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穿越七零年代

第122章 買院子做鄰居

悠悠和姥姥提議,把買回來的舊家具,放到空著的跨院里。雖然只是個過場,咱也得把它演真了,不能讓人看出漏洞來。

姥姥趕緊安排人先打掃空院子,主要是把院子里的荒草清了,房間里的蜘蛛掃干凈。人多力量大,半個小時的功夫,就清理出一個院子來。正好,李保國領著幾輛地排車來了,車上裝滿了舊家具。

姥姥讓他們把家具卸到清理好的院子里,喝碗水歇了一會,他們就趕緊走了。李保國打算上午就把這個收購站的破家具全部拉完,下午再去另一個地方。

姥姥讓人把院子里的家具,全部搬到屋里堆好,人們只管干活,沒一個打聽的,看來是有人事先安排了。

不過,還是有人悄悄的議論,談著這些舊家具,都說是好木料,沉得壓手。經過了這些年,也沒變形走樣。只不過是好多都被砸壞了,散了架,加上落滿了塵土,可不是沒人看得上。但有一樣,這些家具都做工精致,大部分雕刻著紋飾。

有一個箱子,兩個男勞力竟然沒抬動,又來了兩個人幫著,才抬了起來。那四個人也覺得奇怪,敲著箱子說:“這是啥木頭做的,比鐵箱子都沉,虧得沒蓋了,要不咱四個也抬不動。”

他們的話引起悠悠的注意,格外的記在心里。等人走干凈了,趕忙把箱子收進了空間。等著有空的時候再去看。

等李保國他們拉回來第二趟的時候,已經是上午十一點半了,卸了車并搬到屋里,就十二點了。

等大家洗手回去了,玉玉也領著人帶來了中午飯。

“姐,今天兄弟給您溫屋,祝賀您喜得新居。”李保國這事辦的暖人心。

姥姥激動了,“兄弟,姐也不說感謝的話了,你算是想到姐的心里去了。”

幾人就在院子里吃得,高大的榆樹遮著,樹下一片涼爽。玉玉看到這么大的院子,吃完飯就拉著悠悠到處轉,跑了一處又一處,轉的悠悠暈乎乎的,可她自己卻開心的不得了。

回到前院,就拉著姥姥夸院子的好,說個不停。

姥姥逗她,“玉玉真的喜歡大院子啊,姑給你買個當嫁妝吧。”一句話把她臊了個大紅臉。

“姑,您”羞得話都說不下去了,趕緊的收拾碗筷。

倒是李保國若有所思的接道:“讓姐這一說,我還真動了買院子的心。這院子他們放了幾十年都沒問題,難道到咱手里就出問題嗎?”

“兄弟,這得你自己拿主意,姐反正是不怕。”姥姥難得的沒出主意,估計她還是信不過悠悠,自己心里也沒底。

“姐您都不怕,我也不怕,咱姐弟一起做個伴。給您拾掇好這個院子,我也買個去。”他倒是下了決心。

玉玉一聽來了勁,“爸,咱真買啊?那咱也買個和姑一樣的院子。”

“買,有錢不花放著白搭,咱爺倆跟著你姑掙錢了,也學你姑買個院子放著。”李保國倒是說實話,這兩月,他就賣出去兩萬多件衣服,一件賺一塊,也夠兩萬塊了,買套院子是小意思。

“姐啊,您也看了,您說剩下的倆院子哪個好?”他征求姥姥的意見。

“小的那個房子蓋的精致,價格卻沒大的那個合適,我是喜歡大的。”姥姥把和悠悠議論過的看法說了出來。

“那我就要大的,不過小的那個蓋的就是好,以后再看吧,要是沒問題,我還真買了給玉玉當嫁妝。”李保國自己說著也笑了。

玉玉剛退下去的臉接著又紅了,羞得一扭身,推著自行車跑了。

下午剛一點,干活的人就來了。姥姥也提出告辭,“兄弟,我就先回去了,明天還有點別的事,我后天再來,你還得接著忙。”

“姐啊,您去忙吧,我在這里盯著,您啥時有空了再過來。”

姥姥和悠悠拐進了車站邊上的飯店,好幾天沒買吃的了,空間里存的燒牛肉吃光了,得給迪迪個饞貓買些捎回去。

已經過了飯點,里面的人不多了。隔著玻璃看到柜臺上的托盤里還放著幾只燒雞,姥姥趕忙交上錢,都買了下來。

迪迪就愛吃燒雞,一人能吃倆雞腿。一手拿一個雞腿,左右開弓的啃,蹭的滿臉油,吃的那叫個香,悠悠看著就有種滿足感。

到家的時候,舅姥姥一家人都在悠悠家幫忙,曬的糧食已經收起來了,正在往家運。姥姥趕緊拿出甜瓜,洗了一大盆,招呼大家吃。

媽媽在廚房里做晚飯,姥姥拿了倆盆子,一個里面放了倆只燒雞。孩子們看見,高興的歡呼:“吃燒雞了,吃燒雞了。”

二奶奶家的外甥狗剩聽見,趕緊跑了過來。二奶奶拉了一把沒拽住,也就隨他了。

自從他來了后,和迪迪玩的挺好,倆人從沒打過架。他比迪迪大一歲,性子霸道卻也知道讓著迪迪。

在悠悠家吃東西,給就接著,不給也不要,更沒搶過,大家都說他比原來懂事多了。

不過到底是個孩子,悠悠家的生活比較好,他就像是長在了悠悠家,就是吃飯也不回去,二奶奶得頓頓喊。為此,每次吃飯前都早早的把他叫回去。

不過兩家住在一個院里,聽到這邊有好吃的,他就跑過來,家里人攆過來時,他也吃上了。

姥姥就說他們,一個孩子又吃不多,別來回的喊了。現在,只要他跑過來,二奶奶家也不喊了。

媽媽又炒個青椒雞蛋,涼拌黃瓜,白糖西紅柿,都用盆子裝著,一樣兩盆。先端到飯桌上一份,讓姥爺和舅姥爺喝著酒,孩子們也跟著吃,真熱鬧。

盡管空間里放著一塊鮮肉,姥姥卻沒讓悠悠往外拿,這六月的天,熱的要命,肉放到現在早就臭了。這么新鮮的肉拿出來,就沒有說的過去的理由。

媽媽溜了一鍋饅頭,還搟了面條,先煮出來一鍋,讓孩子們吃。一會的功夫,孩子們就都吃飽了,歡呼著出去玩了。

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