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穿越七零年代

第177章 羊毛軍大衣

搬進新院子,房子寬敞了,志遠和志亮不光在這里吃,晚上也住在這里,和昊昊迪迪一個炕,幸好有舅媽送的兩床被子。

大舅媽過意不去,舅姥爺卻贊成:“讓孩子在你姑家住吧,跟著你妹妹學點東西,冬天夜長,不能光玩。”

舅媽說:“智慧在她姥姥家住,他倆又在俺姑家,俺家孩子最多,反倒成了最心靜的。”可不,他家就剩志高和智茹倆了。

兩個舅媽是真好,從春天到現在,悠悠家吃的面都是她倆用石磨磨出來的,加上他們自家吃的,倆人每個星期都得磨面,每次都弄一身面,從沒嫌過臟和累。

悠悠在空間里找了好多兒童系列讀本,把印著時間的書頁撕了,拿出來讓他們看,姥姥給他們說是廢品站里淘的。

迪迪真是個天才,有一天看著突然讀出聲,邊讀邊笑。大家驚奇極了,都不吱聲了,靜靜的聽他讀。

原來他看的是畫書老鼠嫁女兒,悠悠給他講過幾次,不過沒教他認字。姥爺等他讀完,指著里面的字問他,他大部分都會讀,個別的得從頭順下,倒是都認識。

爸爸問他:“迪迪,你咋學會的?”

迪迪指著悠悠,自豪的說:“姐姐教的。”

悠悠趕緊說:“我就給他讀了幾遍,沒專門教他。迪迪,你真棒,不愧是俺弟弟,和姐姐一樣聰明。”

迪迪聽見夸他,高興的大聲說:“姐姐,俺隨你,你教的俺都會。”

昊昊志遠他們仨像看怪物似的,嘀咕著:“悠悠就夠哆嗦顯擺的啦,算賬是天才,張口就來。這又出了個怪物,聽幾遍就認識,以后咱們咋活啊。”

搬家后最高興的是迪迪,整天撒著歡滿村子里跑著玩,二奶奶家的狗剩也跟了過來,倆人在一起,混的還挺好,膽子也越來越大。

迪迪的玩具多,拿出去和小伙伴一起玩,寶山霸道慣了,看見就上手搶。倆人不樂意,幾乎天天和寶山打架。倆個打一個,寶山就沒贏過。

寶山的奶奶在一旁看著也擋不住,她一雙小腳跑不動,攔了這個攔不住那個。就柿子專撿軟的捏,沒敢打迪迪,逮住狗剩拍了兩次。

孩子不懂事,一急眼把她推倒了。村里人都站著看熱鬧,桂萍把二奶奶喊來了,她坐地上還罵著。桂萍把她扶起來,二奶奶讓狗剩給她道歉。

狗剩小孩說實話:“俺推您不對,您大人打小孩也不對,罵人更不對。”

大伙聽了哄堂大笑,“哎呦,大人還沒個孩子懂事,瞎活這么大年紀。”寶山奶奶羞得站不住,紅著臉低頭走了。

農歷的十月初十,張集公社開始了為期二十天的河工大會戰,主要是清理向陽河。

悠悠就奇怪了,咋啥都叫向陽啊,向陽大隊、向陽路、向陽河,時代色彩夠濃。

愛國舅舅帶著村里的壯勞力,去了工地。悠悠看到拖拉機上裝的東西,才知道隊里置辦鍋碗瓢盆的用途了。去的人各人帶著自己的被褥,除了兩輛拖拉機外,還帶去了兩輛毛驢車。

公社的河工沒有工錢,只管吃喝,出工的人在隊里記工分。現在清理河道全靠人工,天氣又冷,還是相當辛苦的。

隊里一般都會拿出部分資金,補貼民工的生活,其實就是買些羊肉,打點散酒,給大家取暖驅寒。

出發前一天的晚上,一家人聚在舅姥爺家說話。舅姥爺吩咐舅姥姥:“你把我的軍大衣找出來,給愛國帶上。”

舅姥姥從家里掛衣服的木棍上,挑開外面的罩布,夠下來一件羊毛的大衣,翻過來才看出來是綠軍裝大衣,顏色都泛黃了。

舅姥爺的軍大衣是羊皮里子的,長長的羊毛結成縷,顏色也成了灰的。羊毛的衣服得掛在通風處,不然容易掉毛。

舅姥姥把大衣抖了幾下,檢查了一遍扣子,又重新疊好用包袱包上,然后遞給了愛國舅舅。“拿著,早晚冷了好穿。”

愛國舅舅沒接,“俺爹冬天身子怕冷,全靠這羊皮大衣取暖,我年輕輕的用不著。”

舅姥爺囑咐他:“捎著吧,你也不小了,以后得注意身體,不然像我這樣,老了后悔就晚了。”

舅姥姥把包袱遞給了大舅媽,“紅英,你給他拿回去,放到行李里。”

大舅媽接過來,對著大舅說:“你穿仔細點,別給咱爹弄壞了,這可沒地方買去,咱爹還得靠它過冬那。”

愛國舅舅答了一句:“知道了。”聲音有些低沉,聽著是動了感情。

看到這里,悠悠想起來李保國要的軍大衣。穿過來這么久,悠悠對現在的情況有了大體的了解。

據悠悠觀察,現在人們對軍裝有著盲目的追崇,穿軍裝成了一種榮耀。對好多人特別是年輕人來說,也是一種理想。

軍大衣,在北方的冬天既保暖,又令人陡生一種英武之氣。在物資匱乏的年代,軍大衣曾經是中國人最佳的防寒妙品。

二十世紀十年代初,在改革開放的時代背景下,既時髦又保暖的軍大衣流行開來,成為一種時尚,這種風潮甚至延續到了九十年代。

出外是衣服,在家可以當被子,坐火車還可以當坐墊睡袋,成為農民工的工作服。

為了適應市場的需求,各地的武裝部和軍區附近,好多的軍工產品門市應運而生,專營各種軍工產品,人們可以隨意購買軍工產品,只不過是少了肩章。價格反而由高到低,十年代初七十多元,二十世紀初降到了三十多元。

現在,冬天人們主要是穿棉衣,也有穿棉大衣的,一般是藍色的斜紋棉布料。百貨樓里的棉大衣賣價三十多,還得要布票。自己做的話就便宜些,二十多元就夠了,不過得自備二斤棉花。

這個年代,綠色的軍大衣備受人們的青睞,羊毛軍大衣更加的珍貴,黑市上有賣軍裝的,軍大衣基本上沒有賣的,羊毛的軍大衣根本沒有。

軍人一年發幾套軍裝,可以節省下來給家里人穿。可軍大衣只有一件,特別是羊毛的軍大衣,只有特別崗位上的軍人才有。

因此,軍大衣只有退伍的軍人,才能帶回一件,還是穿了幾年的軍大衣。

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