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穿越七零年代

第274章 墊防臺

王代娣這次要了3000紗巾,200袋頭飾,羅新才想讓她在家養胎,她跑慣了,堅決不同意。“以前,俺那次不是忙活到生,這次就金貴了。再說了,這又不累,玩著就把錢掙了。要不是嫂子,咱上那找這來錢的門路。一天幾十塊,外人知道了,不得搶破頭,俺連娘家人都沒敢說。”

聽姥姥說后院的蘋果苗都是紅富士品種,羅新才拍著胸脯打包票。“嫂子,交給俺你就放心吧,長成了俺負責給您賣出去,保證給您買個好價錢。俺就沒見過這么好的蘋果,好吃還耐放,現在您要是多,五毛一斤準好賣。”

姥姥說:“兄弟,你也知道,去年咱院里就栽了那幾顆,一共也沒結多少,就夠咱自家吃的。還是放著咱自家吃吧,再說,弟妹不是好這口嗎。”

“嫂子,俺這次虧了您這蘋果了,每次惡心反胃,吃上兩口,就能壓下去,少受好些罪。原來啊,每次都得把苦水吐出來,這次啊,可能是個閨女,在肚里就聽話。”王代娣一臉的期盼。

姥姥讓羅新才幫著找輛車,把建材運回去。羅新才出去不一會,就帶著車回來了,還是原來的那個師傅。年后活計不多,他真好在家,就跟來了。

下午剛四點多,就回到了村里。大伙幫著卸了車,師傅謝絕了姥姥留飯的邀請,拿了運費就回去了。“大姐,俺就不在這吃飯了,趁天亮還是回去吧,以后有機會了再留下。”

二月初三,參加墊防臺的民工就來了,由于韓屯的工程量大,縣里安排了二百名民工,他們還是住在村外的護村林里。

來到的當天,村里就宰殺了兩頭豬,把肉無償的送給了前來的民工,河務局的領導也留了下來,和民工一起吃的飯,大伙是皆大歡喜。

墊防臺的土是挨著塘子坑取的,屬于河務局買過來的土地,和復堤基本上一樣。防臺平地里墊起七米高,由于灘區地勢高,水平面和黃河大堤高度一致。

這樣,只要大水漫不了大堤,防臺上就是安全的。即使大水漫過大堤,防臺上也是最安全的。

這次韓屯墊防臺,把村西的十字路也一起墊了起來,這樣,村西就都墊抬高了,和村子里的宅基連在一起。不過,防臺比村里的宅基高多了,和村里人的房頂差不多高。

村里的麥場挪到了防臺的北面,那本來是村里留的菜園。菜園往西挪,幸好菜園里的水井位置靠西,這樣互不影響。

石廟村才十畝的防臺,他們村原來有兩個防臺,每個五畝。看到韓屯三百人的村子就墊了二十畝防臺,個別人有意見,背地里瞎嘰嘰。

“咱這么大的村二十畝防臺,他們村三百人,咋也二十畝,還給把路墊了。”

公社的干部聽說了,專門在他們村里開了群眾大會,公布了在韓屯建學校和衛生室的事情。

他們又說了,“衛生室俺們不爭,吳醫生是他們村的。學校咋也建在他們村,俺們村可是二千多人。”

公社的領導倒是耐心,“你們村的人是多,可是上學的少啊,你們自己有完小,里面幾個學生,還沒韓屯上學的多,能設在你們村嗎。”

一句話,把村民問住了。是啊,石廟自己的完小一到五年級都有,可是村里上學的孩子少,一個年紀不到二十個學生,大伙讓孩子放羊、割草,確實能掙些錢,幫到家里。

舅姥娘是二月初四回來的,她一進家就說:“可算回來了,把俺給憋死了。那是什么地方啊,冰天雪地的,二三十里地沒個人煙。

出一趟門,眉毛上都掛著霜,包的餃子,往外面一扔,一會就凍上了。大人孩子都捂得嚴嚴實實的,才敢出門。不過屋里面暖和,在房間里,棉襖都穿不住。

虧得是部隊,家屬都住在一塊,還熱鬧些。聽她們說,那里的人進了九月就貓冬,一直到來年的三月才出門。

聽朝霞說,孩子們剛到時,都不適應,哭著鬧著要回來。俺回來時,志剛還要跟著回來。志勇和志強到底小,快把家里給忘了。

他們都進了幼兒園,部隊里不光有學校,還有幼兒園和托兒所。朝霞出了大滿月,就去學校教書,她是高中生,到了那里就給安排了教學的工作。

本來,智萍也能送托兒所,可是俺舍不得,那么小的孩子,來回的折騰,外面又冷得滲人,再凍出個好歹來。愛軍也不舍得,朝霞娘要是不去,俺就不回來了,等天暖和了再回來。”

智茹摟著她的脖子,說什么也不下來,害怕自己一撒手,奶奶再走了。舅姥娘走那都抱著她,跟了好幾天,看奶奶確實不走了,才又跟著迪迪他們玩。

舅姥娘一回來,就趕上了自家蓋房子。由于忙著隊里的牛屋拆遷,村民自家的房子耽擱了下來。

舅姥爺家的房子是二月初六開工的,墊宅基加上收尾,忙了半個多月。舅姥爺家的房子和悠悠家里的一模一樣,前面也蓋了五間南屋,他家的大門也該成朝南開了。

二月初十,隊里把160頭豬買給了食品站,一共賣了15569元錢。這次是縣里的肉聯廠派車來拉的,不年不節的,公社的食品站消化不了這些豬,不過算他們的任務數。剩下了20多頭,留著以后自己宰殺。

村里的母豬集中產仔,六十八頭母豬,一次下了542頭豬仔,原來的四個人忙不過來,又增加了兩個五十多歲的人。

農歷的二月十八號,姥姥帶著悠悠去臨水,給王奶奶家的一對雙胞胎過周歲。以前,人們對孩子的抓周禮非常重視,操辦的非常隆重,大運動開始后,抓周禮也成了“四舊”,這項活動就取消了。

為了避嫌,孩子過周歲,在家做碗長壽面就算了。條件好的,去照相館給孩子照張相片留念。

但王奶奶一心想給兩個孩子辦抓周禮,在農村辦不方便,就決定在城里自家的老宅子里辦。

搜狗閱讀網址:

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