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穿越七零年代

第278章 二十萬斤愛國糧

天氣轉暖,李保國開始賣單衣,還是七五年的老款,價格也沒變。倒是省事,可能是價格便宜,買的比七五年還好。

一件長袖的的確良襯衣,女式的3元,男式的3.5元,褲子也是如此。李保國一件加上1元,批了出去。零售價基本上是女式的襯衣褲子5元一件,男式的6元一件。

比百貨大樓的買的,每件價格高0.3—0.50元,可是質量和款式則好了許多。特別是衣服的扣子,百貨大樓的襯衣用的是塑料扣,悠悠買的襯衣用的是有機玻璃扣子,一件衣服七個扣子,每個0.2元,光扣子就是1.40元。因此,大家都覺得值。

襯衣比褲子賣的多,特別是女式襯衣。男人有件替換的就行,好多人就一件襯衣,白天穿晚上洗,的確良的衣服干的快,湊合著也行。年輕的女孩子,寧肯在吃食上省些,也得買兩件衣服,好替換著穿。

一個月的時間,李保國就賣出去18000件女式襯衣,10000件男式襯衣,男女褲子各6000件。

三舅媽跟著賣出去男女衣服各2000套,又掙了近2萬元錢。她賣東西和李保國不同,都是她同學和同事托她買的,她只是免費送熟人幾套衣服,當做她們的報酬。

悠悠賣長袖的襯衣和褲子,收入了15多萬元錢。

氣溫升高后,還不到陽歷的6月,李保國就準備賣短袖襯衣和裙子,還是要老款式。他在各縣的銷售渠道都打開了,臨水12個縣,基本上每個縣都有了他的代理。每個縣賣2000件衣服,到他這里就是2萬多件。

每次見了姥姥,他都會說:“姐,您可不能斷了我的貨,下面的那群兄弟,可都靠著您吃飯那。”

姥姥告訴他:“兄弟,洪城您有人嗎,我在那里有個晚輩,別沖突了。”

李保國說:“那個小縣城,俺還真沒人。您這一說俺就知道了,以后俺就不往洪城放貨了。”

麥收前,村里組織大伙收了一茬苜蓿。幸虧黃河往北移了500多米,不然簸箕柳長起來了,苜蓿就沒生長的空間了。

韓屯一公里的黃河河岸,多出來500米的陸地,就是七百多畝地。何況還有東北的那個轉彎,這次,洪峰過后,黃河從西南轉向東北,整個轉彎都成了空地,被韓屯插上了簸箕柳。

今年的麥收,韓屯村不僅殺了豬,還捕了魚,都是二斤多的大鯉魚,頭一天全部過油,炸成了瓦塊魚。麥收那兩天,韓屯兩口大鍋,一個里面是紅燒肉快,一個里面是瓦塊魚。

樹下的筐里放著剛摘下來的麥黃杏,頂花帶刺的黃瓜,缸里是冷涼的冰糖綠豆水。縣里和公社來了二百多人,十多輛拖拉機,兩天就把一千畝麥子收完了。

第二天,縣委李書記親自看著打場,忙到夜里八點多,產量出來了。小麥產量首次突破四百斤,畝產達到了460斤。

舅姥爺和村里的幾個干部商量后,立刻表態,今年上交20萬斤愛國糧。縣委李書記聽了非常高興,當晚就住在了韓屯。并指示縣糧局,明天組織人員來韓屯收糧食。

現在,韓屯住個幾十人沒問題,衛生室是新蓋的,里面的設施配好了,由于到麥收了,基本上沒住人。村里還有二十間房子,另外給老師準備的十間宿舍,也沒住人。

晚上,大家圍坐在衛生室的院子里,縣委李書記問舅姥爺,“老韓,你今年想好要什么了嗎?”

舅姥爺哈哈的笑著說:“李書記,您別害怕,俺今年啊,啥都不要。俺想要的,您都給俺辦好了,俺們大伙謝謝您了。”

村民代表七嘴八舌的搶著說,感謝縣里和公社對村里的幫助。大伙一直說到晚上十點多,才去休息。

有縣鄉干部的幫忙,拖拉機又多,韓屯村的麥收,五天就結束了。先打下來的麥子,交給了國家。剩下的小麥,每人平均700多斤。社員們高興的,走路都帶風。

韓屯村積極上交愛國糧20萬斤的新聞,縣里的有線廣播電臺,連著播了一個星期。全縣都知道了,韓屯村出了大名。可惜,韓屯村自己聽不到,上水把有線廣播的線路沖斷了。

現在,村民都住上了新房子,即使不是新蓋的,也都挖補成了磚瓦房,連院墻豬圈都是混磚的。用民工的話就是:“韓屯的豬都住混磚的圈。”猛一聽是罵人,事實就是這樣。

麥收過后,種了五十畝的夏谷子,五十畝的夏地瓜。其余的都種上了大豆。大伙再也不說,沒有高粱沒法吃的話了。

種完莊稼,大伙就開始收簸箕柳,這比收麥還累人。全村人男女老少齊上陣,學校專門放了一個星期的假,暑假晚放一個星期,到時候再把缺的課補上。

今年的簸箕柳面積大,而且都是二年生了,產量也高。婦女們割,男勞力運到護村林下,上了年紀的用木板夾著柳條捋一遍,孩子抓著里面的白條,往外一拽,雪白的柳條就出來了。

新扒皮的柳條得放在架子上陰干,失水過快韌性不好,條子易斷,影響成品的質量。麥后天氣干燥,林下晾曬柳條正合適,兩三天就行了。

晾干的白柳條按粗細分開,分別存放到地窖里,就能使用了。韓屯村現在得有一千多畝的簸箕柳,大伙忙了十來天才收完了。

收完了簸箕柳,大伙才算松了一口氣。苜蓿又該割了,大伙接著收苜蓿,上工收了給隊里喂豬喂牛,下工收了喂自家的豬羊。

大伙都說:“要不是院子里蓋不開豬圈了,一次就是喂二十頭,也有東西喂。”苜蓿從五月收了第一次,以后一個月收一次。

現在,大伙晚上沒有再掐辮子的了,男女老少都圍在一起干條編,七八歲的孩子都會編。

每天晚上都熬到十點多,一個晚上個人能掙二三毛錢,交到集體的一半,最后還是分到個人手里。兩下里加一塊,一晚上能掙五毛多。

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