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權相

第二卷風云臨安第五十二章 翻手為云

第五十二章翻手為云

因為心目中早已決定的好政策公田法遭到眾心腹一致反對而被迫放棄,賈老賊的心情極度不爽,與阿里不哥派來的劉長平談完話后,賈老賊的不爽心情就變成猶豫萬分了。以至于進了李的房間后,一向不弄到三更不睡覺的賈老賊僅草草與李親熱了一次便停下休息,躺在李旁邊一言不發,弄得意猶未盡的李還以為賈老賊病了,摸著賈老賊額頭輕聲問道:“今天怎么這么沒精神?有那里不舒服,要不要我給你叫大夫?”

“沒事,在想一些事情,有些心煩。”賈老賊順口答道。李楞了一下,奇怪的問道:“心煩?你不是一向很樂觀嗎?我認識你快一年了,還是第一次聽你這么說,為什么心煩?能告訴我嗎?”

“公事上……。”賈老賊本想一貫的公務借口讓從來不干預自己政務的李閉嘴,話到嘴邊卻心中一動,改口問道:“兒,你出身西夏,了解那邊的情況。我問問你,以我們大宋目前的軍隊情況,如果向利州東西路(四川)、鳳翔路(陜西)和西夏舊土發動進攻的話,有幾成把握能奪回這三路的土地?”

“你干嘛忽然問這個問題?”李被賈老賊問得莫名其妙,不過還是如實答道:“依我看很難,元豐五年你們大宋的神宗皇帝攻打我們西夏,動用了五條行路共計四十萬兵力,一度把我們西夏打到亡國滅種的險境,但最終還是因為缺乏騎兵無法保護糧道,被我們西夏的名將仁多菱丁切斷糧道,糧草不繼而功虧一簣。那時候的大宋軍隊差不多是在顛峰時期。尚且不能打下西夏,現在的大宋軍隊比神宗時期要差得多,憑借長江天險自保也許還行。還想反攻奪回利州東西路、鳳翔路和西夏舊土——說句不好聽的,簡直就是癡人說夢!”

“而且還有一點,這些年利州東西路一直是蒙古韃子攻打大宋地重要戰場,上千萬當地百姓大量被韃子屠殺,蜀中平原人口稀少,以步兵為主的大宋軍隊即便拿下這些地區也無法就地籌糧,重蹈覆轍的可能性更大。”李躺在賈老賊懷里繼續說道:“至于四川(注1)周圍地軍隊布防情況。你比我更清楚。北有忽必烈經營多年的漢中,南有忽必烈麾下的大元帥兀良哈臺。西有臣服于忽必烈的吐蕃,大宋軍隊一旦入川,必遭三面夾擊,后果就更不堪設想了。”

“還有是財力啊,大宋現在的國庫。實在再經不起一次遠征了。”賈老賊哀嘆起來,眉頭緊鎖,顯得心事重重。李很奇怪賈老賊為什么忽然問她開始的問題,卻知道這肯定涉及重大決策不敢多問,只是怕賈老賊操勞過度累壞了身體,便轉移話題說道:“老爺,丁大全的事怎么辦?要不要我叫上張世杰,帶幾個人去把丁大全做了,斬草除根?”

“別去冒險了。”賈老賊搖頭。毫不在意地說道:“負責調查丁大全案地人是吳潛和忠王。吳潛那個老頑固早就對丁大全的殘暴和賣國求榮恨之入骨,不用我們打招呼。他都不會便宜了丁大全,讓吳潛用法典去治丁大全就行,沒必要再去冒險。要是被人發現,又是一樁大麻煩。”

“聽你地,那你就趕快休息吧,明天還要上早朝。”李柔聲說道。賈老賊順口答應,一雙眼睛卻仍然睜得賊亮,盯著蚊帳的頂蓬輾轉難眠,心中猶豫難決,整整一夜沒有閉眼……

一夜的時間很快過去,又到了早朝時分,終于接過民政大權的賈老賊在早朝上一改平常的低調,接連向宋理宗建議實施三道政令,一是盤查各地府庫,核對帳目,糾正地方官員貪污之風——其實就是抓幾個貪官出來抄家,把他們地錢收進國庫;二是停止發行紙幣,暫時關閉從過年來沒休息過的造楮作坊,遏制會子瘋狂貶值的勢頭;第三是對北方重開鹽路,銷售兩淮已經囤積如山的食鹽并調整食鹽北上的鹽稅,借以緩解財政危機。宋理宗當場全部答應,三道政令立即頒布實行。雖說重開鹽路有資敵之嫌,但賈老賊抗蒙功臣的名號放在那里,倒也沒有人說三道四——換丁大全就不行了,以賈老賊那副嚴以律人、寬以待己的德行,不馬上領著一幫主戰派文臣武將把丁大全的祖宗十八代罵個狗血淋頭那才叫怪。

