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穿越七零年代

第622章 少林寺

別的村的人成群結隊的來韓屯看電影,韓屯村自己的人除了孩子和部分大人,卻都守在家里,下午的突發狀況,把村里人嚇住了。

民兵隊也不按時間了,吃過晚飯就在村里來回的巡邏,各家的年輕人和老人,除了陪孩子的,都在家里留守。

大人們緊張,孩子們還是高興的,吃過晚飯,就撒著歡的跑了,家里人急得跟在后面喊。

雖說是在大堤上放電影,韓屯村還是占了主場優勢,下午安排場地的時候,在放映機的周圍,放了一圈的長凳。

人們也都習慣了,農村放電影,中間最好的位置,都是本村人的。

韓屯村的人少,加上工作組和各家的親戚,也不到五百人,比起其他村來,算是少的。

在人們的翹首等待中,晚上七點半,夜色暗了下來,終于開始放映了。

悠悠在八十年代初,《少林寺》的熱播期,親眼觀看了這一絕世經典大片。

在后世,悠悠雖然知道《少林寺》電影,可還真的沒看過。沒想到,這影片真的挺好,反正悠悠被吸引住了。

影片開頭的五分鐘,就令人震驚。

不同于后世的電影,開頭不是一段酷炫無比的鏡頭,就是一段精彩絕倫的故事。

《少林寺》的開頭是一段類似紀錄片一樣的東西。

真的就是紀錄片。

詳細介紹了少林寺的起源,歷史,故事,文化等等。

在這段紀錄片之后,故事終于開始了。

根據少林寺內壁畫“少林寺十三棍僧救唐王(李世民)”改編。

影片的第一幕便是方丈對著面前的小和尚發出來自靈魂的拷問:

“盡形壽,不殺生,汝今能持否”(盡此一生,不殺害眾生,你能堅守嗎?)

而這位小和尚便是我們故事的主人公,背負著血海深仇的覺遠。

隋末,江湖好漢“神腿張”因抗暴助義,而遭到了朝廷將軍王仁則的打壓。

在押送途中,神腿張用自己的生命換取了兒子小虎逃命的機會。

逃出生天,拖著半死不活的身體,小虎來到了一個地方,恍惚間他看到了三個大字:

少林寺。

在少林寺這段日子,大師和沙彌們都對他很好,尤其是曇宗師父,對待他像是親兒子一般。

即使小虎這傻小子不小心弄死了他女兒的阿黃,曇宗師父仍是偏袒著他。

不僅如此,師父還帶著眾沙彌和小虎一塊兒,品起了“阿黃”這大補之物。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只要心中有佛,不必拘泥這些小節”。

眼看著日子一天天的過去,小虎的傷勢也慢慢痊愈。

在少林寺這段日子,他沒有一天不想著為父報仇,發勢定要殺了王仁則那個狗賊。

最終他拜了曇宗為師,習武于少林,削發為僧,法號覺遠。

幾個月后,一次意外,覺遠被罰面壁三日。

一時不忿的他將錯就錯,不告而別,自己獨自下山打算這就去找王仁則報仇。

但就憑他那兩下子,又怎么是王仁則的對手?

雖說沒報了復仇,還險將自己的小命搭進去,但可喜的是,在王仁則的屋子里,他救了一位姑娘。

而這位姑娘正是曇宗師父的女兒,阿黃的主人,自己還有點喜歡的無暇。

二人回到寺里,曇宗師父雖然很生氣覺遠的不辭而別,但更多的是對他的擔憂,只吃了三天素,就像上西天?

從那之后,覺遠奮發圖強,春夏秋冬,少林寺處處是他練武的影子。

某天,王仁則追捕李世民于少室山,恰好被覺遠撞見,覺遠二話沒說就對李世民施之以援手,將他藏匿于少林寺內。

恰逢王仁則追至,少林寺大難在即。

眾僧浴血奮戰,曇宗戰死。

此時李世民率兵返回攻陷洛陽,王兵嘩變,王仁則被覺遠手刃。

為繼承曇宗遺志,覺遠受戒為僧,兼負武林統領。

唐太宗諭立僧兵,并立碑表彰眾僧義勇。

自此,少林習武風盛,名傳四海,威震四方。

這就是影片《少林寺》的故事。

劇情并沒有多么復雜,就是一個簡簡單單學武為父報仇的故事。

不過對這個年代的人來說,文革以前看樣板戲,文革以后看戲曲電影,突然來這么個東西,令人耳目一新。

影片的特點十分突出,動作戲非常多,幾乎沒有大篇的對白出現。

全片過半的時間都是武打戲份,打斗過程中沒有任何的背景音樂,全程都是“嘿!”“哈!”“哎!”“咦!”然后二人互毆。

看到精彩處,人群中爆發出陣陣大笑,完全沉迷在劇情中。

悠悠清楚的知道,1982年上映的《少林寺》是中國影史上的一個神話。

《少林寺》在香港公映,作為第一部在香港上映的內地功夫片,在當時復雜的政治環境下,創下1616萬港幣的超高記錄,一舉打破香港功夫片歷史最高賣座記錄。

在日本,創下40億日元票房紀錄。1983年,在韓國上映,創造了51億韓元的票房紀錄。

在國內,以0.10.3元/張的票價,取得1.4億的票房,觀影人次達5億。

很多人會質疑這個數據,覺得太假了。

老實說,觀影人次5億這絕對少報了。

因為自影片開播近兩年的時間里,農村幾乎每次放的電影都是《少林寺》,已經記不太清它到底是放了多少次。

鄉下是這幅光景,城里也區別不到哪去。

那會的中國,大半的人都看過這部電影,更別提有的人豈止是一遍兩遍地看,根本是七遍八遍地看!

這放在后世完全是一件無法想象的事情。

這《少林寺》到底是有多么地好?竟能引得男女老少工人農民全年齡全職業無差別的歡迎?

如果以后世人的眼光去看待《少林寺》,它絕對稱不上一部好電影,因為它看上去更像是一部中國功夫宣傳片。

從影片的演員們,也看得出,這部戲的亮點走的就是武打。

覺遠李連杰,自幼習武,五次全國武術比賽冠軍;

曇宗于海,五十年代就是一名武術運動員;

于承惠王仁則,青島武術全能冠軍。

禿鷹計春華,拍該片前一直在浙江省武術隊;

更令人驚奇的是,就連覺遠的“紅顏”,那位無暇姑娘也是有武術功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