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穿越七零年代

第261章 樣板畫成了廢紙

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婦加一塊,六七十人,得180多米布。柜臺里的織錦緞五十米一匹,不過都不是整匹的了,已經賣出去了一部分。

這年代,買織錦緞的不多,富裕的人家結婚才舍得買一件。所以,就連最好買的紅色織錦緞,也剩下了二十多米。

自家還真不需要多少大紅的,又不是結婚用,村里人做了都是自己穿,大紅顏色太艷,很少有人敢穿。

姥姥要了一匹玫紅、一匹粉紫、一匹豆綠、一匹金黃、還有一匹棗紅,剩下的大紅也要了。

悠悠又讓姥姥把那匹暗紅色的要了,放著給自己家的老人穿。柜臺里就剩下了三匹,營業員看著納悶,沒見過一次買這么多的。

她打量著姥姥,終于沒忍住:“老同志,你要這么多的織錦緞做什么啊?”

姥姥笑了,“俺給別人捎的,這不是快過年了,大伙都想過個喜慶年,就托俺來買。”

營業員懷疑的搖了搖頭,沒有再問,看來是不相信。不過還是仔細的丈量著,自言自語的說:“俺二年也賣不出去這些布。”怪不得上面用金絲絨布蓋得嚴嚴實實。

看來,不合時宜的真話,可信度真的不高。

一共是237米布,營業員把零頭給抹了,總共花了1659元錢。附近的人都被吸引過來,看著姥姥切切私語。悠悠想,虧得中午的時候人少,要是人多,還不得被圍觀。

最后,姥姥又買了一塊金絲絨,把織錦緞包了起來。營業員幫著姥姥抬著,送到樓門口。姥姥喊了輛三輪車,把布推到自己院里。

娘倆接著掃蕩副食門市、果品門市,看到合適的就買,快過年了,門市里的年貨都上架了。想到去年陳莊的蓮藕,這次門市里就剩了三十多斤,姥姥看時間才下午二點多,就想去一趟。悠悠則有別的打算,她要去新華書店買樣板畫。

姥姥現在對悠悠可以說是言聽計從,二話沒說,就帶著她去了新華書店。新華書店里擠滿了買小人書的孩子,今天是星期天,新華書店是孩子們最喜歡的地方,一個孩子買,能跟來一群參謀。

柜臺上的樣板畫全部換成了新的,以前堆在地上的幾堆樣板畫沒了蹤影。就是新的也沒人買,一個營業員靠在柜臺上,看著擠成一團的孩子發呆。

姥姥向他打聽:“同志,你們原來的樣板畫還賣不?”

營業員怪異的看著姥姥:“同志,您要原來的畫干什么?那里面的畫有好多不讓賣了。”

姥姥用早就想好的理由回答他:“俺家里辦喜事,想用畫的反面貼墻,聽人家說你們書店里原來的舊畫,二分錢一斤,俺想買點。”

現在,年輕人結婚,一般用紙把墻面全部的粘貼上,有錢的買白紙,沒錢的找些報紙,樣板畫又厚又結實,背面是純白色,比買白紙強多了。

悠悠在網上瀏覽七十年代回憶錄,看到好些人回憶,樣板畫處理后,供銷社系統內部人員廢物利用,用樣板畫背面貼墻面。

那人看來是聽明白了,他笑著說:“還真是廢物利用,要不說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的,誰想出的這么個好主意。您跟我來吧,都在后面的倉庫里放著那。”

姥姥跟著他去了門市后面的倉庫,那營業員先去了旁邊的一間辦公室,從里面喊出個人來。指著姥姥對他介紹:“主任,就是這位老同志,想買舊畫。”

主任手里拿著一串鑰匙,帶著姥姥往倉庫走。倉庫的大門是雙開的大鐵門,打開后可以進來貨車。

倉庫里堆滿了各種書籍,成捆摞在地上,有好多底部都發霉了。即使現在是冬季,也能聞出霉味來。

樣板畫真的有好多,比悠悠在門市里看到的多了幾倍,霉變的也不少。主任指著地上的畫:“老同志,這些東西按說是不能賣給個人的,你既然找來了,就挑些好的吧。”

看來新進的都放在門市里了,倉庫里的這些都是撤下來的處理品。姥姥就問他:“主任,您們這些都處理嗎?”

“嗯,元旦后剛來了新畫,讓把原來的都撤了,這些年剩下的畫都在這里了。原來就是爛了也沒人敢處理,這次是上面讓處理的。年前比較忙,俺們準備年后就送廢品收購站,你來的正好。”

姥姥遞給他一盒大前門:“同志,您抽煙,俺和您打個商量。既然你們處理,就都賣給俺吧。俺村子大,也快過年了。既然碰上了,俺就給大伙辦點好事,捎回去讓他們都把墻貼上,干干凈凈的過個年。”

那人猶豫了一會,才說:“這里面可有不少爛的,你得都要了,俺也省得再跑一趟收購站了。”

姥姥求之不得,滿口的答應:“俺都要了,好的放著用,爛的俺賣到收購站去。”

倉庫里就有地磅,那人也沒喊人,自己親自過磅。從里面又找出來一堆來,悠悠看見高興壞了,都是文革前的樣板畫,這可都是寶貝。

一共八百多斤,地上還剩一小堆沒稱,姥姥遞給他二十元錢。“主任,剩下的別稱了,俺沾點光,算一千斤吧。”其實,剩下的那些,連五十斤都不到。

那人把錢裝到口袋里:“好,俺幫你喊輛地排車。”原來,他們有固定的送貨人,就是看大門的同志。

主任熱情的幫著她們,把樣板畫分開捆好,裝到了地排車上,還特意的安排道:“老劉,幫這位老同志送到地方。”

到平城時下午五點多了,天快黑了。姥姥就沒去找楊奶奶,在屋里點上爐子,升著溫。娘倆直接進空間,吃了點東西,洗了個熱水澡,就休息了。

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