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穿越七零年代

第843章 收拾住處

把給劉冉娘家帶的東西卸下來,豬肉是成扇的白條豬,羊也是整只的。腌好的鴨蛋和鵝蛋,都是用一米多高的缸裝著。成箱的火腿腸方便面摞得好高,午餐肉、粉肚這些,也都是成箱裝著,還有今年的新產品,蔬菜面和龍須面。

舅姥娘給劉冉娘家帶來的這些東西,價值絕對在千元以上,趕得上倆人一年的工資了。要是讓他們買的話,不動老本還真不行。

進去和劉冉的爺奶打過招呼,一行人就告辭了。劉冉跟著車回自己家,她母親不放心,也跟著一塊過來了。

反正愛民和劉冉他們的院子大,五間主房的兩進四合院,住十幾口人完全沒問題。

他們的房子,還真沒住多了,愛民在部隊服役,劉冉自己住這么大的院子,反而感到冷清,平時就跟著爺奶住。她作為家里唯一的女孩子,可是爺奶的寶貝。只有愛民回來了,倆人才在這里住幾天。

快到預產期了,劉冉娘家的人,提前來人把院子打掃干凈了,他們再疼閨女,萬沒有讓閨女在娘家過月子的道理。

再說了,劉冉的婆家也不是沒人,相反的還非常重視,這不還不到九個月,就提前來待產了。

所有人的住處都安排妥當,姥姥帶著悠悠也住了下來,愛民舅舅回來之前,悠悠成了劉冉舅媽的專屬司機,必須保證一天二十四個小時跟隨。

婦女們在家忙活,舅姥爺帶著司機去看望了老首長,把給老人帶的東西送了過去。舅姥爺回來后說,今年的冬季,老首長打算去韓屯村長住。

以后的幾天,大伙沒事干,就去隔壁收拾舅姥爺他們的房子,劉冉舅媽生孩子后,家里人肯定都得過來。韓屯村叫送粥米,京都這里叫擺月子酒。

舅姥爺的院子和愛民的一樣,這條胡同里,總共購買了七套兩進的院子,都是舅姥爺他們家的。

這些院子被林管家派人修整一新,里面的家具和鋪蓋都有,隨時可以入住。

悠悠在里面安置了一些太陽能的機器人,設置了一個簡單的程序,打掃清潔溫濕度的調節,都保持在最佳的狀態。

院子里的綠植和衛生,林爺爺定期派人來維護。所以,這些院子稍加收拾就能住人。

把蓋在家具上的防塵布揭開,盡管沒有灰塵,大家還是習慣性的抹了一遍。常用的物品拿出來,家里就算收拾好了。

看到這種情況,幾個人把其他幾家也收拾了出來。說是收拾,還不如說是查看了一遍。

各家的情況都差不多,其他的幾家,連防塵布都沒動,反正也不臟,到了時候再收拾也不晚。

劉冉的母親跟著轉了幾天,感慨的說:“還是親家你們有眼光,早幾年買了這些四合院。現在這樣的四合院,沒有二十萬,可買不下來。

要說住得舒服,還是這老年間的四合院,冬暖夏涼。樓房就不行了,冬天有暖氣還好些,夏天是真熱,晚上整夜的開著風扇,我這胳膊吹的都不得勁了,醫生說是得了肩周炎。”

姥姥對她說:“二十萬也能買,這四合院越來越少,以后肯定還得漲價。親家既然覺得好,有合適的就得趕緊買。”

像劉冉他們家這樣的情況,住房肯定不缺,可想要住獨棟的四合院,除了劉冉的爺爺,其他人都沒這個條件。

劉冉幾個父輩,都住在獨棟的別墅里,比四合院住著舒服,可絕對比不了舅姥爺家這幾處四合院。這些院子里,被悠悠設置的太陽能空調,給控制的四季如春,溫濕度正合適。

這些裝置都隱藏起來,不把房子給拆了,很難發現里面的蹊蹺。再說了京都的四合院,確實有冬暖夏涼的功效,不過效果不是這么明顯罷了。

劉冉也勸她母親:“媽,咱們家現在也沒啥事了,您就下狠心買處院子吧,咱家里是不缺房子,可我還有倆哥哥在外地,他們每次回家,家里都住的擠吧吧,您也和我婆婆學,每個兒子都給買個四合院唄。”

劉冉的母親聽了女兒的話,笑著搖搖頭:“你這孩子,從小沒操過心,還每人買一套,就是一套,你媽現在也買不起。

要說是前幾年,把老家底磕干,還能勉強買一套,現在可是晚了。冉冉你生了孩子,家里往后也沒啥大事了,再攢幾年興許就夠了。”

劉冉的父親雖然是高干,工資也就一百多,夫妻倆人工資加一塊,二百出頭。一年的工資都算上,也不到三千塊錢。

老人雖然不用他們養,把家里四個孩子養大也不少花錢,加上結婚生孩子這些大事,還真剩不了多少錢。

一年剩下一千多,這三十多年也就是幾萬塊錢的存款,這些錢現在買四合院,一進的都不夠。

舅姥娘對劉冉說:“冉冉,你和愛民那錢放著也沒用,先讓你媽用著,把四合院買下來再說,晚幾年說不定又漲價了。”

舅姥娘可沒敢說大話,直接讓劉冉給娘家買房子,親家可是高干,要是讓老農民給買房子,簡直是打臉。

雖說是女兒名下的財產,可劉冉剛參加工作,研究生的工資高,也才五十多元錢,家里就是有二十萬,肯定也是婆家給的。

一句讓他們先用著,這話可真有水平,自己閨女的錢,有了就還,沒有是帳,到老死還不上也沒事。閨女盡了孝,娘家也保存了顏面。

劉冉媽趕緊拒絕:“親家,這可使不得,你也知道,我們全家就這一個閨女,大家都想著幫她,哪能要她的錢。”

劉冉的父親比舅姥爺小,可按照京都這里的規矩,女方的父母不論年齡大小,男方的父母都得稱呼他們哥嫂,這是一種尊重。

劉冉的父母喊親家弟妹不合適,喊哥嫂不合規矩,干脆就用大眾的叫法,直接喊親家。

悠悠姥姥笑著對她說:“嫂子,您就大膽的用,劉冉這孩子大大咧咧的,怕是沒想起來給您說,她啊,現在可是小富婆,您養了她一場,也該讓她盡盡孝了。”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