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穿越七零年代

第188章 賣豬

中午飯和舅姥姥家在一塊吃的,羊肉湯里加了一顆十來斤的大白菜,還在“大一號”家要了二斤豆腐,加上粉條,燉了一大鍋羊肉湯,蒸了兩鍋花卷。除了悠悠幾個小孩子,基本上是每人兩碗,一鍋羊肉湯喝的凈光。

飯后,援朝舅舅就走了,他還有兩個村沒走到,晚上還得匯報情況。大家則坐在一起說話,姥爺泡了一壺茶。

舅姥姥喝了口茶,滿足的說:“這吃喝不愁的日子,過的就是快,一年不知不覺的快過去了,馬上就到冬至了。”

姥姥算了一下,“可不是嗎,二十就冬至了。”轉過頭給舅姥爺商量:“哥,您家的豬趁冬至殺了吧,俺給您賣出去。”

舅姥爺接過來,“秀芹,還是先把你自己的那倆頭殺了,都得有二百多斤。”

姥姥搖了搖頭:“俺家的得賣一頭,站長盯著那,留下一頭過年時殺。”

舅姥爺考慮了一會:“俺家的也得賣給食品站,愛國,把你家的殺了。”

姥姥勸他:“哥,您已經賣過一頭啦,擋個任務就行,咱隊里還喂著十多頭肥豬,到年底都得賣給食品站,就是各家都不交,也能超額完成任務。”

大舅說:“姑,早先一年還喂不成,今年喂苜蓿,半年就能長到二百斤。我專門看過,苜蓿草就咱這洼里有,還真是奇怪。”

“咱村今年的時運就是好,不過也在人,石廟和咱村一樣,就比咱差了好多。不是咱自家夸,你們爺們今年可是出名了,附近的村都服氣。”舅姥姥自豪的說。

舅姥爺說她:“你瞎扯啥啊,說殺豬那,你給扯那去了。妹妹,以后天冷了,出去也不方便,你還是少出門,這豬肉咱不賣了。”

姥姥早就和悠悠盤算好了,就把自己的打算說了出來。

“冬天村里也沒啥活干,讓愛國用拖拉機幫俺往城里送豬肉,俺找人買一桶柴油。

俺一塊錢一斤在村里收,一塊一出手,一頭豬最少賺十五元錢。

咱村那家都有三四頭豬,年前俺都給賣出去,一家得多收入幾百塊錢。全村加一塊得有二萬元,咱自家能賺小兩千。

要是光靠張集和水坑集,可賣不出去。再說,豬肉多了也買不上價。”

舅姥爺聽了姥姥的話,感覺挺好:“好吧,你既然有門路,咱們的豬一家留一頭過年,其余的都殺了。”

姥姥不同意,“別留了,還是都殺了吧,俺家那一頭就夠咱幾家過年的了。再說了,你們看見俺那四頭小豬了吧,又長成半大豬了。”

大舅媽搶著說:“姑,要留也是俺家留,俺當晚輩的,過年就該孝敬你們。”

舅姥姥拍板做決定:“就留愛國家的,咱們的都殺了,過年讓他們盡個孝心。”

舅姥爺和姥姥商量:“你既然決定了,俺就找幾戶人家合計合計,咱先試著來。”

姥姥說:“十六集上,俺去張集把豬交了,咱十七就開始殺豬,一天先殺十頭。到時候您在家里安排殺,愛國管運,我就在城里往外賣。對了,咱去平城賣,那里的工廠多。”

悠悠聽了他們的話,真心的佩服姥姥,她老人家考慮事情就是全面。洪城的院子有羅新才收的廢品,再說還有外人住,還是平城方便。

房頂上的雪開始化了,沿著房檐往下滴,接著就被凍住了,房檐下掛了一溜冰溜,晶瑩透亮。

志遠領著幾個孩子,用桿子往下打。大舅看見了,出來呵斥他:“你咋不長大人心眼,砸到臉上能扎出血,一邊玩去。”

接著又喊:“衛華,咱倆上房頂,把雪都掃下來。”

爸爸聽到喊聲,趕緊出來了,和愛國舅舅一起,把房頂上的雪都掃了下來,媽媽和舅媽往外運。

盡管天氣冷的不行,石廟村的人卻來了好幾撥。冬閑了,人們沒事干,到處跑著玩,活動一下還暖和點。他們到代銷點看看,再去條編加工點瞧瞧。

人多買的東西也多,悠悠幫著姥姥遞東西算賬。迪迪和狗剩又去堆雪人了,二爺家的宅基上堆的到處是雪人,成了孩子們玩耍的雪場。

爸爸這一天也忙活的夠嗆,光出診就三次。幸好姥姥給他買了個自行車,路上的雪也被人掃干凈了。來請的都是給老人瞧病,氣溫降的厲害,身體適應不了,老病根復發了。

還有幾波孩子病的,是大人抱著來的。悠悠覺得老弱病殘,說的大概就是這種情況。

姥姥也說:“每年的冬天,都有老人熬不過去,得走一批。”

昊昊沒聽明白,問:“姥姥,他們上那里去啊?”

悠悠顯擺自己,搶著說:“去天國了。”

迪迪高聲說:“我知道,他們解脫了,到天國享福去了,再也不用受罪了。”

姥姥說:“到底是享福還是受罪,誰見過啊,不過是人的思念罷了。”

冬季天黑的早,一家人吃過晚飯,還不到下午六點,就貓到了炕上。姥姥把大家的靴子放到炕頭烘著,明早就干了,而且是熱的,穿起來非常舒適。

媽媽和姥姥做手工鞋,爸爸跟著姥爺學條編。悠悠教迪迪學看圖識字。童話書沒有了,昊昊他們就看十萬個為什么,里面好多字不認識,就不時的問悠悠。次數多了,引起了爸媽的注意。

媽媽看了幾次,發現悠悠讀音非常準確,都是標準的普通話發音。就說:“昊昊,把書給悠悠,讓她讀一篇,媽媽聽聽。”

悠悠一愣,這那里又出問題了。疑惑的接過昊昊的書,讀完一抬頭,見大家都看著她。

疑惑的問道:“咋了?”

志遠先開口:“悠悠,您真好聽,和姑姑讀的一樣。”

聞言,悠悠有點明白了,自己不自覺的用上了普通話。哎,到處都是坑,一不小心就掉里面。

趕緊找借口:“那是,俺是媽媽的閨女,當然跟媽媽一樣,校長也沒俺媽好聽。”

爸媽自幼在京都長大,一口流利的京片子,即使在韓屯生活了十年,依然沒有改變過來。

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