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穿越七零年代

第431章 鬼溜達

“傻樂呵個啥勁,每人才分了200斤麥子,根本不夠一年吃的,分300元錢就找不著北了。咱那家的麥子賣了,不比他們分的多。”

那兩個隊的人卻說:“俺們攢錢接高壓電,你們得跟著兌錢,買的那300元錢,都不夠兌的。”

石廟村的人,看到韓屯通了電,這兩年都眼氣的不行,可是聽說兌錢接電,大伙就各有想法,沒人痛快的答應。

光是靠這兩個隊,他們也不樂意。一個村里兩種意見,整天的瞎議論。

今年老天也有眼色,整個麥收期間,連著晴了半個月,到了陽歷的6月20日,麥秸都垛好了,一場透雨下了一天一夜。

分地到戶的第一年,麥收算是順當的完成了,整個臨水地區可以說是大豐收。

這兩年,臨水地區的小麥,大部分種的是齊麥一號新品種,加上今年管理的好,小麥的產量基本上都超過了400斤。

家家戶戶缸滿囤流,人們把平時的盛糧工具都找出來,還有現做布袋的。

不論收成好壞,大家都高興。收成差的,畝產也超過了二百斤。現在剛分開地,人均耕地都在二畝以上。大部分的村莊人均小麥500斤,少的也有300多斤。

兩年以前,洪城縣得有一半的村莊,人均小麥不到30斤,甚至有不到10斤的。守著大囤小囤的麥子,人們高興的合不攏嘴。

五月端午吃新麥,今年麥收過后,家家戶戶吃白饃,不僅是孩子老人吃,全家人都吃白面饃。

剛開始吃白饃,大家都是連著蒸兩鍋,一鍋白饃不夠吃,有關吃白面饃的笑話,也傳了出來,基本上都是說孩子的。

據說有戶人家中午蒸的饅頭,一家人快吃完了,剩下的不夠晚上吃,只好烙餅吃,五歲的男孩子連著吃了三大張餅。

睡到半夜撐的肚子疼,又怕被大人知道了挨吵,就偷著起來在街上溜食。

孩子半夜起來,踢踏著鞋,半夜三更的在街上走,突突塔塔,沿街的人家被驚醒了,看到街上一個半截甕,在來回的晃悠。

第二天,村里就傳開了,說是有鬼,把大伙嚇得天黑就不敢出門了。

這孩子記吃不記疼,隔了幾天,又吃撐了。半夜起來接著溜,聽大人說街上有鬼,就在自家的院子里轉,把家里人嚇個夠嗆。

他父親壯著膽子,聽說鬼怕穢物,端起尿盆開門就對著黑影潑了過去,聽到孩子的叫聲才知道鬧了笑話。

還有一個笑話是喝胡辣湯的。一家四個男孩子,大的十二三歲,小的也六七歲了。俗話說,半大小子吃死老子,四個孩子正是能吃的年紀。

晚上做的胡辣湯,盡管家里用的是超大號的鐵鍋,可是架不住孩子吃的多。

幾個孩子長這么大,第一次喝胡辣湯,都喊著好喝。大人特意多做了些,就告訴孩子:“好喝多喝,今天做的多,放開肚子喝過癮。”

幾個孩子膘上了,大兒子喝了八碗,小兒子喝的慢,也喝了七碗。

大人一碗沒撈著喝,看見小兒子撐的抱著肚子,還眼巴巴的看著鍋,一副沒過癮的樣子,心酸的不行。

據說,這戶人家,連著做了一個夏天的胡辣湯,直到小米下來,才換了花樣,不過每次孩子說想喝胡辣湯了,都會給孩子做。

過了麥娘看妮,一般都是蒸糖三角(用糖做的包子,邊上三個角)做禮物,今年白面多,食糖也好買,供銷社沒有平價的,集市上高價的食糖隨便買。

據說有一家為了走親戚,專門買了一斤糖,發了一斗盆的白面,特意的多蒸了好些糖三角,讓家里的仨個孫子都吃個夠。

原先麥后走親戚,都是偷著蒸,等走完親戚押回來的,才讓孩子吃個解解饞。

聽奶奶說讓吃個夠,三個孫子把第一鍋的24個糖三角,都吃完了,一個人吃了八個,大的還意猶未盡。

今年是包產到戶的第一年,征購提留按耕地上交。大概每畝地十斤麥子,即使是沒種小麥的耕地,也得按這個數上交。

比起原來在生產隊交的愛國糧,算是少多了。再說了,每畝收400多斤小麥,才上交10斤,大伙都能接受。

韓屯村1200多畝耕地,才交1.2萬斤的提留,大伙把麥子曬了兩天,才去公社的糧所交糧食。

麥收過后,公社糧所就忙開了。大門口每天都排著長長的隊伍,全部是拉著麥子的地排車。

今年是群眾第一年交公糧,各家各戶分散上交,雖然是幾家聯合一齊過來,也比過去以隊為單位多了十幾倍的人。

關鍵是過稱麻煩,千家萬戶每戶都得單獨過稱,各種情況都有,每天都有特殊事情發生。

盡管大多數群眾都按照要求,積極上交公糧。可俗話說千人千心境,萬人萬模樣,在公糧里搞鬼的也大有人在。

常見的就是下面裝秕小麥,上面蓋一層飽滿的麥子。要不就是下面的麥子沒干透,含水量過大。還有的在麥子里摻上小粒的坷垃。

公社糧所有專門的驗質工具,多長的布袋都能把底下的麥子取出來,根本就瞞不住。

雜質多的去雜,含水量大的只好讓他們拉回家去曬,糧所堅決不收。人們上交的小麥,多少都會去除些雜質。

盡管豐收了,可人們看糧食非常重意,特別是小麥,在人們的心目中更是重要。

好多人家在家過好了稱,都是正好的斤數,到了糧所,除去雜質,斤數就不夠了,還得再來一次。

本來人就多,加上二次補交的,人數更多。幾十斤的糧食,和上百斤的一樣,也得是那個程序。

開始幾天還好,后來把糧所的大門堵得,交完糧食的出不來,后面的進不去。公社只得抽調人員,幫助糧所維持秩序。

每天的早上,糧所的人都出來發號,每天限制多少戶。領不到號的人,趕緊回去,第二天再來。省得再這里排一天隊,耽擱農活。現在是三夏大忙,農時不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