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穿越七零年代

第621章 鄉村記憶

二爺做主,把石碾和石磨重新支到牛屋里,他老人家說了:“悠悠小時候,就喜歡吃石磨磨的面。咱們村喂的牛和驢,反正沒活干,以后我給悠悠磨面吃。”

韓屯村現在,農機具齊全,能用牛和驢干活的時候基本沒有,可二爺喜歡喂牛,村里的牛和驢就一直是他喂著。

這幾年,牛和驢的價格一路飆升,賣大牲口也給村里掙了不少錢。

牛驢都喂苜蓿草,出圈和打掃衛生都是韓道榮干,二爺只是負責喂,倒也輕松。

安置石磨和石碾的三間牛屋,里面還放著犁耙耬,叉耙掃帚和木锨等農具,現在大部分都用不上了。

悠悠想起了后世的鄉村記憶,作為一段歷史的記載,里面放置的大部分都是仿制品。

何不從現在開始,就打造一個真實的鄉村記憶。悠悠想到做到,滿村里撿人們丟棄的各種東西,放到磨坊里。

二爺看她成天價往磨坊里撿破爛,就問她:“悠悠,你撿這些東西干啥?把磨坊放滿了,二大爺想給你磨面吃,都轉不開身。”

悠悠怕二爺把她的寶貝給扔了,就認真的說:“二大爺,這可都是好東西,以后咱村的孩子們,怕是都忘記以前過的是啥日子了。我放著這些東西,當憶苦思甜的教育室。”

二爺左右看了看,見沒有外人,才嚴肅的對她說:“悠悠,你也不小了,以后說話真得注意,這些大多數都是新社會的東西,可不能叫憶苦思甜。

你這無心的話,被有心人聽去,就成了反黨反社會的證據,會給家人帶來極大的麻煩。孩子啊,咱們村里可不像看起來這么太平。”

悠悠想了想,然后說道:“二大爺,那就叫鄉村記憶,記住咱們過去的那段歲月。”

二爺笑了,摸著悠悠的頭,感嘆道:“沒想到你小小年紀,還挺念舊的。這鄉村記憶叫的好,二大爺給你保管好了。”

二爺何止是保管,他看到各種和這個年代相關的物品,也收集過來。東西越來越多,屋里放不下了,就在牛屋前搭了個敞篷,后來又建了個院子。

悠悠磨著姥爺,給做了一塊寫著《鄉村記憶》的門匾,掛在了院子的大門上。

進入新世紀,這些東西逐年增值。韓屯村的鄉村記憶,也成了村里的一個景點。來韓屯參觀的人,都會到這里,看下七十年代的韓屯村,是個什么狀況。

韓屯村是張集公社灘區村莊,最后一個搬新居的。可韓屯的村辦公樓還沒完工,新建的兩個廠子,還沒有開工投產,地區的工作組,還是不能撤回去,依舊在韓屯堅持工作。

自工作組在韓屯村設立以來,駐村的干部每天沒少于十幾人,多的時候幾十人,他們同韓屯的群眾,同吃同住。

韓屯村的群眾,外出距離遠的,還在村里借輛拖拉機,駐村的干部外出回家,不是騎自行車就是去張集搭客車,從來沒用過村里的車輛。

尤為讓人尊敬的是,他們回家給家里帶肉食品,都是在廠里的零售門市掏錢購買,從來沒沾過村里的便宜。

村里經常給他們送各種肉食,高主任都讓小李按照出廠價付款。他們本可以湊著要些帶回家,出廠價和零售價差了20,可他們就沒一個這樣做的。

黃委為了慶賀張集公社灘區村莊新建勝利完工,給韓屯村送了一場電影,放映地點就定在韓屯村的十字路口。

影片是全國熱播的《少林寺》,放映的頭兩天,消息就傳了出去,有些里離韓屯遠的,放映的當天下午,提前來到韓屯村。

《少林寺》在縣城上映的時候,連續放映半個月,場場爆滿,兩毛的電影票,私下里炒到了一元的高價,比當年的《朝陽溝》還要火爆。

別說管區的小戲院了,就是公社的大劇院,想放映《少林寺》,至今都沒排上號。

韓屯村在這節骨眼上放映《少林寺》,吸引力可不是一般的大。最近韓屯的新樓房,被炒得沸沸揚揚,人們也想趁機見識一番。

離韓屯比較遠的,好多人家趕著毛驢車,把老人和孩子一車全拉來了。韓屯村五十米寬的公路,放滿了地派車和自行車。比韓屯當年放煙花,來的人都多。

雖然離的不算太遠,可在這交通落后的年代,這些人大部分沒來過韓屯。

村里嶄新的樓房和漂亮的庭院,他們是看啥都新奇,安頓好地派車就到村里逛游,隔著柵欄門,往各家觀看。

有些調皮的孩子,爬上柵欄就往院里翻,還真有成功的。悠悠和舅姥爺幾家,就在街道的中心,進的人最多。

這些熊孩子,進院就到處竄,東拉西扯,姥爺精心布置的庭院,被他們無情的糟蹋了。

院里的秋千,成了他們爭搶的目標,小孩子爭不過,就大聲的哭鬧,大人也開始往院子里爬。

家里有人的,柵欄門沒關,剛開始進去的還找個借口,口渴了找碗水喝,后面的人跟著就進去。

農村人哪見過這么漂亮的擺設,進家就大呼小叫的四處觀看,有人還到處摸,甚至有人上樓了。

留在家中的基本都是老人和孩子,他們拉了這個拉不住那個,趕緊出門大聲呼救。

也有在家招呼親戚的,大家都挨著居住,喊人倒是容易。

村里的民兵隊緊急出動,各家上班的也趕緊回家,不一會的工夫,就把人清了出來,大件的東西是沒少,不過肯定有丟小東西的。

大多數人是處于好奇心,看到家里有人,就進去看一下。進去的人多了,啥情況都有,就顯得亂了。

工作組的同志怕出事,臨時決定,把放映地點改在韓屯南面的黃河大堤上。人們主要是來看電影的,呼啦啦都走了,去搶占個好位置。

公路兩旁的綠化帶,木槿和紫薇花枝繁茂,爭奇斗艷。別說孩子了,大人也有進去折花的,可還沒進去就被蟄,雖然不是太疼,卻成功的阻止了人們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