舉措起初遭到不少人反對,不少大臣認為此舉太過大題小做。
長樂宮乃長公主行宮,皇家之人也就罷了,戶部的人進去算怎么回事?
還一起和李卓學習,不合禮法。
放在以前,面對此種情況還真不好辦。
可這回長公主直接搬出了數道茶會,李卓的那番大道論,說的大家啞口無言。
“草民李卓,見過長公主殿下。”
“先生快起來吧,一些時日不見,先生氣色看上去不錯。”
趙景玉盯著李卓片刻,意有所指的一笑。
李卓像是沒聽出她的話中之意。
“殿下,在下所掌握的數算之法,已經全部教授給您與九公主了。”
李卓這話主要表達了兩個意思。
第一,你休想再從我這打聽到其他的數算之法。
第二,同時在抱怨長公主,我現在會的你都會,你自己教他們就是,為何還要我進宮多此一舉。
“本宮對那些尚且一知半解,又怎能為人師?怎么,莫非先生不愿意做此差事嗎?”
本來見到李卓,趙景玉心中還有些高興,現在一聽這話,立馬涌出一些委屈和不悅。
自己還不是想見你才這么做的?而且此舉也是為你日后的前途做鋪墊。
天下怎會有如此不知好歹之人?
見長公主有些不高興,李卓趕忙跳過這一話題。
“在下當然感恩不盡……”
趙景玉沒有深究此事,帶著李卓去見了一下他這次的學生。
皇子九個,公主五位,太孫趙承坤,外加四名戶部的官員。
戶部那幾個人都十分興奮,在此之前,他們做夢也不敢想,有朝一日能和這么多皇家之人一起上課。
若是能巴結上一位,對自己今后的仕途,定會有極大的幫助。
故而內心當中,均是十分感謝李卓,何況李卓也是他們頂頭上司的兒子。
李卓先是和他們都打招呼,認識了下。
目光在趙承坤的身上多停留了一會兒,身為大慶皇太孫。
輩分雖然小,可若是論身份地位,在場中除了長公主誰也比不上。
他模樣生的很俊俏,依稀可見幾分太子的影子,神色木然的坐在椅子上。
玩著自己的手指,對于周圍的一切事物目不暇視,好似被丟入了另外一個世界。
“先生,坤兒性格如此。”
趙景玉這次不是學生的身份,嚴格來說也算半個先生。
這些皇子皇女都是孩子,或者十多歲的半大孩子,十分貪玩。
仗著身份尊貴,平日里也是囂張跋扈慣了,如果他們在學堂中搗亂,以李卓的身份對他們毫無辦法。
所以趙景玉要在李卓上課時陪在一旁,哪個敢不聽講調皮,她可不會客氣。
“在下也聽說過一二,殿下,那我們這就開始吧。”
上次的學生是趙景玉和九公主。
她們二位一直對數算都很感興趣,平日里也經常鉆研,有著不錯的基礎。
可這次就不同了,尤其是最小的那個公主和皇太孫,才剛剛滿六歲。
休說數算了,連字也不認識幾個。
戶部的官員則精通此道,水平參差不齊。
就好比將一到六年級的學生放在一起,根本就沒辦法教。
李卓只能從最簡單的數數開始。
李卓用了前世的一些教學方法,采用寓教于樂的方式,不像大慶那般刻板。
倒也讓其他人聽的津津有味,覺的很有意思。
原本那些昏昏欲睡,或者抓耳撓腮完全沒興趣上課的殿下們,很快也都融入了進去。
效果竟然出奇的好,李卓一共上了一個時辰,就已經將最基本的加減乘除講的差不多了。
“先生,你課教的真好,比學宮那些夫子好多了,真有趣,哈哈哈。”
一個胖頭胖腦的皇子張口說道,他正是十五皇子趙泓法,今年13了。
“十五殿下謬贊了,在下愧不敢當,今日教學就到此為止,不過在下要布置下一個課業。”
還別說,李卓發現自己真有些喜歡上這種感覺了。
畢竟他前世就是個大學教授,再次站在課堂上,有種說不出來的親切感。
說完,李卓看向了長公主。
“殿下,煩請拿紙筆過來,在下想寫點東西。”
長公主剛才也聽的津津有味,對李卓更是刮目相看了,連忙讓青兒去取。
紙張鋪展開,李卓紙筆沾了點墨水,寫了起來。
好奇之下,眾人都圍起觀看。
“沒有阿拉伯數字真不方便,太繁瑣了。”
李卓寫的正是每個小學生都要掌握的乘法口訣表,只可惜大慶沒有數學符號,只能用文字代替。
李卓也曾考慮過是否普及數學符號,深思過后放棄了這一想法。
畢竟從某方面而言,這屬于開宗立派,不符合自己的人設,到時很難解釋。
“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
“先生,此為何物?好像是經文似的。”
最年長的七皇子,已經年滿十五的趙泓長問了句。
其他人的目光也都在李卓身上。
喜歡大慶逍遙貴公子請大家收藏:(shuhaige)大慶逍遙貴公子書海閣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