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穿越七零年代

第101章 老人楊翠香

“俺叫楊翠香,從小就是個苦命人,也不知父母是誰,家住哪里。俺是公婆買來的丫鬟,別看俺頭發都白了,其實俺才五十出頭。

你也該看出來了,俺公婆家以前可是出名的大戶,可惜趕上了這么個世道。要不是這樣,我也進不了這個門。

兩位老人一輩子積德行善,生了一兒一女兩個孩子,可惜命都不好。

俺那男人,有文化也有能耐,就是和二老上不來,從小在外上學,輕易沒回過家。”

1940年抗戰期間,離家六七年的兒子突然回來,是跟著路軍回來的。他先加入后投誠路軍,還受到了重用,是個sn。

二老看到兒子有了出息,非常高興,對兒子是言聽計從,主動捐錢捐物支持抗戰。就有一樣,盼著兒子結婚生子。

可惜,兒子一心革命,無意結婚,不過也沒反對父母給他操持。

倆老人忙活了小半年,也沒給兒子找到合適的。畢竟兒子二十五了,這在當時算是超齡了,想找個門當戶對的難。

突然,部隊要撤退,老人急了,打算先給兒子納房小妾,就想起了給女兒當丫鬟的她。聰明能干,忠誠老實,又沒家人拖累。

給兒子一說,兒子堅決不同意納妾,不過同意結婚,也不嫌她是個丫鬟。

二老別不過兒子,只好同意,當晚就給他們辦了個倉促的婚禮。第二天丈夫就跟著部隊走了,那年她17歲。

結婚后丈夫就走了,而且一走就是10年,她在家持家伺候老人。哪知道一心盼回來的丈夫,帶來的是離婚的消息。

原來,丈夫隨部隊一路南下,打到了云南。解放后被安排在當地n任職,和一名女工作人員產生了革命愛情,回來離婚并接二老去云南。

兩位老人惦念自己的女兒,沒有答應。也沒有阻止二人離婚,只有一個要求,兒子不要媳婦,二老認這個兒媳。只要她愿意,離婚不離家。

其實,主要是想給她個城鎮戶口。丈夫的職務,可以把一家人都轉為城鎮戶口。

雖然戶口轉了,但她年齡大了,又沒文化,還有兩位老人。解放后,家里的傭人都放走了,老人享受慣了,什么也不會做。小姑三寸金蓮,加上婆家這個特殊情況,有點輕微的自閉癥,她就沒出去工作,待在家里伺候老人。

外人都勸她,別人離婚不離家是為了孩子,你又沒個一兒半女的,給他守什么。

可她在這家里生活了二十多年,已經和家人處出了感情。老人也通情達理,說她什么時候遇上合適的,什么時候離開,老人當閨女出嫁她。

她在這個家里又待了十多年,也沒遇上個合適的人家,就和老人、小姑相依為命的生活在一起。

提起她的小姑,楊奶奶更是唏噓。其實小姑比她還大三歲,她小姑十五訂婚,找的倒是門當戶對的人家。男方訂婚后就出去了,一直未回,連個音信也沒有。在哪兵荒馬亂的歲月,她哥哥也托人打探過,不過沒得個準信。

一直拖到解放,也沒見人回來,人們猜測不是去了n就是戰亡了,她婆家也捎信讓她另嫁。但她不知咋想的,就是擰不過這個彎來,死也要給男方守著。就這樣,一家四人過了這些年。

n開始,她離婚的丈夫被枕邊人出賣,揭發他參加過nn,家里也是大地主。幸虧這些丈夫的檔案里都有記載,還算說得清楚。

不過氣恨交加,再加上戰爭中落下的毛病,病一場,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了。她妻子一看,立馬提出離婚,倆人也沒個孩子,離的倒是干凈。

離婚后,丈夫心灰意冷,向組織提出回家鄉,跟家人一起生活。楊奶奶怕住在一起尷尬,主動要求離開。

二老和小姑都做她的工作,求她留了下來。主要是怕她在外受苦,畢竟他們的生活還是有保障的。盡管社會動蕩,他們家算是革命的功臣,兒子的職務也算是高干。

丈夫回來后,又是她里外的伺候,本來可以找個保姆的,但一家人清凈慣了,就沒找人,讓她領了保姆的錢。

時間長了,為了方便,二人又辦理了復婚手續。一直到了73年,丈夫去世。婆婆白發人送黑發人,大病一場后也癱瘓在床。

失去了丈夫的收入,四口人坐吃山空,生活開始艱難起來,婆婆的病還離不了藥。老人開始變賣家產,好多東西見不了光,就在黑市里處理。

時間長了,楊奶奶看出了門道,也跟著干,倒騰點小東西,收入還行,起碼一家人的生活有了保障。

老人這些年沒少幫助人,人緣好,加上丈夫的威望,倒是沒人找過她的麻煩。

聽著老人的話,姥姥也跟著落淚,悠悠想可能是引起姥姥自己的傷心事來。不過比起楊奶奶來,姥姥幸運多了。

“看我,光顧著說閑話了,讓你跟著傷心難過的,也忘了給你倒水,茶涼了不能喝,你喝口嘗嘗,看涼了嗎?”楊奶奶往茶壺里續開水。

姥姥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正好喝,天熱涼得慢。”悠悠拉了下姥姥,示意包里有東西。姥姥看了眼,拿出一包糖,遞給她。

“大姐,就是這樣的糖,你看看。”

楊奶奶打開紙袋,仔細的看了一會,又倒進杯子里一些,用開水沖了,端起來嘗了幾口。

“妹子,你這紅糖好,口味正道,甜度高。你的貨我都要了,一塊二一斤,你看這價格行不?”沒看出來,老人還是個大客戶,這可不像她說的那樣,倒騰點小東西。

“行,明天我給你送來,咱在哪交貨?”姥姥問她。

“你記得住俺家不,記住的話直接送到這里,我在家等你。”楊奶奶果然膽子大,直接在家里干這個。

“那好,俺就回去了,明天咱姐倆再說話。”姥姥告辭,領著悠悠往外走。

楊奶奶給悠悠抓了一把糖塊,裝到她的衣服口袋里,將娘倆送出了胡同。

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