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穿越七零年代

第164章 秋裝熱銷

“玉玉姨,給您石榴,可好吃了。”悠悠拿著個石榴遞到她面前,把她從美夢中拉了回來。

“悠悠,快幫姨看看,好看不。”悠悠扶額,咋還陷在幾件破飾品中出不來了。

“好看,俺玉玉姨人見人愛,花見花開,青春無敵大美女。”悠悠滿嘴里跑火車,突然被玉玉阿姨捂住嘴,差點沒憋死。

“壞悠悠,說什么那。”耳邊傳來玉玉氣急的聲音,她臉都羞紅了。

悠悠猛咳幾口,心里想著:活該,又忘了這個年代的禁忌,情啊愛的是不能隨便說出口的,就是戀人之間通信也不敢寫出來。

倆人鬧了一會,就聽李保國和姥姥說:“姐,您下次多給俺帶些條絨褲子,一樣要500條。這褲子好賣,大家都搶著要,早知道我多加點錢了,12元一條真是虧了。”

怪不得李保國的銷量大啊,他這是走的薄利多銷的路子,正適合現在這個年代,人們穿衣首先考慮的是經濟實惠,其次才是美觀大方。

這時候的人們穿衣時興的是隨大流,根本沒有連趕潮流一說,更加沒有后世的人怕撞衫的說法。

現在,奇裝異服屬于被制裁的范疇,隨大流是最安全的選擇,不論什么時候都是法不責眾。

所以說,現在是賣方市場,這也造就了國營企業的守舊觀念,這也是導致后來國企倒閉垮臺的主要原因。也正因為如此,海魂衫才能從六十年代末流行到八十年代中期,悠悠那幾件比較合適的夏裝,整個夏季熱賣。

玉玉向姥姥反饋褲子的優點:“姑,您這褲子是真好,俺穿了兩條。簡單大方舒適暖和,不變形不褪色好清洗,它還不倒絨,洗后曬干就和新的一樣,洗了干的也快。

俺廠里就是四五十歲的人,也要買一條穿上。不少人都打算買第二條了,我都收了幾百條的預交款。”

玉玉這次把姥姥帶來的頭飾都要了,這次的貨款一共是8萬元。李保國把自己帶來的帆布包打開,“嫂子,我這次給您準備了十萬元,還想著您能帶來些軍裝。”

姥姥看他有點失望,就說;“下次吧,我盡量給您弄一批。”

李保國立馬來了精神,得寸進尺地說:“姐,您能弄到軍大衣不,要是有的話就太好了,那東西好賣價格還高,一件羊皮里子的軍大衣能賣三百多。”

姥姥不知道悠悠商城里軍大衣的價格,就含糊的對付著回答:“看情況吧,能弄到就給你帶點。”

李保國把8萬塊錢交給姥姥。“嫂子,走咱看看我給你陶騰的家具去。玉玉,去給你姑準備吃的。”

“好來,包我身上了,您們等著吃就行。”玉玉歡快的騎車走了。

悠悠跟著他們來到東廂房,里面的家具又多了不少,悠悠決定這次就把它們收進空間,以后這可都是萬元以上的珍品。到了后世,名貴木材幾近絕跡,紫檀比黃金都貴。

李保國收的家具珍品不多,不過保存的都比較好,看來他注重的是完整性和實用性。不過他的做法有一點讓悠悠佩服,那就是他判斷家具的好壞,不僅看保存的好壞,還看重量。他的理論是:壓手沉的就是好家具,越沉越好。

重量大的木材密度就高,硬度也大,結實耐磨,不易損壞,正好適合李保國的標準。

符合李保國條件的家具,大部分都是名貴的黃梨木、酸枝木、金絲楠木、沉香木、雞翅木做的。真正的紫檀木、烏木家具傳世的很少,就是有也在大都市里,臨水這樣的地級城市相對較少。

即使是黃梨木和酸枝木,在后世也相當稀少了,價格高居不下,卻備受青睞。

不過在現在的這個年代,這些舊家具卻被人們所拋棄,不僅年輕人不屑一顧,就連老年人也嫌棄它們笨重陳舊。

李保國收的這些老家具,就沒一件超過50元的。上次悠悠看到的雕工精致的大屏風,才20元,還沒有一張八仙桌貴。收了這么多的老家具,姥姥給他的5000元錢,還沒用到2000元。

李保國看來是真的挺上心,所有的家具都擦拭的干干凈凈,流轉著溫潤的光澤,讓人看了賞心悅目,仿佛置身于歷史的河流中。

姥姥到底在京都呆過,她對這些老家具還是比較內行的。看著這些老家具,和李保國嘮了起來。

這是羅漢椅,那是太師椅,這個是春凳,那個是鼓凳,還有什么腳凳,而且不止一種。

有個繡墩,姥姥看了贊不絕口。悠悠也跟著看,這和腰鼓形似的繡墩,通體褐紫,致密凝重,意蘊悠長。

這些家具中桌子比較多,種類也多,其中大部分姥姥都認識。方桌中就有八仙桌、餐桌、棋牌桌,條桌、條案和長桌,圓桌,炕桌,畫桌,琴桌。茶幾,矮幾,香幾,炕幾。

看的悠悠眼花繚亂,李保國聽的津津有味,還不斷的向姥姥討教。一直到玉玉帶著人送來了午飯,倆人還在探討著。

李保國感慨的說:“姐啊,我原來就知道老物件好,還真不知道里面有這么多的說道,兄弟跟您長見識了。”

玉玉阿姨帶來的菜中,有個大菜:紅燒兔肉。秋后野兔肥,現在正是吃野兔的時候。

玉玉給悠悠夾了個兔腿,悠悠咬了一口,肉質細嫩,滿口鮮香,趕緊的埋頭猛吃。吃貨是不用顧及形象的,再說了姐現在就一五歲的小不點,也沒形象可言。

玉玉阿姨還給悠悠帶來了一筐石榴,看悠悠放下筷子就揉肚子。玉玉阿姨笑著給她掰開個石榴,“吃了消化食。”

頭一次聽說吃石榴消化食的,不過看著紅瑪瑙似的石榴,悠悠還是沒了抵抗力,接過吃了起來。真的很好吃,和悠悠平城院子里的石榴一樣,比較甜。

“玉玉姨,咱倆摘石榴去,俺家的酸甜酸甜的,也好吃。”悠悠看見玉玉吃完飯,倒好了茶水,就拉著她去摘石榴。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zanghaihua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