“賈愛卿,朕讓你與阿里不哥的使者協商結盟事宜,結果如何?你怎么沒把阿里不哥那個使者帶來?”頒布了三道政令后,宋理宗開口問起劉長平地事情。賈老賊舉圭答道:“回皇上,關于與阿里不哥結盟一事,微臣想要單獨稟報皇上,請皇上允許。”

“哦,原來是這樣。”宋理宗一聽就明白賈老賊肯定有什么難言之隱,便點頭道:“這樣吧,散朝之后,賈愛卿你陪朕到御花園走走,單獨向朕稟報。”文武百官則對賈老賊大翻白眼,心說剛當上右丞相就擺架子了,竟然對我們還保密?賈老賊則有苦難言,只能裝著沒看見同僚們鄙視地目光。

其后的早朝又討論了一些繁瑣政事,宋理宗又向吳潛和趙問了一些對丁大全案地調查情況,早朝就算結束。賈老賊也跟著宋理宗進了御花園,在御花園中邊走邊談,宋理宗開門見山的問道:“賈愛卿,阿里不哥究竟提出了什么結盟條件?你為什么不當著百官的面直接說?”

“回稟皇上,阿里不哥提出的條件并不苛刻,甚至可以說是非常寬松——只是其中有一條比較困難,所以微臣不好當著百官的面直接說。”賈老賊苦笑著答道:“阿里不哥已經稱汗,想要以蒙古大汗的名譽與皇上結盟,宋蒙兩國共同攻打忽必烈,待消滅忽必烈之后歸還我大宋的河南和山東土地,兩國以黃河舊道為界。永結兄弟之好。”

“出手很大方——不過也要他說話算話,阿里不哥他要什么條件呢?”宋理宗微笑著問道。賈老賊嘆氣道:“三個條件,一個要我們大宋承認阿里不哥才是真正的蒙古大汗;二是我們大宋對忽必烈宣戰。出兵討伐偽汗忽必烈;第三個條件最要命,阿里不哥打算采取東守西攻的戰略計劃,東面防住忽必烈地主力,西面南下攻打鳳祥路、原西夏地界、成都路和夔州路,同時要求我們大宋配合他的行動,立即出兵奪回利州東西兩路,夾擊四川的忽必烈軍隊。”

“阿里不哥先打四川?為什么?”宋理宗不懂軍事。對阿里不哥地決策目的并不理解。賈老賊恭敬答道:“回稟皇上。能否奪取四川對阿里不哥來說至關重要。只要阿里不哥拿下四川,那么就可以切斷忽必烈與吐蕃、云南兀良哈臺的聯系;同時可以打通與我大宋的交通線。從大宋獲取糧草、食鹽、茶葉以及鐵器等重要戰略物資,這樣就不用害怕忽必烈切斷中原對蒙古的物資供應,使阿里不哥的軍隊能夠持久做戰。當然了,如果能打通與阿里不哥的交通道路,對大宋也獲利非淺。可以通過貿易獲得金錢彌補國庫,還可通過貿易獲得優質戰馬,提高我大宋軍隊地戰斗力。”

“直接與蒙古本土軍隊貿易,這確實是個利大于弊地交易。”宋理宗點頭,南宋貿易發達,但因為蒙古象蝗蟲過境一樣先后侵略并屠滅了阿拉伯和印度等國家,南宋的海外貿易大受影響,商貿收入銳減,能從與蒙古本土地交易中獲取巨額利潤。也難怪宋理宗會心動了。不過宋理宗和賈老賊一樣。同樣看到了這件好事背后的危險性,宋理宗問道:“賈愛卿。既然如此,我大宋軍隊如果向利州東西兩路發動反擊,能有多少勝算?”

