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穿越七零年代

第645章 就是這個味

不止是悠悠覺得好,凡是吃過的都叫好,科技大的一位老教授說:“這輩子吃過好多地方的麥芽糖,韓屯村的麥芽糖,是我吃過的麥芽糖中最好吃的。

回去的時候,我得給老伴捎些,她就好這一口,前幾年沒賣的,這兩年有賣的了,可惜牙口不好,吃一根費好大的勁。你們村的麥芽糖,又酥又脆,正適合老人吃。”

山本他們幾個,吃的直呼:“襖依洗衣!”邊喊邊伸大拇指。

韓屯村的孩子和他們接觸多了,基本上都能聽懂,知道是好吃,好極了的意思。大人們聽了挺納悶,“老騾子”驚奇的說:“好吃就得讓他姨去洗衣服,日本的婦女真沒地位。”

山本認真的糾正:“是襖依洗衣,不是他姨洗衣。”

“老騾子”看傻子一樣的回答他:“肯定是你姨去洗衣,他姨你也支使不著啊。”

山本一聽更急了:“不是你姨洗衣,是襖依洗衣。”

“老騾子”看著他,疑惑的說:“這孩子沒發燒吧,我姨早就沒有了,能給你洗衣,做夢吧。”

一群孩子,被他倆給逗的,哈哈大笑,麥芽糖的碎霄都粘在了身上和臉上。

個別孩子,還真被化了的麥芽糖沾住了嘴,越抹越沾,急得吱哇亂叫,大伙看著那通笑啊。

大家都說,怪不得祭灶用麥芽糖,這東西用來封嘴確實好。

這儀式準備前,悠悠就跟二爺打聽過了,用麥芽糖祭拜灶王的緣由。

據民間傳說,灶王爺本是天上的一顆星宿,因為犯了過錯,被玉皇大帝貶謫到了人間,當上了“東廚司命”。它端坐在各家各戶的廚灶中間,看著人們怎樣生活,如何行事,把好事壞事都詳細記錄下來。到了臘月二十三日就回轉天庭,向玉皇大帝稟報各家各戶的善惡情況。到了臘月三十晚上再返回人間,根據玉帝的旨意懲惡揚善。

所以人們在臘月二十三日都要祭灶,并把又粘又甜的麥芽糖獻給灶王。祭灶時,還要把麥芽糖用火融化,涂在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講壞話了。粘住灶王爺的嘴,讓它“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

兒童們則把這一天當作春節的序幕和“彩排”。天一擦黑兒,就放起了鞭炮,在鞭炮聲中由家中的男主人把一盤麥芽糖,一碗清茶供在灶王像前,點上蠟燭和線香,祈禱行禮后,把灶王像從墻上揭下來燒掉,再把茶水潑在紙灰上,麥芽糖則由孩子們搶著分而食之。

有關長形的中空麥芽糖,也有一種傳說:相傳早在唐代,常州就開始用飴糖、芝麻,制作生產一種形似麻團的芝麻糖,叫做麻團糖。至北宋末年,狼煙四起,金兵大舉南侵。康王趙構從京師汴梁南逃,偏安江南,一味妥協求和,全不想收復北方失地。老百姓對此十分憤恨。當時曾作詩一首:“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以泄不滿。常武地區的老百姓,則采用另一種形式來表達抗金收復失地的愿望。他們將圓球形麻團糖改制成火銃樣的圓柱形,送給康王,以激勵其抗金復國的勇氣。至于康王趙構有無從中受到啟發和得到勇氣,不得而知。但是,常州芝麻糖從此做成圓柱形,沿續至今。

關于麥芽糖,悠悠專門找智腦咨詢過,相關的內容還真多。

麥芽糖是我國傳統產品,風味獨特,吃起來酥脆香甜,味道純正可口,營養豐富,并有和胃順氣、止咳和醫治便秘等作用,不僅是兒童喜愛的食品,大人也喜歡吃。

麥芽糖加工方法簡單,適合農村家庭生產。不過僅限于冬月生產,即便是寒冷的東北地區,最多也不超過五個月。

后世的麥芽糖,手工制作的很少了。手工制作麥芽糖技術,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手工制作的麥芽糖,每公斤價格高達上千元。

后世的麥芽糖大部分是用機器制作的,價格是低了,可口感也差了。

悠悠從倉儲園拿出幾種麥芽糖,手工做的和機器做的都有。經過品嘗,不僅是機器做的口感差,就是純手工的,也和二爺做的沒法比,脆度不夠,香味也不正宗。

這里面有制作技術的原因,也有原料的原因。后世的各種原料,由于大環境的污染,質量都和現在的沒法比。

后世的麥芽糖,一年四季都有買的,有專門的冷藏設備。包裝也上檔次,特別是手工制作的麥芽糖,包裝更精致。

而且大部分是獨立的特制包裝,用硬塑料制成各種包裝盒,麥芽糖裝到里面,磕不著碰不著,便于運輸。只有做到這些,才能適合在網上購物。

現在的麥芽糖,都是裝在編織袋里,在集市上擺攤,把編織袋敞開口,便于人們觀看挑選。旁邊放些麥芽糖的碎塊,方便人們品嘗。

麥芽糖體積大不壓稱,半斤就能稱一大包,用泛黃的包裝紙包上,回家放不了多長時間,遇熱就融化,酥脆度和口感就差了。

集市上的麥芽糖,一般是一元一斤,成本不到五毛錢,利潤夠高的。可麥芽糖生產時間短,運輸困難,只能在附近的集市上賣,銷量也不大。

悠悠大體的計算了一下,按照二爺這個規模,一個小時的生產量大約一百斤。

二爺這次制作的十幾種麥芽糖,大約五百斤左右,人們品嘗后,還剩三百多斤,立即被大伙給瓜分了。

大伙拿著各種各樣的塑料袋,自己動手,每種麥芽糖都裝些,反正集市上賣的,都是一個價。二爺也沒定價格,誰家要了,讓道存記上帳就行。

韓屯現在不缺塑料袋,自己村里就有制塑機和彩印機,各種塑料袋都能生產。一個30公分的白色的透明塑料袋,成本價不到一分錢。

制塑機試生產做的各種塑料袋,都被大伙給分了,每家都有上百個,大伙都高興。特別是家里的婦女們,用塑料袋裝些小東西,特別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