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潑皮

0526【你等罪孽深重】

0526你等罪孽深重0526你等罪孽深重←→:

百余名被擄掠而來的百姓,站在曬場上,驚恐之余還夾雜著忐忑。

陸賀將幼子抱在懷中,另一手攬住發妻,驚疑不定的目光,不斷四下打量。

趙佶惴惴不安道:“也不知這些匪寇會如何對待咱們。”

陸賀嘆息一聲:“既然把咱們帶上山,性命應當無憂,不過免不了要遭些罪。”

“開飯了,開飯了!”

就在這時,不遠處響起一聲高喊。

一群民夫打扮的人,抬著一個個木桶走來。

竟還有飯吃?

曬場上的百姓們一愣,滿臉不可思議。

飯是菜粥,綠油油黏糊糊的,不過聞起來卻隱隱有一股誘人的幽香。

不多時,百姓們便人手一碗菜粥。

起初,沒人敢吃。

畢竟這事兒太詭異了,原本兇神惡煞,動輒殺人砍頭的匪寇,卻突然給他們飯吃。

事出反常必有妖。

但走了一天一夜,后半段還是崎嶇陡峭的山路,不少百姓早就餓得前胸貼后背,兩眼冒綠光。

眼下有熱乎乎的菜粥,哪里能忍得住。

很快,就有餓得受不了的百姓開始喝粥,有了第一個,就有第二個,第三個……

也有聰明人,陸賀端著菜粥,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喝粥的百姓。

見他們一碗粥喝完,并未有不良反應,這才溫聲道:“吃罷。”

聞言,饒氏與孩子這才端著碗吃粥。

看得出來,陸家家教很好,哪怕這會兒很餓,一家三口吃起粥來依舊慢條斯理。

“香料?”

菜粥一入口,陸賀不由神色怪異。

這幫匪寇不但給他們菜粥吃,還在菜粥里放了香料?

“稀奇!”

一旁的趙佶嘖嘖稱奇。

聞言,陸賀挑眉道:“宋兄怎地了?”

趙佶砸吧砸吧嘴,面露疑惑道:“這菜粥的香味好生奇怪,我竟嘗不出是何種香料。”

他乃趙宋皇帝,奢靡至極,昔日品嘗過的珍饈數不勝數,其中包括許多西域以及海外番邦的貢品,甚么香料他沒見過。

但此刻,菜粥里的香氣卻連他都聞不出來。

陸賀早就認定他是富貴人家的公子哥,所以聽聞他的話,并未覺得驚奇。

就在這時,饒氏小聲的說道:“這是甖子粟的香氣。”

“甖子粟?”

陸賀與趙佶紛紛一愣。

饒氏點點頭,柔聲解釋道:“甖子粟又稱罌粟,奴家鄉有不少人種植,冬季濕寒,常以干殼煮粥,有暖身之效,亦可入藥。每年成熟時,都會有藥材商販來收購。”

事實上,罌粟早在唐時就傳入中國。

到了宋時,已經在南方少量種植。

成書于宋仁宗嘉祐年間的《本草圖經》中就有詳細記載:“甖子粟,舊不著所出州土,今處處有之,人家園庭多蒔以為飾。花有紅、白二種,微腥氣。其實作瓶子似髇箭頭。中有米極細,種之甚難,圃人隔年糞地,九月布子;渉冬至春始生苗極繁茂矣。不爾種之多不岀,亦不茂。俟其缾焦黃則采之。”

不過這個時候的人,對于罌粟的功效并不太清楚,與棉花一樣,主要作為觀賞花卉,鄉間百姓會在冬季時,把干果子當作一種調味品,能讓難以下咽的菜粥變得可口。

蘇軾發明的西蜀煎茶中,有一味茶料就是罌粟殼。

蘇東坡還作詩云:道人勸飲雞蘇水,童子能煎鶯粟湯。

鶯粟,便是罌粟在蜀中的叫法。

而鴉片,是從未成熟的果實中提取汁液,有一股尿騷味,很難被人接受。

這也是為何,清末之前,華夏雖早有罌粟,卻并未大規模成癮的原因。

黑色黏稠,帶有尿騷味,且苦澀無比的鴉片膏,哪個正常人誰會吃?

因此,鴉片在早期一直被作為一味鎮痛、止咳的中藥。

直到清末改為與煙葉一起吸食后,才開始逐漸被人接受。

此外,還有最關鍵一點,生吞鴉片,有猝死的風險。

所以,方七佛制造的極樂丹中,添加了蜜糖,一是為了稀釋劑量,其次是使其口感更好。

聽聞這香料是一味藥材,趙佶與陸賀不由放下戒心,大口大口吃著菜粥。

一碗菜粥,根本無法填飽肚子。

不少百姓吃完后,眼巴巴地看著木桶。

見狀,負責打飯的信徒笑呵呵地說道:“沒吃飽的自行上前,可加粥,吃飽為止。”

聞言,百姓們頓時一擁而上。

一頓飯吃完,天色已經徹底變黑。

這時,曬場周圍點燃一個個火堆。

方七佛身著一襲白色法袍,在一眾麾下的擁簇下,緩緩走來。

這些手下同樣身著白衣,神色肅穆莊嚴,摩尼教以白為尊,寓意著光明之意。

“拜見佛子!”

