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穿越七零年代

第221章 祭祖

傍晚,二舅愛軍和三舅援朝一家三口都回來了,是縣武裝部的吉普車把他們送回來的。家里的東西都齊備,幾個舅媽一起動手,很快就整治出一桌菜,姥姥給拿了幾瓶名酒。

愛軍舅舅在悠悠家的新院子里看了一遍,對姥姥說:“姑,朝霞給俺寫信,說您蓋的院子好,可沒想到您這院子好成這樣,真替您高興。”

姥姥說他:“你爹也想給你們起新院子,準備年后就動工。”

二舅問道:“姑,這院子得二千多吧?還是別蓋了,不得把他老人家的家底給磕干。”

“磕不干,你爹光今年就得攢了二千多。”

二舅聽了姥姥的話,驚訝的問:“姑,咱村今年收入咋這么高?你們都干什么了?”

姥姥和他賣關子,“晚上問你媳婦去,她也得掙兩千了。”

二舅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我說咋著不想隨軍了,還是錢財動人心啊。”

姥姥拍了他一巴掌,“誰說的啊,朝霞東西都收拾的差不多了,啥也比不上俺侄子好。”

愛軍舅舅摸著頭,不好意思的笑了。

飯后,武裝部的司機要走,姥姥給他捎了一塊十多斤的豬肉和一箱子的年貨。他高興的對愛軍舅舅說:“韓團長,俺年后還來接您。”

愛軍舅舅給悠悠爸媽帶回了兩塊手表,都是上海牌的。“朝霞寫信讓帶回來的,婉瑩和衛華一人一塊。”

媽媽只接過來男表:“二哥,衛華的俺留下,這塊女表讓俺二嫂帶,她過年就要隨軍了,還沒快手表,外人看了笑話。”

二舅媽拿起女式的手表,放到媽媽的手里:“婉瑩妹妹,手表俺去了再買,縫紉機也不帶了,留給大嫂。咱有錢了,讓你二哥給弄張票就行。”

二舅笑她:“剛才姑還說你趁錢了,這說話氣夠粗的。”

三舅媽聽到這里,插嘴說:“為了讓老百姓過個安心年,國家特供的青霉素到貨了,咱們今后就不用去賣藥了。”

大舅媽和二舅媽聽了,都松了一口氣。“可算是盼到了,俺們真得好好的歇兩天,這些天折騰的還真是累了。”

三個舅媽都給姥姥錢,姥姥讓她們把剩下的藥拿回來,以后放到爸爸的衛生室里用。盡管舅媽都要和姥姥均分利潤,姥姥還是按40元的價格留的錢。

二舅這才明白舅媽的錢那來的,二舅媽給他解釋:“咱姑給定的價,要是按別人的價格,俺能掙到上萬元。不過那樣的話,俺這活菩薩的外號就沒了。”

大舅媽也說:“見天的來回跑,雖說累的不行,可看到孩子的病情一天天見輕,俺就覺得值。”

接下來的兩天,家里人多了,姥姥也輕松了,代銷點有了三舅媽幫忙,悠悠就專管補貨。

姥爺被村里人拉到衛生室里,去給大家寫春聯。一張紅紙7分錢,各家都買一張。姥姥嫌麻煩,干脆把一沓紅紙都搬過去,免費給大伙用,感謝大伙一年來對代銷點的支持。

幾個舅舅領著孩子,用紅紙糊燈籠,里面放上粗大的紅蠟燭,用高高的木棍挑著,掛在堂屋和大門兩旁。

三舅媽看著里外跑著拿貨物的悠悠,夸道:“姑,悠悠比個大人都中用,記性真好。”

“可不是嗎,俺年紀大了,好忘事。有她跟著,方便好多,這孩子從小就聰明,還愛操心。”

悠悠心想:姥姥,您說的還真是實話,有俺跟著,確實方便。

有了兩個舅媽的加入,廚房里忙得熱火朝天。姥姥把愛國舅舅捎回來的倆個散炭爐子,都點上了,燒水煮肉就沒停過。

做好的吃食都用搪瓷盆盛著,放到東屋里,二十多個盆子擺了一大片。

紅燒豬頭、豬耳朵、豬口條、豬肝、豬肚、豬大腸、豬尾巴、豬蹄、豬皮凍、肘子,光是豬下水就十盆菜,加上紅燒豬肉、牛肉、羊肉、排骨,還有雞鴨鵝魚,以及水汆丸子、紅燒丸子、酥肉、滑肉等。

舅姥姥進一次東屋,出來準說:“看著這些東西,俺就跟做夢一樣。也沒覺著咋著,日子咋這么好了。見天喊**,就是這樣的吧。”

舅姥爺也說:“俺領著全村,總算過上了好日子,主席他老人家真英明,**的領導確實好。”悠悠聽的迷糊,這都哪跟哪啊,挨得上嗎,您老人家這是啥邏輯啊。

姥姥把成袋的花生和瓜子拿出來,讓舅媽她們炒了,過年給孩子們當零嘴。

三舅媽看見了,驚訝的說:“姑,俺和援朝托人才買了五斤花生和瓜子,到了您這,成麻袋的買,還是有錢好啊。”

舅姥姥說她:“還是個孩子,你沒聽說過嗎,有錢能使鬼推磨。也就你們姑舍得,花高價在黑市上給家里倒騰吃喝。”

大年三十,一直到中午十二點,悠悠爸爸也沒回來。姥姥就吩咐開飯,不在等了。

下午四點,村里就有放鞭炮下餃子的。代銷點忙到傍晚五點才關上門,爸爸也從公社衛生院回來了,這是他去衛生院幫忙后,頭一次回家。

這里的習俗是過年家里人齊了才貼對聯,看到悠悠爸回來,幾個舅舅趕緊把春聯給貼上了。貼上春聯就不能做生意了,等年后放掛鞭炮才能開業。

三十晚上的餃子,是豬肉芹菜餡的,大家都說好吃。下出來第一鍋,就被孩子們搶了,邊吃邊喊:“這次的餃子好吃,明天還吃這樣的。”

現在的冬季,除了白菜就是蘿卜,芹菜算是難得的青菜。悠悠家今冬沒斷了買,可畢竟去縣城還是有數,平時還是以白菜蘿卜為主。

吃完餃子,幾個舅媽就忙活開了。切得切,拌得拌,一會的功夫,就整治出一桌豐富的下酒菜。另外,還置辦了十碗供菜,放在挎藍里。

三舅舅領著幾個孩子,把燈籠點著,高高的掛起,院子里籠罩著一片紅彤彤的亮光,喜慶極了。

舅姥爺和姥姥,帶著幾個舅舅和志遠他們,提著供菜,姥姥還拿了個包袱,里面是疊好的元寶和紙錢。

原來,他們去上祖墳,祭奠去世的親人。過去,大年三十早上,大家就去祖墳請先人回家過年,家里的中堂掛上族譜,擺上牌位,供大家祭拜。

現在,祖墳都平了,只留了一個小墳頭,不注意都看不出來,過年人們也不敢公開的祭拜了。不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大伙就在晚飯后,去自己的祖墳祭奠一番。

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