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潑皮

0359【被當傻子耍了】

最新網址:

0359被當傻子耍了0359被當傻子耍了

上當了!

孫傅心里咯噔一下。

轉頭與李綱對視一眼,兩人紛紛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驚駭。

好好好,好一個謝鼎謝守器!

當初出使山東之時,謝鼎言說可以勸韓楨出兵之時,孫傅和李綱還頗為感動,覺得他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可能有甚么難言之隱。

現在看來,這老賊是挖好了陷阱,等著他們往里跳。

韓賊從來就沒有聯金伐宋的打算,而是早就謀劃好了,趁著伐金,奪取河北與京畿。

可笑他們不但送錢送美姬,還白白開放港口,資助出兵的糧草。

他二人,乃至整個趙宋,都被韓賊耍的團團轉。

但眼下沒人追究這個,趙桓面色煞白的問道:“韓賊打到哪了?”

密探答道:“如今已到河間府,正往冀州而去。”

一瞬間,大殿之內一片嘩然。

冀州距離大名府不過三百來里,一旦攻破大名府,便可長驅直入,兵臨京畿。

快,太快了!

韓賊的攻勢快到不可思議,短短兩三日時間,就拿下河北東路幾乎一半的州府。

事實上,韓楨壓根就沒動手。

他本就手握胥吏這股驚人的力量,加上此次北上伐金,讓河北之地免遭金人劫掠,河北百姓無不感恩戴德,就連當地的地主士紳,都承他這個人情。

沿途州府的胥吏得知韓楨率大軍前來,紛紛殺官造反,百姓簞食壺漿,以迎王師入城。

就這樣,他幾乎不費一兵一卒,一路接手河北大半的州縣。

“諸位愛卿可有對策?”

趙桓此刻欲哭無淚。

作為剛剛登基的新皇,還沒來得及享受到當皇帝的快樂,就要遭亡國之君的罪了。

聞言,一眾朝臣神色各異。

李邦彥抬頭望著殿頂,一副苦思冥想的模樣。

蔡攸低下看著自己的大肚腩,佯裝出神。

白時中……

白時中干脆閉上眼睛,開始思索下次該送甚么祥瑞。

剛剛被任命為樞密使的耿南仲,雖一臉焦急,可根本想不到應對之法。

就在這時,張邦昌開口道:“陛下,不如與韓賊和談,他畢竟是太上皇的女婿,先穩住韓賊,如此我等只需打退金人,便可保京畿無憂。”

“不妥!”

李綱再次站了出來,駁斥道:“韓賊狼子野心,且不說愿不愿接受和談,就算愿和談,只怕也會獅子大開口。”

李邦彥提議道:“不如割讓河北兩路給韓賊,如此一來,金人若再次南下,韓賊必定首當其沖。”

李綱朗聲道:“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寢。今日割河北兩路,他韓賊下次起兵,是否還要將河東路也割讓給他?下下次,就是京畿,我大宋有多少州縣可以割讓?”

這番話,懟的李邦彥一眾和談派啞口無言。

見政治盟友被懟,白時中睜開眼睛,陰陽怪氣道:“不知李侍郎有何高見?”

李綱不以為意,繼續說道:“陛下,金人與韓賊對京畿勢在必得,斷無和談的可能。應對虎狼,為今之計唯有一戰,京畿周邊帶甲之士足有十五萬之眾,又有種師道這位名將坐鎮,只要我等上下一心,殊死一戰,勝負猶未可知。”

這番話,端的是激昂振奮。

趙桓如同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也顧不得怨恨,忙問道:“李卿可有對策?”

李綱出謀劃策道:“金人兇猛,韓賊更是彪悍,但我大宋兵多將廣,陛下可下旨讓其他州路禁軍,進京勤王!”

說實話,他心里也清楚,僅靠京畿周邊的十幾萬禁軍,怕是擋不住。

看似是十五萬,可實際上其中只有四五萬西軍有戰力,其余要么是從河北調集的禁軍,要么是去歲新招的新兵,戰力堪憂。

“臣反對!”

話音剛落,就見一人站出來。

站出來的人,赫然是吳敏。

見狀,李綱不由皺起眉頭。

吳敏看了李綱一眼,義正言辭道:“唐末五代皆亂于軍禍,眼下新皇初登大寶,不可不防!”

唐末五代,是典型的軍閥混戰。

況且,這趙宋江山是怎么得來的,他們心里比誰都清楚。

正因趙二兵變,奪取政權,所以對武將極為忌憚,不管是杯酒釋兵權,還是后來抑武崇文的國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打擊武將的地位和權利。

尤其是當下的局面,太上皇南逃,新皇剛剛登基,朝局不穩,社稷動蕩,最容易出事。

“吳知事言之有理,兵禍之災,不得不防。”

“臣附議!”

張邦昌等人紛紛出聲附和。

李綱試圖解釋道:“諸位同僚的憂慮,本官也知曉,可眼下形勢危急,不能以常理而度之。”

“李侍郎居心叵測,引兵入京,是何居心?”

