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穿越七零年代

第370章 結束分居

所以,一間兩間的棚戶房,反而好出手。一間的平房,能賣到三千元。

也有一些藏了家底的老戶,能賣的起院子,可是他們不敢買,怕再來一次反攻倒算,被人抓住把柄。所以,他們敢偷著買吃食,不敢買院子。

舅姥爺聽了以后,對姥姥說:“妹妹,我來時就和你嫂子商量好了,要是合適的話,就給孩子們買套院子。

咱家里的孩子讀書都行,將來可能的話就留在京都,公家分的那小房子,還沒咱家里的廚房大。

反正咱手里有錢,趁現在房子便宜,給孩子們置辦了,以后即使用不著,再賣也不吃虧。

家里放著那么多的錢,俺和您嫂子心里不落穩,花出去正好。

來的時候,俺們就把錢帶來了。妹妹,買院子的事,還得你操心幫著辦。”

姥姥聽了,高興的說道:“哥哥,嫂子,您們這么想就對了。您倆的錢還真沒啥用,不如拿出來給孩子們置份家業。

行,您們就擎好吧,我幫著您們買。嫂子,咱盡量要大院子,各家的孩子都多,以后也能住的開。”

吃午飯的時候,姥姥把舅姥爺想買院子的事,給四位老人說了,托他們幫忙買。并說盡量的在天橋附近買。

后世里,這片地方,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受國家保護,不能隨意拆遷和征用。

這也是悠悠告訴姥姥的,姥姥對四九城還是比較熟悉的,悠悠一說,她就給劃定了大致的范圍。

吃過午飯,四位老人就帶著大家去了天橋附近,去那里看院子。深遠幽靜的胡同里,只有一些孩子打鬧玩耍。

四位老人在這一片比較熟悉,他們帶著大家,先去了房管所,賣房子的人家,都在這里進行了登記,這里還有他們的寄放的鑰匙。

房管所的同志,拿著一大串鑰匙,領著他們看了十幾處院子。有一進的,也有二進的,不過都是四合院,姥姥聽從悠悠的建議,把平房排除在外。

這一片,前后四個胡同里,二進的院子出售的就有七處。依據房屋的建筑情況,價格在3238萬元。

舅姥爺和舅姥娘兩個人,從價高的開始選,一次就挑了五處院子。舅姥娘是這么說的:“四個兒子,一人一處,剩下的這個,是給智慧買的,以后孫子輩的,誰進京就給誰買。”

大氣,不知道二十年以后,這二進的四合院,價格漲到了幾千萬,您老還有這膽氣嗎。

剩下的兩個二進的四合院,姥姥要了。分手的時候,和房管所的同志約好了,五天后來辦手續,因為房主有不在京都的,得等他們過來。

回到家已經是晚上六點了,媽媽簡單的做了晚飯,大家吃了,坐在一樓的客廳里,討論著今天看過的院子。

晚上九點的時候,爸爸才被部隊里的車子送回來。他告訴大家:這次借調他,去制藥廠其實是個理由,他就在制藥廠掛個技術顧問的職務。

真正上班的地方,是部隊醫院的高干病房,給一些老首長當主治醫師。今天報到,20日開始正式上班。

爸爸上班在醫院,平時就在家里住。媽媽終于結束了獨身生活,夫妻團聚了。

晚上,爸爸和老首長在一起吃的晚飯。老首長讓爸爸給舅姥爺捎信,愛民舅舅暑假期間,去了外地集訓,9月20日就回來了。

17日上午,一家人去了桂金買的院子,去看望韓德才老人。

桂金買的院子在京都的西北方向,離桂金的大學不遠,和各國的大使館毗鄰,環境非常好。寬闊的道路,50米的綠化帶,高大的法國梧桐。

來開門的是個勤務兵,桂金在院子里洗衣服。韓德才坐著輪椅,在院子的葡萄架下歇息,兩口子看到舅姥爺他們來了,非常的激動。

韓德才轉著輪椅就迎上來:“玉林啊,半年多沒見家里人,真想你們。桂金放暑假去看勝英了,俺們倆也回不去,家里人都好吧快進來坐。”

勤務員趕緊上前,推著輪椅:“您老小心。”

舅姥爺趕緊上前:“好,家里都好。您們春節回去就知道了,咱們村啊,又辦了個服裝廠,村里的婦女,都有活干了。桂香還當上了技術員,一個月150元的工資。”

桂金娘聽了,對舅姥娘說:“真想回去啊,在這里,俺人生地不熟的,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老首長給安排了個勤務員,德才都是他照顧,俺就是做個飯,桂金連衣服都不讓俺洗。”

舅姥娘說她:“大奶奶,您也五十多了,該享福了。等桂金有了孩子,您想閑著也沒時間。”一句話把正在倒水的桂金臊了個大紅臉。

悠悠媽媽問桂金:“您啥時候從部隊回來的,那邊啥樣,打不起來吧”

桂金輕松的說:“應該打不起來,咱們這邊挺緊張的,俄國那面沒見動靜,還和原來一樣。

不過勝英他們,訓練量加大了。我去了兩個月,他就集訓了一個半月。

幸好朝霞在那里,不然俺得燜死。俺回來的時候,愛軍還讓俺捎信,告訴您們,不用擔心他,他們那里沒事。

朝霞和孩子們都好,特別是小智萍,真讓人稀罕,粉嫩粉嫩的,小小的年紀就懂事了,有什么好的都知道給哥哥們留著。幾個哥哥都寵著她,一點也不霸道。愛軍團長對幾個小子立眉橫目的,就喜歡她。”

舅姥娘說:“朝霞是個有成算的,幾個孩子有她管著,錯不了。”

舅姥爺嘴上沒說什么,悠悠看見他聽了桂金的話,明顯的松了口氣。

爸爸幫著勤務員把帶來的東西放到儲物間,韓德福和韓德庫兩家,給桂金父母捎來成箱的咸鴨蛋和鵝蛋。

韓德才說:“今天晚上,老首長過來,真好讓他嘗嘗。他啊,年齡越大越倒回去了,整天念叨著咱韓屯的東西好吃,說退下來了,就去韓屯養老。”

大家坐在葡萄架下的石凳上,喝茶嘮嗑。悠悠觀看桂金家的院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