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穿越七零年代

第619章 為富不仁

“誰家瞎眼了,才會把姑娘嫁給這種沒心沒肺人,一輩子也別想好過。”

傻小子根本沒聽,還在哪里耍橫:“俺姑父哪,俺奶奶來這么長時間了,他躲著不露頭算是咋回事。

有肉沒肉的是小事,來的時候俺娘就說了,讓他給出錢買套新農機,俺開著給人種地掙錢娶媳婦。

今天不給個實話,俺還不走了。”

這可真敢想,張口就是幾萬元的東西,和寶山姑姑一個腔調,想東西想瘋了。

寶景開口了:“你姑父出發了,得好幾天回來,可不是有意的躲你們。再說了,他有沒啥錯,有什么可躲的。

你們不走是吧,你奶奶年紀大了,去公社你姑心疼。你也成大人了,還不懂是非,去公社里學習幾天,就知道你姑父到底該不該給你買農機了。”

蘭芝的侄子也不是一點事不懂,聽了寶景的話,還是知道害怕的。一邊往外走一邊說:“我這就走,我可不去學習班,要是去了,以后就找不到媳婦了。咱們都是實在的親戚,你們可不能坑我。”

說完就對他奶奶喊道:“你個老東西,還不趕緊走,瞎磨蹭啥啊,等著去公社里吃不要錢的飯啊。”

人們調侃參加學習班的人,去公社吃不要錢的飯去了。哪知道蘭芝侄子,拿這話說自家親奶奶,心眼確實不夠頭。

蘭芝娘嘴上答應著:“你別急,奶奶這就走。”一邊小聲的對閨女說:“你身上有錢嗎,掏給我幾個,我回家也好給你嫂子交待,不然她有得鬧。”

蘭芝動彈不了,“小老媽媽”從兜里掏出一把零錢,起碼有張十元的。

老太太見了,一把從她手里奪了過去,嘴里喊著:“你別催了,奶奶這就走。”掂著一雙小腳,走的挺溜落。

她走后,蘭芝這么爽快的人,硬是病了一場,十幾天才能下床。

村里其他的人家,雖然沒有這兩家鬧的厲害,可也沒少生氣,誰家沒有兩家鬧心的親戚。

緊接著,外村就傳開了,說韓屯村的人,為富不仁,越有越欺作(小氣),不用的就東西賣破爛,也不接擠窮親戚。

這話說的有些過,韓屯村可沒一家賣破爛的,大家把不用的東西,都放到了庫房里。

親戚來了,在樓房里沒看到一件以前的舊東西。庫房在后院,關門落鎖,主人不想讓他們看,他們也不知道里面都有啥。就自動腦補成韓屯村把以前的東西,都當破爛賣了。

至于接濟親戚,那就看個人的意愿了。韓屯村親戚處得好的,還是占了大多數。

俗話說: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大部分的親戚,還是相處的比較好。

韓道存這次京都之行,買的家具最多。他給七個姑姑家,都買了一套簡單的組合家具。

單雙人沙發、茶幾,高低組合,一米半的彈簧床,梳妝臺,一套家具雖然不到二千,可七套下來,就得一萬多了。

這些家具運回來,暫時放在他們家不住的樓房里。他打算秋后每個姑姑家給一千元錢,讓她們家翻蓋住房,等新房子蓋好后,再把家具給他們。

現在農村建房,木料自己備,光是買磚瓦和人工,一千元錢夠建一套新院落的。

村里和他們有著同樣打算的,可不在少數,不過幫的都是至親,有幫閨女的,也有幫娘家的。

這都是平時處出來的感情,像寶山奶奶這么疼閨女的,最后也被閨女傷透了心。寶山爹給前面出嫁的兩個閨女置辦嫁妝,出錢建房子,她這次也沒攔。

不過老太太到底是疼外甥,這孩子是她從小看著長大的。韓屯村的建筑工地招臨時工,她讓寶山爹給說和了一下,外甥就留了下來,當了個建筑臨時工。

剛搬進新家,村里人就開始買豬仔,還是家家喂十頭。悠悠回來時,自己家的豬圈里,已經有了十頭豬仔,是愛國舅舅給買回來的,迪迪負責喂養。

現在喂豬比以前省事多了,每天只需要割草投喂就行了。喂食的時候,打開自動清掃的設備,不到十分鐘,豬圈就沖洗干凈了。

各家的羊也都從村里牽了回來,繁殖的小羊是集體的。經過半年多的繁殖,村里多了五百多只小羊,依然是集體養著。

村里的孩子,又開始結伙搭伴去黃河灘上割苜蓿草。他們連自行車都不用,村里閑置的拖拉機被孩子們開了出來,用拖拉機往家拉苜蓿草。

豬仔剛買回來,一天吃不了多少飼草。孩子們把多余的飼草都攤到家里后院門樓和庫房上的平頂上,曬干做冬季的飼草。

秋高氣爽,兩三天就能曬干,直接堆在房頂上,特別的方便。

每天早一趟晚一趟,加上星期天,各家的房頂上,很快就堆起了干草垛。

后院的竹叢下,十多只母雞悠閑的覓食,悠悠仔細看了一下,竟然是自家去年養的。

原來去年集中喂養的時候,各家都做了記號。就是用不同顏色的布塊,綴到雞翅膀上,特別的好區分。

各家每天撿十幾個雞蛋,大家都在食堂吃飯,很少在家自己做飯,偶爾喝個雞蛋水,給孩子蒸個雞蛋羹,能用幾個雞蛋。

各家又開始賣雞蛋,不過這次是賣到村里的食堂,直接換成了菜票。

附近村莊的人們,賣雞蛋還是來悠悠家的代銷點,被悠悠收進商城里,柴雞蛋的貨源還是有保障的。

悠悠姥姥舅姥娘和紅英舅媽她們,自家雖然早就布置好了,可也沒閑著,村里的六套公用房,都是她們布置的。

老首長選了一套明代的雞翅木家具,簡潔大氣,富有年代的厚重感。

公用房收拾好了,除了老首長的那套,工作組的全體人員,搬進了其余的五套房子。

新建的村醫院和學校,已經竣工啟用。以前的村醫院、學校、臨時住房和村委會,全部拆遷。

村委會臨時在老首長的房子里辦公,村里的食堂和代銷點,搬入新建的產品展示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