白時中趁機彈劾,其下黨羽紛紛響應。

孫傅等人也分成兩派,一派不贊同讓南方禁軍入京勤王,另一派則支持李綱,讓渡過難關。

一時間,朝堂之上吵得不可開交。

趙桓只覺一陣頭大,心中煩躁不堪。

就在趙宋君臣爭吵之際,韓楨已經率領兩萬青州軍,一萬余整編宋軍,以及三萬民夫,浩浩蕩蕩的來到冀州。

冀州位于河北東路腹地,與濟南府只隔著恩州與德州,相距不過才上百里路而已。

此次南下,韓楨留下了一萬青州軍,與數萬民夫,由聶東統帥,鎮守南京道。

并下令讓水師從海路運送大批水泥到南京道,于金國邊境修筑堡寨。

燕云十六州,本身就是抵御北方的關隘要地。

燕山、太行山以及長城,共同筑起了一道道屏障。

一旦再用水泥修筑起一個個堡寨,配合火炮與火器,金人再想南下,難如登天。

為此,韓楨特意給聶東留下了十門攻城炮,三十門野戰炮,以及三萬枚火器。

更何況,金人東路大軍遭受重創,短時間內決不再敢南下。

冀州。

韓楨騎在戰馬之上,正不緊不慢地趕往信都郡。

就在這時,前軍的岳飛架馬疾馳而來,稟報道:“縣長,冀州知州棄城而逃,郡城守將率六千宋軍來降。”

“嗯!”

韓楨點點頭,神色毫無波瀾。

一個時辰后,大軍抵達信都郡。

此刻,信都郡大門洞開,六千宋軍棄兵卸甲,神色忐忑的站在城外,等待韓楨的接收。

與此同時,還有一群胥吏與富商大戶。

相比起宋軍,這些人的態度截然相反,胥吏們一個個激動莫名,富商大戶則面色坦然。

原因很簡單,這些富商大戶基本與山東都有生意往來,甚至手中還有不少青錢,山東甚么情況,他們心里門清兒。

況且,韓楨這一路南下,接收郡縣后,除了殺幾個罪大惡極的貪官之外,可謂是秋毫不犯。

既然如此,誰當皇帝不是當?

就在這時,一陣馬蹄聲傳來。

來了!

眾人神色一凜。

只見官道盡頭,出現一道黑色的人潮。

玄甲軍步履整齊,踏在地上,讓大地都微微震顫。

打頭的是一支騎兵,為首之人身形魁梧,霸氣四溢。

眾人紛紛整理衣冠,而后迎上去,躬身作揖。

“拜見韓縣長!”

韓楨勒住戰馬,輕笑道:“諸位有心了。”

一名儒袍老者拱手道:“能得見韓縣長圣顏,乃是吾等的榮幸。”

圣顏?

瞧瞧這馬屁拍的。

韓楨面色不變,朗聲道:“諸位都是冀州大賢,當配合官府安撫治下百姓,德化萬民。”

“吾等謹遵韓縣長教誨。”

一眾富商士紳齊齊應道。

都是人精,豈會聽不出韓楨話中的意思。

你好我好大家好。

可你若是不好,那就另當別論了。

安撫好士紳大戶后,韓楨又問:“信都郡胥吏何在?”

“卑下在!”

十幾號胥吏立即從人群中跳出。

郡城胥吏自然不止這么一點,在場的都是府衙中的高級胥吏。

環顧一圈眾人,韓楨又問:“孔目何在?”

一名留著長須的中年人答道:“稟縣長,冀州人口稀少,所以未設孔目。”

韓楨點頭道:“押司呢?”

中年人繼續答道:“卑下便是押司,姓樊名忠義。”

“忠義,好名字。”

韓楨微微一笑,吩咐道:“便由你暫代主簿一職,任期三個月,若做得好,便可轉正,可若是做不好,就怪不得我了。在我治下,講究能者上,庸者下。”

“多謝韓縣長,卑……下官必當殫精竭慮,以報君恩!”

樊忠義激動的手都在抖。

至于三個月的任期,他根本不在乎,他只是缺一個機會。

現在機會來了,讓他怎能不激動。

見其他胥吏面露羨慕之色,韓楨朗聲道:“伱等也莫要妄自菲薄,胥吏,補官也,人人皆可為官。”

“多謝縣長!”

他們是青州日報的忠實讀者,幾乎期期不落。

自然知曉韓賊在山東的一系列改革,比如取消胥吏,改為補官等等。

接著,韓楨又開始處理那六千宋軍。

從中剔除一些老弱病殘,每人發五百文錢,以及十天的口糧,讓他們自個兒回鄉種田。

剩余的整編入宋軍營,交由岳飛來管理。

經過田家寨一戰后,岳飛漸漸展露出統兵治軍的才華。

麾下一萬余宋軍,被他整治的服服帖帖,雖然戰力沒有提升多少,但軍紀比之以往的散漫,要好了許多。

一部分老弱病殘拿到錢糧后,開開心心的走了。

不過也還有一部分人,不愿拿錢糧,也不愿離去。

韓楨面上的笑意漸漸收斂,沉聲問道:“嫌少?”

見狀,一名年長的宋軍咽了口唾沫,小心翼翼地答道:“韓縣長,非是俺們貪得無厭,俺們是河東路招來的兵,如今老家正值兵災,根本回不去啊。”

聞言,韓楨沉吟道:“既然回不去,我給你等指一條明路,北上去南京道。那里正在招募流民,只要去了,每個人分二十畝地和住所,無償借貸農具和種子。”

這幾年經過數次兵災,偌大的南京道已經沒甚么百姓了。

先前趙宋接手以后,確實移民了不少百姓,但隨著金人南下,那些百姓死的死,逃的逃,剩余的都被金軍劫掠回了金國。

毫不夸張的說,如今整個南京道,哪怕算上留守的青州軍,人口都不超過十萬。

別說一人二十畝地,五十畝都分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