賈老賊愁眉苦臉的答道:“回皇上,依微臣看來,就我大宋軍隊目前的狀況,如果立即發動反擊的話,勝算微乎其微,甚至可以說連半成地希望都沒有。”

“半成的希望都沒有?現在忽必烈正與阿里不哥交戰,又在鄂州慘敗在你手上,精銳盡失,怎么能說沒有絲毫希望?難道我大宋軍隊真那么不堪一擊?”宋理宗不悅的問道。賈老賊繼續苦笑——他之所以不愿當著百官的面抖阿里不哥的盟約,除了擔心主和派畏戰如虎并反對結盟外,還有就是擔心主戰派輕敵冒進,把南宋好不容易安定局面白白葬送。無奈之下,賈老賊只得把李對自己說那些不利條件對宋理宗復述了一遍,并加進去了國庫空虛無力再戰一條。末了,賈老賊又說道:“皇上,依微臣看來,我大宋與阿里不哥結盟、借他之手牽制忽必烈乃是上策,但是蒙古韃子天性卑劣,背信棄義的只是常事,所以對阿里不哥也不能完全信任,對待他的辦法最好是高調結盟,低調用兵,韜光養晦,積蓄力量尋機北伐。”

“高調結盟,低調用兵,韜光養晦,積蓄力量尋機北伐。”宋理宗將這句話反復說了幾遍,若有所悟。賈老賊見宋理宗心動,便乘機說道:“皇上,我大宋之所以能攻滅金國,將金國皇帝尸首挖心祭祖,正是我大宋聯蒙滅金的國策之功。現在忽必烈的情況與金國十分相似,與阿里不哥結盟,符合兵法遠交近攻之理,對我大宋利益最為有利。現在阿里不哥主動派出使者求盟,正是我大宋地機會啊。”

“與阿里不哥結盟抗擊忽必烈,朕也反復考慮過幾次其中利弊。”宋理宗緩緩說道:“但是有消息說,忽必烈也向大宋派出了求和使者,想與大宋締結互不相侵犯盟約,能以忽必烈和平相處,不需耗費錢糧兵馬發動戰爭就可獲得利益,豈不更好?”

“皇上說笑了。”賈老賊微笑道:“忽必烈地為人如何,皇上應該心知肚明——他說的話如果靠得住,母豬都會上樹。他之所以提出締結盟約,不過是擔心皇上與阿里不哥聯手夾擊于他。等到阿里不哥地威脅一去,他定然會掉頭向南,重新侵犯我大宋疆土了。”

“可是我大宋與阿里不哥結盟。阿里不哥獲勝后如果又撕毀盟約向我大宋開戰,又如之奈何?”宋理宗淡淡問道。賈老賊自信滿滿的答道:“如果阿里不哥獲勝殺死忽必烈,那我大宋就可以說是贏定了。”

“此話怎講?”宋理宗驚訝問道。賈老賊微笑道:“皇上明鑒。忽必烈所代表的是蒙古地變法派,主張蒙古采用漢人禮法,擅長利用漢奸為蒙古韃子賣命,中原漢人皆可為之所用。而阿里不哥所代表的是蒙古的保守派,主張延續蒙古習俗,對漢人動輒殺戮,根本不給漢人活路。他如果獲勝。即便占據中原,中原漢人也會群起反抗。不服蒙古統治,到那時候,就是我們大宋高舉義旗揮師北伐,光復中原地最好機會了。”

宋理宗不答,僅是反復撫弄路邊的白玉石欄。顯然心中正在緊張盤算賈老賊所說的話。過了許久后,宋理宗終于開口道:“賈愛卿,如果朕答應與阿里不哥的盟約,阿里不哥又要求我大宋出兵攻打利州,如之奈何?”

