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穿越七零年代

第871章 麥芽糖

二爺制作麥芽糖,也不避諱他們,而且是有問必答。這伙人溫度計、干濕度,時間計算到秒,各種措施都用上,光是筆記都記錄了厚厚的幾個本子。

真讓他們自己動手,可就是做不出來。最后,他們自己也服氣了,乖乖的放棄了自己制作的打算。對著二爺連伸大拇指,一個勁的贊嘆:“絕技!”

其實,二爺在麥芽糖廠很少親自動手,只是在關鍵的時候,動嘴指點一下。很多時候,二爺根本不在麥芽糖廠,大伙有事的時候,再去叫他。

由于是手工制作,還得是在自然光線下生產,韓屯村的麥芽糖產量,基本上固定了,增加產量很難。

山本無奈之下,只好又選擇了兩家小型的麥芽糖作坊,這兩家加一塊,也沒韓屯村的麥芽糖產量高,主要是他們缺少做麥芽糖的原料:大麥。

韓屯村的一千畝耕地,全部種的是大麥,他們只是在自己的責任田里種些,做出來的麥芽糖,就在附近的集市上賣,每年能掙幾百元錢,就滿足了。

山本他們收購的麥芽糖,價格給的非常低,就是按照市場上的價格購買的。不過他們把這些麥芽糖買回來后,交給韓屯村進行精致的包裝,回國后肯定買個高價錢。

當然了,這些麥芽糖,和韓屯村的麥芽糖還是有區別的,包裝袋上有明顯的標志。

說句實心話,這兩家麥芽糖廠,做麥芽糖的收入還沒有韓屯村包裝收入高,韓屯光是幫著他們包裝,一斤麥芽糖就能賺幾十塊。

就從山本他們注重包裝來看,這些麥芽糖他們的售價肯定特別高。悠悠每次看到這些麥芽糖,都會不自覺的說山本他們是大奸商。

山本這次來,看到服裝廠加工的唐裝棉襖,團隊的人每人先購買了一件,當然了價格是按照大衛的價格,悠悠對于這些人要價肯定不會低。

悠悠對姥姥說:“山本他們來自帝國主義國家,在世界上屬于第一世界,價格太低也配不上他們尊貴的身份。

島國和英國都是第一世界的國家,咱們得一視同仁,不能區別對待,厚此薄彼。”

姥姥本來覺得山本他們是友好人士,收個成本價就行,可被悠悠的世界說給繞的頭大,只好依著她了。

其實對于姥姥這個年齡的人,都經歷過八年的抗戰時期,在內心里對島國也充滿了仇恨。不過兩年的接觸下來,對山本他們,倒是沒啥反感。

島國人和英國人相比,個頭矮多了,唐裝棉襖只能穿最小號的。哪知道他們穿上后,一發不可收拾,這些做食品生意的,竟然做起服裝的生意,訂購的唐裝棉襖,比大衛的數量都多。

不僅如此,他們還大量購買粗布的床上用品。不過是根據他們的生活習慣,自己定制的尺寸和款式。

除此之外,山本還設計了好多的桌布餐巾和茶巾,粗布的浴衣和浴巾。韓屯村現在收購的粗布,染色質量過關,不褪色的粗布,做餐巾和浴巾,特別的合適。

看到山本他們簽訂了大量的床上用品訂單,新石莊有了新想法,他們決定再次購買紡紗設備。這次可是大手筆,一次增加了三萬錠,他們的廠房也只能安裝五萬規模的紗錠。

三萬紗錠的設備,光是設備就得600萬元,新石莊剛購買了大量的棉花,資金用的差不多了。廠里沒資金不怕,他們有辦法啊,那就是從群眾手里集資。

新石莊五百多人,一百多戶,家家都是十萬元戶,這些資金加在一起,就是一千多萬,買機器不愁,就連收棉花的錢都有了,都不用在別的生產隊集資。

五萬紗錠的紡紗廠,每年需要皮棉六千噸,大約十二萬畝的棉花。張集鎮除了灘區村莊,還有六萬畝的耕地,每年種植棉花最少是五萬畝。

這兩年,洪城和平城兩個縣,農民基本上都是一麥一棉的種植模式,小麥的產量大約畝產五百斤,夏棉畝產皮棉一百斤,能賣一百多元。

五萬錠的紡紗廠,兩個鄉鎮種植的棉花,就能供應上。紡出來的棉線,光是農閑季節,能供上十來個鄉鎮的婦女織粗布。

新石莊的紡紗廠,發展到五萬的規模,原料和產品都不愁。新石莊人手不夠,石廟村人手足,石廟可是兩千多人的大村莊。

去年張集鎮灘區村莊,賣蓮藕的錢,全部都用在了通高壓電上,今年的收入大伙又排上了用場,那就是建設村里的辦公室和學校。

灘區各行政村修村臺的時候,把原來的學校和大隊部扒了,新建的村莊由于村里沒錢,這兩種建筑都沒影了。

村里辦公就在村干部家里,學校是村里租的空閑房子。現在有錢了,這兩樣建筑被大家提上了議事日程。

建設村級的小學和村辦公室,都屬于國家計劃內建設項目,不蓋樓房,只是蓋平房,鄉鎮就可以審批。蓋平房需要的磚瓦和沙子水泥,鄉鎮供銷社的物資門市,就有國家計劃內指標。

各村都有建筑班子,建平房完全沒有問題,一個多月后,灘區各村的學校都建成了,灘區的孩子終于有了屬于自己的教室。民辦教室的工資也有了著落,起碼不用學生兌錢了。

各村的辦公室也建成了,村里的干部結束了在家辦公的局面,有了專門的辦公場所。

黃河大堤下的塘子坑,從昔日的攔路虎,變成了現在的聚寶盆,蓮藕和養魚兩項收入,竟然比種地的收入都高。

灘區的村莊,依靠塘子坑的收入,不僅村村通了電,建了學校和村辦公室,集體經濟也有了節余。

非灘區的村莊,村里有服裝廠的,多少有些收入,起碼能支出民辦教師的工資。村里沒有服裝廠的,集體經濟基本上為零,教師的工資都得靠學生兌錢。

韓屯村服裝廠,自八四年九月整頓后,加工點剩下了二百多個,工人六千多人,保留下來的不足三分之一。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