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穿越七零年代

第524章 數錢手抽筋

大家伙看孩子在玩的同時還能學習,也不限制孩子滑冰溜了。不僅小孩子溜冰,就連村里的高中生和初中生,也跟在孩子們后面學,他們主要是想借機練習口語。

不僅是男孩子跟著溜冰,有悠悠領頭,村里的女孩子都跟著學。就連上了大學的景云她們,也參加進來,她們更加的珍惜這難得的學習英語的機會。

再有兩天就到新年了,各家都忙著過年,家務活特別的多,打掃衛生備年貨。韓屯村三個工廠都加班加點的干,女孩子就成了家中的主力。

家中再忙,村里的人也沒限制孩子,特別是女孩子。家長都說:“孩子們說了,這是學外語的好機會,在學校也很難得,咱村要不是吳醫生,到老死咱也見不著外國人。年貨多點少點的沒關系,沒年貨還能隔到年這邊,孩子的學習當緊。再說了,咱村這幾年,就沒斷過肉和魚,天天像過年。”

韓屯村的外來人口本來就多,金發碧眼的大衛本來就夠惹眼的了,他還領著一群孩子大呼小叫的溜冰,更加的引人注意。

別說外來人口了,就是韓屯村的人,抽空也去村前看孩子們溜冰。大伙都感慨的說:“人家外國人就是會玩,滑個冰溜也能玩出花樣來。不過,人家這樣就是好看。”

吳馨兒給韓屯村衛生室了一套醫療設備,這次也帶來了,她、悠悠爸和寶景三人,光是安裝調試儀器和設備,就忙得不可開交。

他們今年回來的晚,除了附近村的人,專門來看病的人比去年少了好多。

韓屯村的三個工廠,一直忙到臘月二十九才停工。本來,除了肉食廠,服裝廠和面粉廠,可以早些停工。

過了臘月二十,面粉廠就停產了,但是賣小麥的人多了,而且都是用地排車拉著,每輛車都是上千斤的小麥。

臨近年底,家里花錢的事項多了。老人孩子的新衣,走親串友的禮物,那那都得用錢。

以前,年

景不好收入低,家家戶戶都一個樣,過年買幾斤肉,燉鍋白菜吃頓餃子,就是好的了。買斤點心果子,可以串遍所有的親戚。

現在,家家戶戶有余糧,這都到春節了,還可以說是大囤尖來小囤流,誰家的糧食,都夠吃兩年的,人均糧食得在千斤以上。臨近春節,大家就想處理一些,買了錢過個富足年。

雖說是家家養豬,還都是二百斤以上的特等甲,而且價格也高。一頭豬也就一百五十多元的收入,可分地了,人們的生產支出也多了,光是地排車、耕牛這兩樣,起碼得六百元。

再說了,即使放到麥收前,糧食的價格也不會高,今年就是一個例子,小麥價格不升反降,比平時低了二分錢。

人們都說要不是韓屯辦了面粉廠,小麥的價格肯定到不了三毛錢,撐死了二毛八。

今年的麥子長勢好,面積大,大家伙還是怕麥收后糧食降價。再說了,新糧下來也得有家什放啊。氣死鼠是好,可房間里沒地方了。

現在,各家又三間房子就不錯了,結婚的兒子分家另過,父母大多給準備兩間正房一間廚房的院子。千斤的氣死鼠水泥大缸,最多放四個。

現在,家里的孩子多,戶均人口47人,哪家都有五千多斤的存糧,新小麥下來,存糧都是問題。所以,人們都想在節前賣一部分小麥,過個好年。

一千斤小麥,就能賣三百元錢,一百元夠全家過個富足年,剩下了錢能添置個自行車或縫紉機,家里多了個大件。

還有,大家也怕韓屯年后小麥的收購價降低。有句俗語:糧食不過分,過分土拉變黃金。說的就是販賣糧食的差價超過一分錢,糧食里夾帶的土坷垃都能變成金子。

麥收前,小麥的價格掉到二毛八,比現在的價格低了二分錢。韓屯村的面粉廠,日加工量50噸,每斤二分的差價,就是2000元,每月6萬元。

韓屯面粉廠開業五個月,每月的利潤才10萬元。

一秒記住域名:""樂*文*書*屋

大家的心里都有數,因此,過了臘月二十,來韓屯賣小麥的反而多了起來,數量也大。面粉廠只好增加了收購點,收購加入庫,一直忙到二十九。

服裝廠交貨的算是正常,可幾乎所有的加工點,在交貨的同時,把年后加工的服裝也拿走了。

好多加工點,過年也不休息,一天三元多的加工費,在這時算是高收入了,人們舍不得耽誤。

樂*文書*屋""

請訪問https:///68/68426/

臘月二十九的晚上,韓屯村的村干部熬了一夜,總是是把一年的帳算清楚了。經歷了洪水的肆虐,村里的收入依然達到了二千萬。

一千萬用于分配,人均三萬一千元。今年,村里娶媳婦招女婿,加上新生的孩子,盡管悠悠一家7口的戶口都遷到京都,村里的人口還是增加到326人。

Ps:書友們我是作者恣悠悠,推薦一款免費小說App,小說下載、聽書、零、多種閱讀模式。請您關注微信公眾號(微信右上角""添加朋友選擇公眾號)輸入:zhaoshushenqi(長按三秒復制)搜索,書友們快關注起來吧!

中秋節期間,部隊和外來人員較多,再說各家也不缺錢,村里就沒分配。

黎明前,韓道偉摔著胳膊,高興的說:“這到年底算總賬,可真累人。沒想到俺秀芹姑說的數錢數到手抽筋,咱還真辦到了。”

樂*文書*屋""

請訪問https:///68/68426/

就連悠悠也沒想到,這后世人的至高名言,提早了七十多年,在這小村莊竟然成了真。

幾個村干部熬了一夜,可沒料到,村民卻不愿意領錢。大家都說:“這房倒屋塌的,錢領回家放哪都不放心,還是村里給存著吧。”

內容由lwxslwxs樂文書屋手打更新

“是啊,領回家也用不著,還不夠擔心的。”

“咱有這空還不如商量一下年后蓋房子的事,今年啥都反常,臘月二十二就打春了,咋還這么冷,滴水成冰,正晌午都不化凍。”

“看這陣勢,頭十五是別想動土了,俺想把宅基先墊五尺再蓋房子。虧得咱村有拖拉機碾壓宅基,墊了就能蓋,要不最少得過個夏天,經幾場雨轍瓷實了才能蓋。” 一秒記住域名:"lwxslwxs"樂*文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