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穿越七零年代

第424章 抓機遇

有一座金礦吸引了成千上萬的淘金者,他們從各地紛紛涌向金山。

可是,當他們來到金山前,發現金礦卻被一條很深的河流隔斷了。

淘金者有的游泳,試圖游過河去;有的望河興嘆,無所適從;有的干脆打道回府。

有個淘金者卻在河邊做起了渡船的生意。最后,很多淘金者空手而歸,而這個渡船的人卻發了大財。

這就說明,只有善于把握機會的人,才能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求得生存,企業亦是如此。

只是太多人因為抵制不了眼前的誘惑,被蒙蔽了雙眼。淘金者往往血本無歸,而渡船者反而滿載而歸。因為渡船的人,選擇了不太擁擠的道路。

從這個故事中,人們得出了一個結論:淘金不如擺渡。

姥姥看完故事,悠悠又把智腦給出的方案提供給姥姥。姥姥指著她的腦袋:“你個鬼靈精,在這里等著姥姥那。別說,你這智腦還真好用,比人考慮的都周到。”

悠悠聽的直豎大拇指,姥姥您真相了。智腦在好些方面,確實比人類強,不過它是在人類的指令下工作。

至于姥姥怎樣說服羅新華父子,就不在悠悠的考慮范圍內。不過,他們很快就做出了決定,在震宇公司的900畝工廠區,建立一個大型的紡紗廠。

根據廠房的面積,紡紗廠的規模暫定5萬紗錠,在國內算是較大的紡紗廠了。光是設備投資,就得5000萬元。

姥姥負責機器設備的購置,羅新華父子負責生產管理。悠悠在商城里,訂購了適合現在使用的紡紗機器。把生產日期等顯示后世的標志都去除了,直接放到了工廠區。

羅新華在港島聘用的技術人員,看到放在車間的機器設備,全都贊不絕口。他們夜以繼日的安裝調試,羅新華聘用的國內技術人員,跟在后面,虛心的學習請教。

要不是顧及被人發現,悠悠真想讓機器人進行安裝。技術人員安裝后,悠悠都在夜晚,讓機器人檢修一遍。

機器設備安裝的同時,羅新華父子招收了500名工人,全部送到深南紡紗廠學習培訓,并且接著招工。

5萬紗錠的紡紗廠,需要女工5000人、即使有大量的外來人口,招工也成了難事。

羅新華把招工的事情,拜托給深南政府,讓他們幫著招工。現在深南到處缺人工,一時之間,也找不到這么多的人。

再者,紡紗廠還是以女工為主。現階段深南的外來人口,以男工為主,女工比較少。

援朝舅舅他們聽說了,主動把招工的事情承擔了下來。臨水的閑散人工多啊,特別是年輕的女孩子多。

工業局長笑呵呵的說:“姑,您別忘了,臨水可是您的大后方,這點困難在咱臨水就不是個事。

多少家的孩子盼著能出去當工人,您犯什么難啊。這里的工資這么高,我都不想回去了。

再說了,她們干上二年,技術學到手,年齡大了回家結婚,也在家辦個織布廠,一舉兩得的事情。”

羅新華聽了他們的意見,那叫個高興。和考察團的同志,就招工事項反復商議。

這次招工以年輕的女工為主,工資分基本工資和計件工資兩部分。每月基本工資50元,計件工資上不封頂。

振華電子廠現在的計件工資,最低的每月也超過了50元,高的達到了80元。

免費住宿,吃飯問題姥姥他們采納了悠悠的提議,實行包餐制,每人每月上交10元的伙食費,工廠統一提供自助餐。

工廠的住宿和餐飲區,都是單獨的區域。環境優美,四人間的宿舍,每個都有自帶的衛生間。

考察團的同志開玩笑說:“韓書記,你把我留下吧,這條件比咱地委的都好,工資高還管吃住。”

援朝舅舅和臨水地委,一天打了好幾個電話,及時匯報這里的情況,特別是招工問題,得到了臨水地委的大力支持。

最后決定:臨水地委在振華公司設立一個駐廠辦公室,主要協助振華紡紗廠管理臨水的工人,兼顧臨水在深南的有關事宜。

比如,臨水收音機廠,準備派工人來振華電子廠,學習收錄機的生產技術。其實也是簡單的組裝,核心技術國內還掌握不了,技術引進光靠臨水地委可是辦不到。

悠悠倒是能辦到,她可不敢逞這個能,萬一引起國家的注意,即使渾身是口,也說不清楚,自己還是小心點好。

再說了,后世的機械化生產能力強大,比人工可是強多了,在商城里訂制配件,比起在現實中生產,還是比較劃算的。

還有,援朝舅舅他們決定回去后,分批的組織縣和公社的領導來深南考察,首先讓領導干部開闊眼界,解放思想。

至于經費,這次的考察團做出了榜樣,來時多帶些錢,只是購買布匹,就能掙出來。

悠悠聽了他們的話,對他們直豎大拇指,這些人思路奇特,可是非常實用。

住深南辦公室,另外的任務就是創收。王處長自告奮勇,要求擔當重任。

他信誓旦旦的保證:“韓書記,今年咱地委的福利,我包了,保證讓大伙月月拿獎金。

說起來都寒心,這兩年工礦企業誰都有獎金拿,就咱地委機關,過年連幾斤點心都發不起。

原來吧,還能發幾斤油票和肉票,去年拿著肉票買不著肉,和廢紙一樣,同志們都有意見。

大伙都說,別的單位發豬肉和油,咱發廢紙。讓人聽了那個別扭,想起來都寒心。”

羅新華對臨水地位設立駐深南辦事處,特別的熱心。在震宇工廠區,迅速給給臨水駐深辦,單獨收拾出來一處辦公室和生活區。

特別是生活區,吃住都有,能同時容納百人的接待規模,方便以后臨水的人員來深南參觀考察。

最難得的是,辦公室里安裝了電話,方便駐深辦隨時和臨水聯系。

住深辦收拾妥當,就讓考察團的同志集體搬了過來。把大伙感動的,一致表示,回去后立即給振華公司招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