賈老賊大喜,心知宋理宗已經傾向于接受與阿里不哥的盟約,立即答道:“回皇上,微臣反復思量了一夜,覺得這件事可分三步走。一是借口劉長平的國書丟失。派出使者北上與阿里不哥締結正式盟約,借以拖延時間整兵備戰。二是請皇上下旨四川制置使俞興與瀘州守將劉整。命令他們小規模出動兵馬頻繁騷擾襲擊忽必烈在四川的劉黑馬部,牽制劉黑馬地軍隊,這樣既可以向阿里不哥交代,又可以避免戰事過大耗費大量軍費——如果阿里不哥地軍隊南下順利,戰況有利,劉整的軍隊再全力出擊,打通與阿里不哥地交通線。第三是斬殺忽必烈的求和使者,徹底與忽必烈撕破臉皮,并命令淮河南岸的軍隊虛張聲勢,軍隊頻繁集結和實戰演習,主動挑釁忽必烈守軍,做出要北上攻打忽必烈的假象,讓忽必烈不敢從南線抽調兵力北上,減輕阿里不哥在北方的壓力,以最小地代價盡最大努力支持阿里不哥與忽必烈開戰。”

“你去安排吧,就這么辦。”宋理宗還算有些魄力,當機立斷的同意了賈老賊虛張聲勢嚇唬忽必烈的主意,又補充道:“但忽必烈派來的求和使者不能殺,驅逐出境就行了,咱們得留一條后路。”

“唉,皇上還是下肯堅決聯合阿里不哥宰掉忽必烈啊。”賈老賊聽出宋理宗的弦外之音,心中不免又是一陣郁悶,忍不住詛咒道:“老東西究竟是那一年死的?聽說這段時間他的身體越來越不好,早點嗝屁的話,就是我的天下了。”而宋理宗并不知道他地愛臣兼大舅子正在心里詛咒他早死——知道還不砍死賈老賊啊,竟然還好心好意地說道:“賈愛卿,朕有些餓了,陪朕到長寧宮去看看你的外甥女,一起用了午膳再去署理公事吧。”

“謝皇上。”皇宮御膳何等珍貴,賈老賊立即歡天喜地地答應,陪著宋理宗趕往瑞國公主趙娥明居住的長寧宮。到得長寧宮,趙娥明正坐在花圃前想心事,一雙美目凝視著一盆不知名的嬌艷花朵發楞,就連她的父親和舅舅到來都沒有注意,宋理宗知道女兒心事,上前去撫住愛女肩膀微笑道:“娥兒,還在想那個酈君玉?是父皇不好,擇人不明讓你傷心了,不過你放心,父皇一定會挑一個讓你滿意的駙馬。”

“父皇,你又取笑女兒了,女兒怎么會想那個臭女人?”趙娥明大羞撒嬌,這才發現賈老賊也跟了過來,眼睛一亮忙起身給賈老賊見禮,“娥兒見過舅父,舅父怎么也來了?”

“是朕把你舅舅叫來的,咱們一家人難得聚在一起吃頓飯。”宋理宗微笑著替賈老賊回答,又下旨傳膳,只在眨眼之間,一百零八道色彩繽紛、香氣撲鼻的菜肴便即送進長寧宮,宋理宗獨占一桌,賈老賊和趙娥明各坐一張小桌,互相客套幾句便即開始用飯。賈老賊一夜沒睡又沒吃早餐,吃起飯來格外香甜,風卷殘云一般把宋理宗賜給他的那份一掃而空,宋理宗和趙娥明暗笑賈老賊餓死鬼投胎模樣之余。忙又分出飯菜賜給賈老賊,一家人其樂融融,倒也讓宋理宗和趙娥明產生一種難得的溫馨感覺。但就在這時候。一個小太監跑了進來,磕頭說道:“皇上,忠王爺求見。”

“呵呵,這么巧,今天真是一家人要大團聚了,叫他趕快進來一起以膳。”宋理宗大喜說道。小太監磕個頭飛奔出去,不一刻。一臉傻笑的趙就出現在了長寧宮中——但趙并不是一個人來的。在他身后,還跟著一名穿著粉紅衣裙的麗裝女子。賈老賊好奇地將那女子仔細一看。心頭立即發熱,“好漂亮的女人。”原來跟在趙背后的那名女子竟是一名生得十分嬌媚豐滿地絕色美人,十歲的年紀,姿色不在全玖和李等一流美女之下自不用說,難得的是一雙大眼睛水汪汪的盡是媚態。十分能打動男人的色心。

“皇兒,你怎么帶了一個女子來見朕?她是什么人?”宋理宗奇怪的問道。趙磕頭,傻乎乎的笑道:“回父皇,她地名字叫胡儷,是刑部給事中胡洮大人地獨女,兒臣今日奉旨到刑部辦差,正巧碰見胡姑娘來給胡大人送飯,兒臣對她一見傾心,她對兒臣極有好感。她的父親胡大人也愿意把她許配給孩兒。所以兒臣將她領進宮來。想請父皇允許兒臣將胡姑娘收作偏房。”

