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穿越七零年代

第75章 墊宅基

復堤工程完成的差不多了,葛八根也快栽完了,民工都等著指揮部發工錢。初七吃午飯時,舅姥爺來了。

“現在民工大部分閑了下來,咱們趁著人多,工具也趁手,把你家的宅基先墊起來吧。

孩子們眼看就大了,不能一直住隊里的房子。我手里有錢,咱按工程部的價格給他們開錢,我估摸著,兩天就能墊起來。”

姥爺聽了,點頭稱是:“是該蓋房了,這段時間您妹妹掙了些錢,墊宅基應該夠,這方面我也不懂,您就操心給辦吧。”

“哥,俺在哪墊啊,你給大伙商量了嗎?”姥姥問。

舅姥爺說:“我合計著,就在村西頭大街北邊墊,這塊空地有一畝多,你先占上。后面也沒人家,西面靠著路,咱還有兩個男孩子,以后蓋房子也有地方,接著往后墊。”

“哥,這地方是好,不過你得給大家伙商量好了,別讓人對您有意見。”

“這你放心,就算你哥不當這個支書,沖著咱衛華的人緣,你家想在那蓋房子都沒問題。我一會就開會和大伙商量。”舅姥爺還是部隊的作風,辦事雷厲風行,說完就去打鈴開會了。

悠悠家里人都沒去,悠悠跟在后面去聽消息。舅姥爺看人來的差不多了,就把悠悠家墊宅基的事提了出來,讓大家伙議議。

大家聽了,一致同意。接著就有好幾個人提出來請假,說要幫著悠悠家墊宅基。舅姥爺沒有同意,告訴大家找民工幫忙。

二爺把話接過去:“民工給他們墊宅基,咱們自己墊大街,我也提個想法,俺寶景也大了,我還想靠著秀芹家住,想在大街南邊蓋房子,大家伙得給俺們墊大街吧。”

“那得墊,咱二爺發話誰敢不聽,隊長這回你說了不算。”大伙跟著起哄。

舅姥爺只好遵循大家的意愿:“那行,咱這兩天不下地了,就墊大街。二爺,你家一塊把宅基墊起來吧,我去找人。”

“俺家先不墊了,等秋后再墊,今年喂的四頭豬長得真好,賣了豬再說。”

看大家議論的差不多了,會計韓道偉提議:“那咱下午就把那片地清出來吧,把樹出(伐)了,給吳醫生家蓋房子當檁條。”

“好啊,回家拿家什去。”大伙都行動起來。

悠悠跑回家一學,全家都非常感動。姥爺說:“咱在這里生活雖然苦點,可大家伙的情誼難得,日子過得舒心。就連我這多年的老毛病,這幾年都好的差不多了。”

姥姥去廚房燒了一大鍋開水,拿出來一包茉莉花茶,讓悠悠爸給大家伙送了過去。

下半晌,舅姥爺就過來了,告訴悠悠姥姥都說好了,明天就來二百多人。就有一樣,他們說什么也不收錢。說閑著也沒事干,整天麻煩悠悠姥姥和爸爸,沒臉接錢。

悠悠給姥姥出主意,來的人每人送雙尼龍襪,一塊六七的東西,跟在工地上干兩天活收入差不多。

聽民工們閑聊,他們干了兩個月,合算下來,每人能掙四十來塊錢,一天還不到八毛錢。

舅姥爺一聽,連忙說好:“這樣也行,我正發愁沒法計數那,這個辦法兩下里都好看。妹妹,你家里的襪子還夠不?”

姥姥忙說:“夠了,我這次去臨水,碰巧批發部處理過季襪子,要的多,原想著放著賣的,不想現在頂上了用。”

笑話,有悠悠的商城做后盾,別說二百雙襪子,二萬雙襪子也不成問題。

一個下午的時間,宅基地就清理了出來,挨著村里最西邊的三景家。寬20米,南北長35米,離西邊的南北路還有十米的距離,不夠一處宅基了。

第二天一早,民工們就開工了。悠悠出去一看,哪里是二百人,起碼有三百多,估計完工的民工隊都來了。幸虧悠悠家的宅基南西兩面靠路,不然根本轉不開。

本村的人也來了,他們主要是墊大街。大伙拉得拉,平得平,愛國舅舅用拖拉機帶著個大石磙,轉著圈的碾壓。

舅姥爺一家都跟著忙活,村里還有好幾家過來幫忙。燒水的、送水的,光桌子板凳就擺了一片。姥姥拿過來兩包茉莉花茶,十條紅燈牌的香煙,兩大包糖塊分給圍著的孩子一人一把。

一天的時間就墊起來兩米多,比村里的宅基差了不到一米。舅姥爺說得墊到四米高,新土較松軟,夏天經兩場雨實落了,得下去一尺多,蓋房子的時候,還得用些當泥抹。

人多力量大,兩天的時間果然墊好了,宅基的四周比中間高出來一尺多,便于夏天存雨水洇(陰)宅基。

四米多高的宅基和村子連成一片,連街帶井臺都墊了起來。村里人對抬井萬分滿意,以前打水得爬三米高的斜坡,非常吃力,現在總算走平路了。

晚上,爸爸拿著一大兜尼龍襪子,跟著舅姥爺挨個帳篷地送,另外每個帳篷還送了一條大金鐘的香煙。

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