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穿越七零年代

第460章 拉腳

最可氣的就是,好多的個體攤位,專門擠在供銷社的攤位旁邊,他們大聲的吆喝著自己的價格,即使比供銷社的低一毛錢,人們也掉頭奔他們的攤子而去。

這年代的一毛錢,也能辦好多事,夠給孩子買兩個本子的,能用一個月。

特別是賣布的攤位最氣人,他們的化纖布匹,比供銷社里的都齊全,價格就比著供銷社里的賣,總是低一毛兩毛的,擠兌的供銷社的化纖布,根本賣不出去。

供銷社賣的好的,是一些棉布。棉布還是得憑布票購買,個人的攤位上,基本上沒有棉布。就是有點,也是殘次品,當然價格也低。

集市上賣的最多的,還是農副產品,這些東西基本上都是農民自家生產的,自家拿到集市上賣,很少有商販。

今年的冬閑,人們可是沒舍得閑著。大家各自尋找這適合自己的門路,想法設方的掙錢。

農民除了出笨力,其實沒什么好的門路,因此今年冬季拉腳的人特別多。

除了幫公家拉腳,也有個人從事販運的。只要不是國家限制的,什么賺錢販什么。販蔥姜大蒜的,販海帶蝦皮的,幾百里路把東西拉回來,批發加零售,賺個差價。

拉沙子石灰的最多,這是大宗的貨物,蓋房子用的多,不過差價低,賺的不多,好處是容易出手。

拉腳的路途都比較遠,一般都在二百里開外,來回最少得三四天。

拉腳的都是壯勞力,幾個熟悉的人結伴而行。帶著干糧鍋碗柴禾和鋪蓋,白天支鍋做飯,晚上席地而眠。

找個背風的地方,用地排車圍個圈,在中間點堆篝火,支個簡單的布棚,遮擋夜里的酷霜。

毛驢也被圍在圈內,用帶來的飼草喂上,大家把鋪蓋放在火堆的旁邊,,乎乎大睡。半夜火堆弱了,有人被凍醒,就起來添些柴火。

拉腳的辛苦可想而知,不過也確實掙錢。這兩年隨著經濟的恢復,運費跟著上漲,拉腳的收入也高了,一天最少能掙3元錢。從農歷的十月開始,到過年近三個月的時間,能掙200元錢。

黃河大堤路面平坦寬敞,是拉腳人的理想道路。站在韓屯村東邊的崗子上,就能看到黃河大堤上,不時的有成隊的拉腳人路過。

拉腳的毛驢脖子上,一般都帶著銅鈴鐺,清脆的銅鈴聲,從高高的大堤上,傳向遠方。

拉腳使各家置辦的地排車派上了用場,特別是有毛驢的人家,更是方便。

套上毛驢,貨物多了人在下面跟著走,貨物少了,人還能坐在車上。

毛驢雖然沒有耕牛的力氣大,可既能干農活,農閑季節又能幫著拉腳掙錢,繼買耕牛熱后,人們又開始熱衷于買毛驢。

喂毛驢比喂牛麻煩,毛驢和馬一樣,得吃夜草,半夜里得起來添一次飼草。

熱天還好些,冬天就遭罪了,半夜三更的起來,冒著零下十幾度的低溫,跑到驢屋里添草,渾身都凍透了,一兩個小時暖不過來。

因此,喂驢的人家,冬天就和驢住在一起,氣味雖然難聞,也比挨凍強。

分地引起耕牛和毛驢熱,致使本地的大牲畜缺口特大,進入冬季,開始有人從事大牲畜的販運。

十幾個人聯手,從內蒙往內地販運大牲畜。大多是趕著牲畜徒步販運,來回接近二個月,一趟能掙五百多元。

這樣一來,大牲畜的價格開始回落,基本上恢復到正常價格。有了充足的貨源,家家戶戶都買頭大牲畜喂著。

人們收入的幾百元錢,置辦了地排車再買大牲畜,差不多都花光了。有的人家,甚至還欠了外賬。

不過人們的勁頭十足,關鍵是生活有盼頭,今年置辦齊了,明年掙的錢就能存下來。

也有用自行車進行短途販運的,他們大部分是倒賣糧食。雖然糧食是國家控購物資,嚴禁個人販賣。

可用自行車馱個二百多斤,進行少量的短途販運,倒也沒人管。

短途販運除了趕集外,還可以走村串戶。經常有人馱著大米,在村里吆喝:“換大米,換大米”。

人們用小麥高粱大豆等糧食,按照一定的比例,換些大米,給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吃。

在大家的心目中,雪白的大米粥,算是比較高檔的飯食了。

臨水地區的南部,有幾個公社就種水稻,他們那里的群眾,馱著加工好的大米,到二百多里外的地方,換取別的糧食。

男人們外出掙錢,婦女在家也舍不得閑著。她們起早貪黑的忙碌著,除了家務活外,干的最多的是紡花織布。

這些年,人們缺衣少穿的,買布受布票限制,織布沒有棉花。

今年,棉花大豐收,又沒了交愛國棉的任務,人們有了自主權,各家都留了足夠的棉花。

原來,人們織布都是在春天進行,氣溫合適而且白天長。從今年開始,夏天就有人織布袋。

現在到了冬閑,婦女們不顧天寒地凍,就開始織布了,大部分人織的還是布袋的,也有織被褥和床單的。

這些年人們穿的都顧不上,除去新婚的夫妻,誰家的被褥都是補了又補。不只是缺少布料,也沒有做被套的棉花。

國家不收霜后花,每畝地剩下的二十斤皮棉,正好用來織布袋或者做被套用。

人多缺被褥的人家,點燈熬夜紡花,抓緊著織上一機子做被褥的粗布,趕在嚴寒到來之前,套上幾床新被褥。

特別是家里有準備結婚的,更是急著紡花織布。現在有條件了,就想給孩子們多準備些被褥。一機子布最多12勾子,大體上用25斤手紡的棉線。

一個人每天紡半斤棉花,手快的能紡八兩。一勾子布春天一天就能織完,冬天得一天半的時間。

家里有兩個婦女的話,一個月就能織一機子布,夠做6床被褥的,基本上解決了被褥的問題,

以前年輕人結婚,婆家給準備一鋪一蓋,娘家準備二鋪二蓋。

這兩年的標準就提高了,婆家是一鋪二蓋,娘家是四鋪四蓋,多的是六鋪六蓋。今年聽說娘家有陪送八鋪八蓋的,人們提起來都議論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