山寨中的信徒單膝跪地,雙手交疊,掐出法印,神色狂熱。

邁步來到眾人面前,方七佛緩緩開口,聲音洪亮:“汝等罪孽深重,光明圣王降下法旨,讓本座為你等消除孽障。”

不得不說,營造出的神秘肅穆氣氛,成功唬住了曬場上的百姓。

方七佛身后,一名手下敲動銅鐘,發出清脆悠揚的聲響。

在鐘聲中,方七佛口誦經文:“汝當知!即此世界未立以前,淨風善母二光明使,入于暗坑無明境界,拔擢、驍健、常勝,大智甲五分明身,策持昇進,令出五坑。其五類魔,黏五明身,如蠅著蜜,如鳥被黐,如魚吞鈎。以是義故,淨風明使以五類魔及五明身二力和合,造成世界十天八地……”

“哇!”

忽地,一名站在前排的男子,捧腹嘔吐。

大灘大灘的黑水,從那男子口中噴出。

黑水中夾雜著還未消化的菜粥,腥臭無比。

這詭異一幕,嚇壞了不少百姓。

吐完之后,那男子身子一軟,暈倒在地上。

方七佛停下誦經,看著那名男子,嘆息道:“你孽障太深,積重難返,五魔俱全,如若放任為之,最多三五年,便會墮入無邊黑獄,受無盡折磨,永世不得超生。”

話音剛落,又有一名婦人口吐黑水,不過比之上一個男子好些,吐得不多,也并未暈厥。

可饒是如此,婦人也被嚇壞了,慌忙跪在地上,不斷叩首:“大師救我,大師救我啊!”

方七佛低眉垂目,盡顯慈悲:“你若誠心皈依,還有一線生機。”

“我愿皈依,我愿皈依!”

婦人忙不迭的點頭。

人群中,趙佶與陸賀對視一眼,紛紛從對方眼中看到了怪異之色。

這點小伎倆,騙騙普通百姓還行,哪里能瞞過他們。

展現了一番神跡后,方七佛開始正式布道,不過這一次并非是晦澀難懂的經文,而是一些通俗易懂的話。

方七佛吸收了鐘相楊幺教義的優點,將等富貴、均平富加入其中。

這些百姓乃至于富商,近些年沒少被官府欺壓,苛稅繁重,一個個心中早就不滿。

方七佛的教義,算是說到他們心坎里了。

加上先前的菜粥,以及神跡,不少百姓的眼中已沒了驚恐,取而代之的是敬畏。

布道一直持續了近一個時辰,方七佛環顧眾人,溫聲道:“諸位施主不需擔心,本座請汝等入山,只為消除孽障,過上幾日,若不愿皈依者,可大自行離去,本座不會阻攔。”

“多謝大師。”

不少百姓面露喜色,紛紛出聲道謝。

方七佛吩咐道:“時辰不早,善明子,領諸位施主去歇息。”

“遵佛子法旨。”

一人手掐法印應道,旋即帶領百姓們朝著山寨南邊走去。

目視眾人的背影,方七佛輕聲問道:“如何?”

身后的手下答道:“絕大多數人蠢笨,可為信徒,不過也有幾個心智堅定之人。”

這些手下在他講經布道之時,負責觀察這些百姓的反應,暗暗記在心中。

方七佛吩咐道:“再觀察幾日,若那幾人無法皈依,就送去奴隸營。”

“是!”

手下應道。

住所是木屋,且是通鋪,一間屋子可容納十五六人居住。

陸賀速度搶占了角落的位置,將妻子饒氏與幼子安頓在靠墻的角落里,自己則擋在最外面。

“宋兄,這邊。”

見趙佶傻乎乎地愣在原地,陸賀朝他招招手,示意睡自己旁邊。

“這……這如何能睡?”

趙佶哪見過這種場面,即便是逃命之時,他也是睡在寬敞奢華的龍輦之中。

眼下十幾人擠在一個通鋪上,他實在接受不了。

逃難的百姓走了一天一夜,又遭受了驚嚇,一個個身心俱疲,紛紛躺在通鋪上。

隨著不斷有人脫鞋,一股濃郁的酸臭味,在木屋中蔓延開來。

“嘔!”

趙佶被熏得干嘔一聲,連忙捂住嘴往外屋外跑。

剛出門,便被一名匪寇擋住。

匪寇面無表情的看著他,冷聲道:“滾回去,夜間若無許可,不得外出。”

咕隆!

趙佶咽了口唾沫,雖聽不懂對方在說甚,卻還是抱著僥幸,用官話戰戰兢兢地問道:“我……我能否沐浴一番?”

睡通鋪,他也就忍了,可不沐浴,他真的受不了。

本身走了一天一夜,渾身上下就被汗水浸濕,身上又沾染了血跡和尿液,多種味道混合在一起,差點沒把他熏暈過去。

下一刻,一道破風聲傳來。

一記耳光重重抽在趙佶的臉上,直扇的他眼冒金星,鼻血迸流,卻便似開了個油醬鋪,咸的、酸的、辣的一發都滾出來。

匪寇低聲罵道:“不知死活的腌臜東西,再不滾回去,老子剁了伱。”

趙佶捂著臉,心中驚懼無比,慌忙逃回屋內。

摸黑爬上通鋪,一旁的陸賀低聲問道:“宋兄,我知你家境富貴,但此一時彼一時,暫且忍一忍,眼下逃出去才是頭等大事。”

趙佶一言不發,心中悔恨無比。

早知如此,還不如讓偽齊抓住,起碼不會遭受虐待。

(本章完)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