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穿越七零年代

第252章 全村齊殺豬

現在,基本上每個公社都有蘋果園,縣里也有大型的果園,而且不止一處。紅香蕉到了農歷的八月初,不管成熟與否,都摘下來,在果品門市上出售,每斤0.20元。一部分按指標低價供應給了各個機關單位,每斤0.05元,農民是沒有指標的。

有的人家在自己院子里種上兩顆,趁著八月節摘了,到集市上買個高價。

金帥價格就便宜些,好的0.15元,生了銹的0.10元。八月十五中秋節,大人也會給孩子買上二斤金帥蘋果,讓孩子們解饞。

下午,姥姥帶著悠悠,去了批發部,在那里掃蕩了一遍,各種名酒以及有存放價值的東西,看到了就要。雖然現在的物價便宜,不過娘倆要的東西多,花出去近二千元。

路過郵局的時候,悠悠進去買了幾版新郵票,每版八十張,一張八分錢,成版的郵票6.40元。

自去年來,郵局發行的新郵票,悠悠都是成版的要,每樣都買幾十版,其實現在國家一年總共也發行不了幾套郵票。

吃過晚飯,姥姥帶了些黃桃和蛇果,去找楊奶奶。過了半個多小時,她倆就一塊回來了。

楊奶奶看著桌子上的水果,就說:“妹妹,今年俺們跟著你享大福了,從4月開始,這水果就沒斷過,吃完這樣那樣下來了,樣樣都好吃。

栽的時候,俺們老人家還說,咱都上了歲數,還費那個勁干啥,等掛果時,就該死了。那知道你要的這果樹,都是當年就掛果。

俺們家兩位老人,今年吃著水果,身體比原來好多了。又說多虧俺沒聽他們的話,把果樹栽上了。”

她倆在那嘮嗑,悠悠一會就困了。自己爬上炕,去見周公了。

就這樣,每天大舅他們回去后,姥姥帶著悠悠不是去臨水,就是去洪城,摘完院子里的水果,就去批發部購物,要不就是逛門市,看到合適的就買。

姥姥現在總算有了富婆的氣度,看到動心的沒二話,掏錢就買,再沒肉疼過。

果品門市為了過節,專門進了一批萊陽梨,姥姥這次要的多,哪個門市都要十簍,五十斤一簍才7.50元,確實便宜。

姥姥的說法是:“都說越吃越饞,還真不假,去年要的那些,俺就沒吃夠,想起來就后悔。今年得多要些,放著夠吃一年的。”

悠悠看著空間里的80簍萊陽梨,心想:一天合十多斤,應該夠了吧。

姥姥最喜歡的是提子葡萄,本地的葡萄口味酸澀,含水量大,不易儲存,放上兩天就壞。

提子就沒有了酸澀的缺點,酸甜適中,果質較硬,口感良好。最大的優點是耐儲存,常溫下保持濕度可以放置一個月。

悠悠種的提子多,紅提、青提、大粒的、小粒的,還有無籽的玫瑰香,不僅顏色紫紅酷似玫瑰,吃起來還有股淡淡的玫瑰香味,悠悠最喜歡吃它。

還有紅棗,最后兩天,除了冬棗,姥姥把其他的棗都打了。明明可以讓機器人摘,姥姥非得親自動手打,說打過的棗樹明年產量高。

收下來的園紅棗、和田大棗和金絲小棗,都適合曬干棗,悠悠全部收進空間,用機械烘干了,天然曬干棗太不方便了。

快過節了,姥姥和李保國他們結了賬。這段時間,他們一共收了14600快銀元,44根金條,4600元的玉器,總共花了57720元。

姥姥看了兩趟,王奶奶還是沒在家。就給她留了二袋面粉,十斤豆油。

院里的紅香蕉蘋果摘下來,姥姥就讓大舅帶回去了。一共900多斤,姥姥讓他放代銷點里,能賣就賣,價格和果品門市里一樣,也是0.20元一斤。

農歷的八月十四,村里的豬殺完了。一共是416頭,66563斤。悠悠高興的合不上嘴,六百多萬到手。

姥姥對商城里的收入是漠不關心,看著悠悠的高興樣,非常的不理解:“你那里面賺多賺少的有啥用,你又花不上。”

姥姥看過后世的紙幣,對新版的人民幣意見可大了,提起來就埋怨:“沒事改啥版啊,有錢不能用,想起來就憋屈。”

悠悠給她解釋:“姥姥,咱往外拿的東西,也是用錢買的,沒錢可拿不出來東西。”

下午三點,姥姥給楊奶奶家送了十斤豬肉,就帶著悠悠回去了。

一進村子,就聞到了一股濃郁的熏肉味。舅姥姥告訴姥姥:“全村殺了四百多頭豬,光下水那家都一百多斤,這天又熱,大伙就做成了熏肉,能吃到過年。”

吃過晚飯,大伙都來了,姥姥拿出悠悠準備好的錢,讓韓道偉一家家的結算,愛國舅舅負責支錢。

這次,多的人家一千五六,少的也快一千了。大伙拿著錢,笑的嘴都合不上。開始盤算明年蓋房子的事,大伙相互攀比著,蓋房的標準又提高了。

現在,家家又喂了十頭豬,到春節還有五個半月,到時候又是二百多斤的肥豬。

拿了錢,大伙轉過頭就和姥姥套近乎,“姑,還得您幫忙,門窗上的玻璃您得接著操心,俺們蓋房子也用帶玻璃的門窗。”

姥姥回答的爽快:“行,包俺身上了。過了年俺就多進些,都要成大塊的,你們想要啥樣的隨便劃。”

悠悠的商城里玻璃便宜,質量還好,這個要求容易實現。其實,光門窗也用不了多少,就是得去縣城買,來回的不易,玻璃還不好帶。

再說了,一般的木匠沒有玻璃刀,買的時候就得按尺寸劃好,回來萬一不合適,還得去一趟縣城。因此,農村建房很少有用玻璃門窗的。

大伙走后,姥姥遞給舅姥爺3400元錢。“還是老辦法,咱一家一半。”

舅姥爺留下一千,把剩下的都給了大舅:“你和紅英起早貪黑的,這些拿著吧。”

大舅媽不讓要:“愛國,咱爹明年得蓋房子,得用好多錢,咱們又沒事,就不要了,等咱爹蓋好房子再說。爹啊,你大小的是個干部,蓋的房子不說最好吧,也不能比別人家差。”

搜狗閱讀網址:

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