“荒唐!朕命你去刑部審問丁大全一案,你竟然乘機想納刑部官員地女兒為偏房?這還不算。你居然還把她領進宮來?胡鬧!”宋理宗大怒,將趙罵得連頭都不敢抬。賈老賊則眼珠子轉了一轉,馬上向宋理宗拱手道:“皇上請息怒,忠王貴為王爺,又年過弱冠,卻僅有全王妃一位夫人,于禮而言確實說不過去。既然王爺與胡小姐偶然見面便情投意合,皇上何不成全他們,將來胡小姐為皇上生下幾位龍孫,以供皇上膝下之歡,倒也不失為一樁佳話。”

宋理宗被賈老賊勸得有些消氣,又想到自己有那么多老婆兒子卻只有一個,是有些過于虧待兒子了,宋理宗便點頭道:“好吧,看在賈少傅為你求情的份上,朕就饒你這一次,準你娶胡儷為偏王妃。”趙大喜過望,忙向宋理宗磕頭謝恩,又向賈老賊道謝。那狐媚異常的胡儷也向賈老賊行禮道:“小女謝過賈少傅。”名如其人,胡儷的聲音也是狐媚異常,讓人產生一種泡在溫水里的舒服感覺。而賈老賊嘴上說不客氣,肚子里卻在居心不良地偷笑,“全玖,惡婆娘,這回有得你受了。”

“父皇,兒臣還有一事相求。”盡管已經得到宋理宗的同意,趙卻不急著走,又磕頭懇求道:“兒臣斗膽,想請皇上賜給胡儷姑娘一個封號,免得……免得……。”趙說到這里就說不下去了,宋理宗和賈老賊兩人卻都猜出他沒說出口的話——免得全玖那只母老虎大發雌威,把這個叫胡儷的狐貍精暗中做掉或者趕走。

“唉……你呀!”宋理宗恨鐵不成鋼的長嘆一聲,最終心疼兒子的心思還是占了上風,下旨道:“這樣吧,全玖不是被朕封為永嘉郡夫人嗎?朕封胡儷為桐城夫人,你帶她出宮去辦喜事吧,朕到時候另行賞賜——先辦公事,誤了公事,朕饒不了你。”

“謝父皇。”趙歡天喜地的磕頭道謝,拉著胡儷興沖沖的出宮去了。宋理宗卻長嘆道:“不成器的兒子啊,連自己地妻子都管束不了,你叫朕如何敢把江山放心交與你?”

“皇上,微臣曾經聽說過一個故事。”賈老賊看出宋理宗是在擔心趙背后地全玖,便乘機下爛藥道:“海外有一個國家的皇后也非常厲害,幾乎把皇帝地權力全部搶光,那個國家的人都怕皇后,惟有太后不怕。那個皇后為了把權力全部抓到手中,就向太后發難,想把太后趕走獨掌大權。不曾想太后卻拿出一份先皇詔書,一下子就把那個厲害的皇后給賜死了,原來皇帝的父親老皇帝也看出那個皇后難以操縱,就在生前留了一手,讓太后治下那個厲害的皇后——不過這只是一個海外故事,是否屬實微臣也不知道。”

被賈老賊這么一下爛藥,宋理宗眼睛立即一亮,撫著胡須緩緩說道:“是個好故事,當年唐中宗如果留下這么一封遺詔,也就不會有女主當政了。”賈老賊大點其頭,連連感嘆道:“是啊,唐中宗要是皇上你十分之一的英明,武則天那個女人又怎么能搶走李氏江山十五年呢?”說罷,君臣倆對視微笑,都明白對方話里的含義。

用完午膳,賈老賊便即向宋理宗告辭出宮,宋理宗答應,自己也回了上書房批閱奏章。但賈老賊離開長寧宮不久后趙娥明就追了上來,“舅舅,等一等我。”賈老賊回頭,奇怪的問道:“公主,你還有什么事嗎?”

“舅舅,娥兒想求你一件事情,請你一定要答應。”趙娥明紅著臉咬緊嘴唇,羞澀的向賈老賊懇求道:“你能不能……?”

3Z全站文字,極致閱讀體驗,免費為您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