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穿越七零年代

第680章 訂婚

現在韓屯村的未婚青年,不論男女都是香餑餑,特別是新的住宅樓建好后,更是行情見漲,家里有適齡孩子的,基本上每天都有媒人上門。

況且,韓道偉的二兒子韓志明,還是個大學生,現在人們可不懂得專科和大學的區別,他們就知道有中專和大學,專科生在人們的眼里,也是大學生。

現在的中專生,畢業后也是國家統一分配工作,戶口轉為非農業,也就是城鎮戶口,每月都有糧食供應,被人們習慣的稱為吃國糧。

農村里考上學的孩子,就是飛出農門了。畢業就有工作,掙工資,吃國糧。再找個有工作的對象,那就更好了。

家里條件差的,要是愿意在農村找媳婦,那可是香餑餑,專挑好條件的找。

韓道偉的二兒子,兩樣條件都占,他家要是放出口風,想在農村找媳婦,估計說親的能擠破大門。

看到他娘倆,小心翼翼的來求親,紅英還真不敢做這個主。冬梅在她家住了兩年多了,可訂婚這樣的大事,還得她父母和本人做主。

舅姥娘把話接了過來:“紅英,你和愛國明天回家,把你大娘家的條件,好好得給你哥嫂說說,再問清冬梅的意見。”

紅英這才回過神來,若有所思的說:“娘,我知道了。”

韓道偉舉杯對愛國說:“愛國,我先敬你一杯,明天去了紅英家,給你侄子多添好言,回來我再專門請你。弟妹,拜托你倆了,冬梅這孩子,我們家是真喜歡。”

韓愛國對他說:“還用我倆說好話,咱們附近的村莊,誰不知道你們家條件好,一大家子和和美美,從來沒生過閑氣,待媳婦和親閨女一樣,誰家的閨女嫁到你們家都放心。

二侄子又是大學生,冬梅能嫁到你家,是她高攀了。”

韓道偉不好意思的說:“援朝,這不是你侄子個頭矮嗎,冬梅這孩子人長得好,個頭可是比你侄子顯高。”

冬梅的個頭也隨了姑姑,現在就一米七三了,不知道還長不。都說二十三,竄一竄,說不定還能長兩公分。

韓道偉他們家,個頭都矮,韓道偉的二兒子,估計一米七都不到。韓道偉也就一米六五的個頭,他兒子比他高點,也沒高哪去。

愛國聽他這么一說,沒忍住噗呲笑了。他引了個頭,大伙都笑開了。就連韓道偉他娘倆,也忍不住樂了。

韓道偉的娘笑著說:“二小子在家也害怕,一個勁的嘀咕要是能再長一點,就跟冬梅一般高了。”

紅英聽她這么一說,回過味來,開口說道:“個子高矮的不算啥,只要倆人有緣發,能和和美美的過日子,比啥都強。”

韓道偉娘倆聽她這么說了,就起身告辭,臨走韓道偉還囑咐:“愛國和弟妹,這事就拜托你倆了。”

紅英看他們出了大門,才說道:“我說道偉二小子,沒事總往代銷點里跑,原來起了這心思。”

舅姥娘說:“除了個子矮點,道偉他們家還真沒啥毛病,這孩子也踏實,可惜時運不濟,考了個大專。可他要是想找個有工作的媳婦,也應該不難。”

舅姥爺說:“道偉這是高招,找個有工作的,一年才掙多少錢,咱們村一年的收入是多少。今年速食面和火腿腸都開工了,人均分配咋著也得超十萬。

再說了,智慧她姥娘家,在附近可是出了名的富裕戶,找個這樣的親家,經濟上沒負擔。”

愛國這才反應過來:“道偉這會計可沒白當,帳算的就是精,不過對冬梅來說,也是好事。嫁到哪個村,也沒咱們村的生活好。”

舅姥爺囑咐他倆:“你們明天回去,一定把事情問清楚了,特別是冬梅的意見,千萬別勉強了。”

紅英回應說:“爹,我倆知道了。”

紅英的娘家,這幾年粉坊的生意越做越大,廠房擴建到十畝,另建了個三畝的自動化的養豬場,生豬存欄量二百頭,人們都猜測,他家的年收入超過了十萬元。

紅英的父親,每次聽到人們這樣說,都謙虛的回一句:“哪有這么多,咱們這里,開粉坊的多了,你們去打聽一下,誰家有這么高的收入。”

大伙卻說:“開粉坊的是不少,可十個八個的粉坊加一塊,也沒你家的粉坊大。”

老爺子反駁道:“你們光看見俺家的粉坊大了,沒看見俺們出的力,老人和孩子都跟著忙活,一年忙到頭,就落個喂豬的錢。”

落個喂豬的錢,猛一聽不多,可他們家的豬場大啊,二百頭的存欄量,而且是一年出欄兩茬。

光是這四百頭豬,每年就收入六萬多。喂豬的飼料,主要是粉坊里的下腳料粉渣。

他們家喂這么多的豬,其他的粉坊可不敢比,主要是他們家喂豬,是自動化的養豬場,節省了大量的人力。

周樓架上了高壓電,他家一次性投資近十萬元,建了這個自動化養豬場。

現在農村里,還真沒有誰家,有這么多的資金。再說了,農村通高壓電的村莊,現在還特別的稀少。

周樓村能通高壓電,也是沾了韓屯的光,韓屯村的高壓電攬,從他們村頭經過,村里每人集資五十元錢,就把高壓電架了起來。

有了高壓電,紅英娘家的粉坊,又購買了一臺電動的粉碎機,加上原來的粉碎機,兩臺粉碎機一起工作,收再多的碎地瓜,也不怕壞了。

現在的農村,人均耕地多,人們還是習慣,種一畝多的夏地瓜。

地瓜秧曬干了打成粉,是喂豬的好飼料。就是一些小個頭的地瓜,主要也是喂豬。

單獨的種一畝地瓜,各家管理的都比較好,畝產量也比在生產隊時高多了,最少的畝產也在五千斤以上。

收地瓜還是靠人工挖,一畝的地瓜收下來,最少得有五百斤挖爛的。爛地瓜兩三天的時間,就開始腐爛,喂豬都吃不及。

人們習慣性的,把挖碎的地瓜送到粉坊里換粉條。靠著石磨粉碎地瓜的粉坊,一個石磨每天才加工五百斤的地瓜,他們一天最多收一兩家的碎地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