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穿越七零年代

第841章 家屬們

就是有了這個大倉庫,只要是悠悠在家,自家的門市里,就沒有買不到的貨物。

前面的貨架上沒有,姥姥就一句話:“我記得進過,這年紀大了記性差,等悠悠放了學,我讓她找找。”

讓悠悠找東西,那是十拿九穩。

這些家屬來到后,買的最多的是鍋碗瓢盆,她們來自全國各地,飲食習慣不同,韓屯村食堂的飯菜,比較適合北方人的口味,對于南方人來說,口味過重了。

她們在宿舍樓里做飯,也非常的容易,每套房間里,都有單獨的廚房。簡易的整體廚房,冷熱水都通,沼氣灶也安裝好了,隨時可以使用。

南方人喜歡吃大米,代銷點里雖然沒有,可村里的食堂里出售大米,雖然不是平價,可和他們當地的大米價格差不多。

就連南方人喜歡吃的糯米,韓屯村的食堂也有存貨,這些小雜糧,是食堂里用來做輔食的,既然家屬們有需要,食堂多采購一些就可以了。

至于其他的調料,只要他們有需求,悠悠肯定能供應,震宇公司的批發業務,在李保國和林管家的操作下,現在可以說是遍及全國各地。

李保國和林管家倆個人,合作非常默契額,自動將業務劃分為一南一北,李保國負責南方的業務,林管家負責北方的業務。

南方的調料雖然很少在北方賣,可只要是悠悠想賣,就能找到貨源。

悠悠不在的時候,這些家屬還有另外一種交流方式,那就是用文字交流。悠悠家的代銷點里,有個記特價商品的小黑板,被她們當成了交流的工具。

來韓屯村的家屬,都有文化,學問雖然不大,可起碼的文字交流,還是可以的。

不過她們還是喜歡趁學校放學的時間來,遠離家鄉,連個能說上話的人都沒有,家屬之間也不熟悉,能和悠悠聊上幾句,了解下韓屯村的情況,也能稍解鄉愁。

韓屯村的人,這次是真的服氣悠悠了,都夸悠悠這腦子是咋長的,學啥都快。

通過這件事,姥姥也對悠悠轉變了認識,總算是相信悠悠的智力,真的有過人之處,不是單純的依靠智腦作弊了。

這些家屬剛到,悠悠都能和她們進行簡單的對話,雖然也有聽不懂的,可大體的意思不錯。

七十多名退伍軍人的家屬來到韓屯后,雖然是遠離家鄉,可她們對韓屯村的條件,全都非常的滿意。

這些家屬中,也有去部隊探過親的,她們把韓屯和部隊相比,都認為還是韓屯村好。

好多的家屬不能相信,在這偏僻的農村,咋會有韓屯這么個特殊的村莊,比城市里的機關單位,條件都要好。

現在的大城市里,很少有用煤氣做飯的,就連上海和京都,大部分人家也是用煤球爐做飯。韓屯村的沼氣灶,做飯太方便了。

義務兵是一起請的假,這些家屬幾乎是一快來到的,有的人怕路上誤事,提前到了一天。

她們來到后一個星期,村里組織的考試就開始了,經過筆試和面試,從這些家屬中,錄用了五十名工人。安排到各個工序,跟著老工人學習,三個月后再從新分配工作崗位。

未錄取的二十多名家屬,基本上都是文化程度低的,不過她們也沒有回去的,全都選擇留在了韓屯,自主擇業。

其實她們的丈夫,提前已經了解好了,針對自己妻子的特點,已經有了初步的打算。

全國各地的農村婦女,大部分都會織粗布,做針線活更是不在話下。年輕的婦女眼神好,做盤扣做繡球,都比較合適。

就是專門做手工的鞋墊,每個月也能掙二十多元錢,除去生活費,還能稍有節余。

村里的基建剛完工,韓屯村的木工組,又接到了新的訂單,這些訂單都是來自這些退伍兵,他們給妻子購買織布機。

別說沒錄取的退伍兵家屬了,就是被錄用了的,也都準備把織布作為第二職業,這些年輕的婦女,沒有家務和孩子的拖累,除去上班和上課的時間,空閑時間還真不少。

村里給他們提供的住房,客廳二十多個平方,除了沙發茶幾和電視柜以外,也沒其他家具,放上臺織布機,空間也挺寬敞。

木工組原來存下的織布機,先給沒被錄取的家屬安裝上,讓她們先用。很快,這兩棟家屬樓里,就響起了織布的聲音。

在韓屯村想織粗布,其實很簡單,新石莊的紡紗廠,就買染好的棉線,不用染不用漿,經好線團就能織。

這些家屬織布以前,專門找到悠悠家的代銷點,詢問收購棉布的花樣和規格,她們在家就打好了織布的譜,來的時候把家鄉的粗布花樣,也帶來了好多。

和臨水這里相比,她們帶來的花樣,富有地方和民族特色,有好些都挺漂亮,可有些粗布,寬窄也和臨水這里的不同。

老騾子和韓道偉的母親,從中挑選出好多的花樣,說是回家自己織,留著自家用。

南方織的粗棉布,大部分都比較窄,這難不倒織了一輩子布的家庭婦女,只要是有花樣,她們都能換算過來。

悠悠可沒這樣要求,在她眼里,手織的粗棉布,寬窄都有不同的用途。

以前自家收的粗棉布,大體上是二斤半棉線一勾子布,十元錢一勾子,大體上是棉線和手工費,各占一半。

悠悠給姥姥出了個主意,以后收購窄幅的棉布,按斤數算帳,每斤4元錢。對于普通的棉布,還是按照原來的辦法收購。

進入陽歷的7月,也就是說進了下半年,韓屯村的發展基本上進入穩定期。基建項目全部完工,新進的生產線全部投入生產,工人也招收到位,地區的工作組就撤了回去。

7月7—9日,是固定的高考日,高考過后就是中考了,悠悠抗爭到最后,還是得聽從家人的意見,乖乖的去京都參加中考。

志高報名臨水一中,他考上后也不打算住校,就住在志斌姥姥家走讀。志遠住宿舍生虱子,把家里的孩子都給嚇壞了,提起來就感到渾身難受,沒人敢再去嘗試。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