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且慢

第119章 骨肉

事實上,玄業確實不清楚阿歡與趙阿嫵已經被調換過來,他當初得到的消息是昌平王遺女被韓家長女買走,其余的并不太清楚。

故而,他聽趙阿嫵這般說的時候,也開始猶豫。

趙阿嫵見他躊躇不定,故作好奇的問:“大師,不知您為何突然提起昌平王,莫不是阿歡她......”

玄業皺了眉頭:“此事與你無關,無需多問。”

趙阿嫵見此,訕訕閉了嘴。

她既然不是昌平王的遺女,玄業心中的大石頭可算是放下,他道:“我知道你是韓家遣進宮里的人,這些都是你家女郎告訴我的,她的意思是讓你往后照著我的意思辦事。”

趙阿嫵之前并未收到王弗苓什么消息,所以對玄業這番話有八成不信。

玄業也不解釋,從衣袖里拿出王弗苓用來自殘的發簪:“此物乃是你家女郎交于我的,你看看,可是她的東西?”

這發簪趙阿嫵是知曉的,她在王弗苓屋里做了一段時間的侍婢,侍奉過王弗苓梳洗。

“確實是女郎的東西,只是......”

她還是猶豫,畢竟光有一支發簪并不能說明什么。

玄業再取出一張字條,交給趙阿嫵:“你再將此物看看。”

趙阿嫵接過那字條看了看,上頭就寫了幾個字:照吩咐辦事

瞅著這字跡,確實是女郎的手筆,趙阿嫵便信了:“既然有女郎的吩咐,大師要怎么辦,且說便是。”

玄業讓她明日一早便去正殿見慶元帝,說了些慶元帝的喜好,其意思是讓她侍奉在側。

趙阿嫵點頭道是,她有點心虛,因為她并不清楚慶元帝是怎樣的為人,若他想要......

玄業見她猶豫,便道:“君上封了你女官的官銜,掌管君上平日里的膳食,但實則也不需要你管什么,只需常伴身側。”

“女官?”趙阿嫵進宮之前便做好了打算,她會成為慶元帝后宮中的一員,沒想到竟成了女官。

玄業點了點頭:“做好自己的分內之事。”

趙阿嫵福身道是。

玄業將該說的說完了,便從清秋殿離去,趙阿嫵見他走遠,這才鬼鬼祟祟的離開。

慶元帝今夜情緒緩過來了,加之韓貴妃夜里前往相陪,玄業便準備離宮,順道帶走該帶的人。

就在他離開清秋殿之后,玄啟已經去將靈姬帶出來了,他手里有君上手諭,無人敢攔著。

靈姬褪去一身華服,穿著粗布衣裳,仿佛又回到了過去一半。

她這段日子在宮里過得十分煎熬,在那殿中關著不知外頭的形勢,也不知會被如何處置,她無時無刻不在擔憂。

方才玄啟去將她帶走的時候,她還在懼怕,怕會成為棄子。

還好,她順利的出宮,順利的見到了玄業。

她雙膝一曲,跪在了地上:“世子,靈姬有違所托......”

玄業將她扶起:“你這句話不該同我說,當初決定讓你進來的是太妃娘娘,你在宮中要風得風,要雨得雨,那也是太妃娘娘的恩惠。你若是要道歉,理應對太妃娘娘說,原本這就是太妃娘娘的主意。”

“可是...可是我如今這副樣子,如何有顏面去見太妃娘娘?”

玄業輕嘆一聲:“那就不見了罷,速速離開晏都。”

靈姬有些驚慌,她被玄業救下之后就一直待在晏都,出了晏都她不知道還能去哪里。

“世子讓靈姬離開晏都,等于要了靈姬半條命,靈姬乃柔弱女子,如何能安生立命?”她重重磕了個響頭:“求世子憐憫,讓靈姬留在您身邊。”

“不可!”玄業嚴聲道:“你與我相識的時候,我尚未出家,帶著你也無妨。可如今,我早已跟了師傅,剃度出家,再帶著你成何體統?你安心的去吧,我已做好了安排,會有人將你送回南疆。”

靈姬更加慌亂起來:“求世子饒了靈姬,您是知道的,我若回了南疆,也是死路一條。”

“不會,如今南疆早已不再是從前的南疆,我早已遣人去南疆帶了消息。你帶著信物回去,想必新君會看在老一輩的份上好好待你,你往后就在南疆安安穩穩過你的清閑日子”

靈姬是信他的,從她跟著世子起,她就沒有再挨餓受凍,世子總能將她安置好。

她心中有愧,差一點步成大錯,實則她也只是想幫世子一把,因為...如今的局勢對他們有些不利。

靈姬鄭重的再磕一頭:“靈姬此去約莫是再也見不到世子的面了,臨走之前靈姬有句話要同您說。”

玄業沒說話,默認點頭。

見此,靈姬行至他耳邊輕語:“當心六皇子......”

玄業眉頭皺起,嗯了一聲,讓玄啟將靈姬連夜送走。

自大軍出征之后已有半月,晏都尚未收到任何關于邊南的戰報,雖然過去了有一段時間,晏都之中的緊張氣氛并未見有所好轉,出門依舊見不到幾個人。

往常大公總會出門走動,與晏都世家大族保持來往,可近來他卻很少出門,總是在屋里坐著。

大公是擔心韓二郎,他在韓二郎臨走之前讓他得空便給家中寄家書,可是半月來沒什么消息。

孫氏更是不怎么出門了,在屋里呆著,大概還在生氣,氣韓二郎出征之事也不同她商量商量。

就在這樣的情緒之下,韓家出了件不小的事情,韓大郎又要納妾了。

這件事情發生得很突然,韓大郎晚間回來帶著一名女子直奔大母那屋,之后大母帶著他們去見了大公。

納妾對韓大郎來說不是什么大事,可韓大公還是有些抵觸,因為韓二郎才走沒多久,韓大郎身為二郎的兄長,從未來他這里問過韓二郎一句,卻突然要給自己辦起喜事來。

愛屋及烏,韓大公也因此不喜韓大郎帶回來的那女子。

幸好有韓大母在一旁周旋,折騰了大半夜,大公困得招架不住,罷手讓他們看著辦。

大母想著既然大公不樂意,那就不必大辦,再加上這女人是自己奔上門的,辦不辦也無所謂。她都懷了大郎的骨肉,還能跑了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