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穿越七零年代

第208章 倒賣青霉素

現在,青霉素包裝是十支一盒,治療流感最少得一盒藥。一個孩子就得一百元,再加上別的費用,一般的家庭就得磕干了家底。

“姥姥,這也夠貴的,聽爸爸說,得了流感最少得用一盒青霉素。咱少賣點,五十元一盒吧,就這咱也不少賺,一般的家庭都能買得起。

還有,咱咋賣啊,總不能自己去賣吧,您把藥批給別人,他們賣多少咱也管不了啊。”

姥姥說:“咱還找熟悉的人賣,你臨水的李爺爺、王奶奶,洪城的你羅爺爺,平城的你楊奶奶,都能信得著。

咱給他們一盒四十,讓他們五十往外賣,誰賣高了,咱就換人。姥姥勤跑著點,隨時的打聽著價格。”

“姥姥,要不咱的批發價低點,一盒10塊,讓他們20往外賣,這樣,大部分家庭都能要到起,基本上不影響人們的生活。”

依照悠悠的本意,是想按照現在的國家定價賣,每支青霉素0.82元,就這自己也能賺不少錢。

姥姥摟著悠悠,嘆了口氣。“姥姥知道俺悠悠心善,要不老天爺咋把這天大的好處給了你。可是,咱要是按你說的賣,還不得瘋搶。

青霉素可不是現在才缺,是一直不好買。平時黑市上的價格就是40元一盒,就這也不是啥時都有,得碰運氣。

再說了,青霉素可不是光是治流腦這一樣病,它治的病多了,人們都知道青霉素是好藥,啥病都能治好。

無奈的是這要奇缺,醫院里每年就那幾盒,不是要命的病,醫生根本不給用。

就說氣管炎吧,得這病的人每年冬天都犯病,一天到晚呼哧呼哧的喘,咳的肺都要炸了。

別的藥不管用,用上兩只青霉素就能好一年。就因為這病不要命,醫生基本不給用青霉素。

你見過長黃水瘡的吧,黃水流到哪里爛哪里,抹啥藥都根除不了。癢的難受,沾上一個熱天都好不了,得到秋分涼了才會好。

你看狗剩來的時候就有黃水瘡,你爸給他打了一支青霉素,好了再沒犯過吧。

咱要是按你說的價格賣,一準得瘋搶。這價格誰家都能買得起,買上一盒放家里,心里也踏實,指不定啥時候就用上。

那些心眼不正的,也可能買回去倒賣,這利潤太大了,比干啥都合適。咱這里的價格低,外地的價格高啊。一盒藥能賺39元,車票才幾個錢。

孩子啊,要真是那樣,恐怕真的需要青霉素的人,反而用不上。咱又不能直接賣給醫院,在黑市里賣,要出了咱的手,咱就不當家了。即使是你李爺爺他們,也不能盯著每一個買藥的。

再說了,咱要是這么低的價格大量的往外賣,準得引起人們的懷疑,這藥不是假就是有問題。上級真的查起來,咱不是沒事找事嗎?”

悠悠疑惑的問姥姥:“姥姥,那咱40元一盒往外賣,就不會引人注意了?”

“40一盒本來就是黑市的價格,還得是碰巧了才能買得著。現在,黑市上200也沒貨。咱還是按老價格賣,知道的得說咱們仗義。

咱也不賣給別人,就讓你李爺爺他們幾個零賣,一盒十元的利潤不低了,比他們買別的賺的多。再說了青霉素好賣啊,五十一盒的價格也得有人搶。

你就聽你爸的,在家好好的呆著,代銷點里來了外村的孩子,找借口給他們喂個糖豆,能救一個是一個。”

“姥姥,我不跟著,您得注意著點,特別是錢,您可放嚴實了,安全要緊。”悠悠不放心的叮囑姥姥。

姥姥說:“放心吧,姥姥過的橋比你走的路都多,出不了事。”

悠悠想了一下,現在的社會治安確實挺好,只要姥姥錢不外露,應該沒問題。

姥姥說著自己的打算:“明天,俺先去縣城,再去臨水,從臨水去平城,再從平城回家。”

悠悠覺得時間太緊,就勸姥姥:“姥姥,您趕得太緊了,從臨水返回來吧,后天再去平城。”

姥姥答應了:“我帶著手表,不行就晚一天去平城。不過還是先把藥帶著,去不了再說。”

娘倆商量好剛想睡,聽見外面有人敲門。爸爸出去開門,援朝舅舅跟了進來。

“姑,俺來找衛華拿藥,您志斌病了,衛生院沒有青霉素了,聽說縣醫院也沒了,幸好咱家還剩下一盒。”

爸爸穿上大衣,催促道:“援朝,咱得趕緊走。”倆人急忙忙的走了。悠悠那個后悔,咋早沒想起來上網查看一下,自己又不真的是個孩子,整天瞎玩個什么勁啊。

大舅家的智慧姐還沒吃菌苗,幸好明天星期六,中午智慧姐就回來了。

第二天一早,悠悠把改裝好的一千盒青霉素,用密封袋裝好,扔進麻袋里,姥姥用自行車馱著就走了。悠悠還給了姥姥一個小保溫桶,外表和現在的飯盒差不多,里面放了一百粒流感菌苗。

這是姥姥要求的,她說:“俺不亂給人,就給咱熟悉的人,告訴他們是俺在神桌上供過的糖豆,吃了免膈應。大家嘴上喊著破‘四舊’,內心還是相信神鬼存在的。”

悠悠提醒姥姥:“您別忘了,拿出來半個小時內服用,最好是低溫保存,可千萬別裝貼身的衣兜里。”

臨走姥姥囑咐媽媽:“婉瑩,你把志斌得流感的事,告訴你舅舅,俺先去醫院看看。”

吃過早飯,愛國舅舅開著拖拉機,拉著舅姥爺和舅姥姥,去公社衛生院看志斌。大舅媽和二舅媽也要跟著,被舅姥爺阻止了。

“你倆忘了衛華的話啦,在家看好孩子,別跟著去了。”

悠悠帶著迪迪在代銷點里玩,見了帶孩子來的外村人,就給孩子吃個糖豆,孩子高興,買東西的也高興。

悠悠更高興,每送出去一個糖豆,她都覺得是完成了一項使命。

迪迪最高興,他被悠悠圈在屋里,來了孩子就趕緊和人家玩會。

吃完午飯,悠悠就去找智慧姐玩,智慧在廚房刷鍋。“姐姐張嘴,我給你留的糖豆。”

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