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穿越七零年代

第173章 蜜蜂牌縫紉機

大家正笑著那,援朝舅舅來了。從車把上拿下個提籃,遞給姥姥:“姑,這是豬肉,您做飯吧,今天大集,勝男沒空回來幫忙,讓我給您送來的。”

“你們咋知道今天套被子?家里人多,還用你倆來回跑。”姥姥接過肉,問他。

“俺大哥給捎的信,勝男給俺婉瑩姐買了個縫紉機,我正好給送來。”三舅的自行車后架上馱著個紙箱子,原來是縫紉機,還是上海蜜蜂牌的。

姥姥高興的說:“俺早就想買了,就是沒票,俺侄媳婦費心了。”

三舅把縫紉機卸下來,和二舅媽倆人商量著,一會就裝上了。大舅媽試著用了一會,對二舅媽說:“還是上海的東西好,這蜜蜂牌的就是比你那個工農牌的好用,你來試試。”

舅姥姥說她:“是新強似舊,老二家的縫紉機用了好幾年了,當然沒這新的好用了。”

舅姥姥的話提醒了大舅媽,她就是個直性子。“朝霞,你別往心里去,俺沒別的意思。”原來,二舅媽的縫紉機是娘家陪送的。

二舅媽也開朗,笑著說:“俺過年就隨軍了,那縫紉機不帶了,以后就歸你了,好孬都是你的。”

大舅媽對她說:“那俺可得謝謝你,我給你錢,讓二弟弄張票,你再買個新的,跟著孩子還真離不了它。”

二舅媽說她:“嫂子,俺咋能要您的錢,以后家里就剩大哥和您了,二老都得你們照顧,留下縫紉機也方便您給老人做衣服。”

大舅媽爽朗的說:“你們就放心吧,俺和你大哥保證把二老照顧好了。其實咱爹娘身體硬朗著那,以后有二老幫著,還是俺們最沾光。”大舅媽一臉占便宜的神情,滿足的了不得。

舅姥姥看她這樣,笑著說:“你現在沾光,以后俺倆老的不能動了,也是你倆伺候,到時候可不能喊吃虧。”

大舅媽一聽就急了,“娘,您信不過俺,還信不過您愛國嗎,他可不是那樣的人。”

舅姥姥笑話她,“俺兒子不是那樣的人,那你是了,這都三十的人了,還沒個大人的心眼。”

大舅媽接的倒快:“娘,在您老跟前,俺啥時候都是孩子。”

二奶奶對舅姥姥說:“你的命可真好,幾個兒媳婦都跟你親,比閨女都好,閨女大了嫁出去,一年才來回來幾趟啊,兒媳婦可是會會的在眼前。”

舅姥姥滿足的說:“是啊,俺老兩口最滿足的就是這幾個兒媳婦了,人都說家和萬事興,俺們家這幾年旺興,多虧她妯娌們和睦。”

二舅媽說:“還是您二老領的好,愛軍不在家,您和俺爹就沒讓俺做過難,仨孩子都是您給看大的,攤上您二老是俺們的福氣。”

幾人說笑著,十一點不到,六床被子就套好了,攤子也收拾起來。姥姥把肉炒了,燉了一鍋冬瓜。

看二奶奶要走,姥姥留她娘倆吃飯:“二奶奶,援朝買的肉多,您別做飯了,咱一塊吃。”

二奶奶走了更快了,“那能吃你們的飯,你還不是經常給俺幫忙。你們這一大家子,就夠你忙和的了。”

姥姥用個盆子盛了一盆菜,端著給二奶奶送了過去。“您忙活了一上午,趕緊的歇歇,讓桂香蒸饃,就別炒菜了。”

二奶奶走了,姥姥讓舅媽把縫紉機抬進屋里,把毛毯拿出來,也把那兩批布拿出來。

“俺昨天在平城買的,布匹是在國棉三廠找人批的處理布,沒要布票。毛毯一家一床,這布先做被罩和床單,剩下的給孩子們做衣服。”

大家都被毛毯吸引住了,二舅媽說:“俺在愛軍的部隊里見過毛毯,可是沒這好。姑啊,這得不少錢吧。”

姥姥告訴她們,“你們只管用,別管錢的事。姑現在買得起,給你們就拿著。出去別說,別惹人注意。”

舅姥姥也囑咐她們:“你姑疼你們,都管著嘴,別給她招禍。”

倆舅媽趕緊表態,“娘,俺們知道了。”二舅媽問姥姥:“姑啊,您說的被罩是什么啊?”

姥姥拍了下頭,趕緊把悠悠準備好的被罩,拿出來給她們看。“就是這樣的,俺在臨水看見的,看著好,這才想著去平城批布的。”

倆舅媽扯開被罩,在毛毯上比劃著,滿心的喜歡。姥姥看她們明白了,就安排她們:“你倆先給援朝做一床,讓他帶回去,我和你娘做飯去了。”

大舅媽問三舅:“援朝,你們年輕,做綠色的吧?”援朝舅舅無所謂的說:“嫂子,你們看著做吧。不過這被罩是真好,我讓勝男再買些布,咱多做幾床。”

現在的被子都是七尺長,做一床被罩就得950米布,這兩批布只夠做二十床被罩,要是大家都用上,還真不夠。

悠悠是真后悔,咋沒算好賬,當時光覺得兩批布不少了,沒想到都是窄幅的。哎,再往外拿還得找借口。

十一點半,媽媽放學了,剛進屋大舅媽就告訴她:“婉瑩,快看,勝男給你買了個縫紉機。”

媽媽看著新縫紉機那個高興啊,“哎呀,還是上海蜜蜂牌的,三弟,替我好好的謝謝勝男,我給你拿錢去。”

援朝舅舅說:“姐,咱自家人瞎謝什么啊,這不應該的嗎,你看姑姑給俺們買多少東西了,我們也沒給過錢。勝男說了,這是俺倆的心意,不讓要錢。”

倆舅媽也說:“妹妹,既然是他倆送的,你就收著吧。咱接著做被罩,正好你試下新機子。”

援朝舅舅幫著大舅媽裁布,二舅媽和媽媽倆用縫紉機做,一直忙到姥姥喊吃飯。

除了燉的一鍋豬肉冬瓜,還有燒羊肉、燒雞、辣椒炒雞蛋、涼拌菠菜粉絲四個菜,每樣菜都是兩份。

人多吃飯香,等姥爺他們喝完一瓶酒,盤子里的菜就被孩子吃光了,就剩下鍋里的豬肉冬瓜了。

志遠、志亮和昊昊比著吃,都舀第三碗了。舅姥爺看著孩子們吃飯,“都說咱家孩子長的快,沒見咱家孩子能吃,今年咱家就沒斷過肉,還是這個吃法,咋就沒個夠。”

志亮吃著回答:“爺爺,吃肉還會夠,那不是傻子嗎?”悠悠心想,后世吃夠肉的孩子多了,沒有一個傻的。11

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