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權相

第二卷風云臨安第七十二章 調虎離山

第七十二章調虎離山

“傳令下去,水軍集合,騎兵集合!吹號,升帳點將!”剛送走了弘吉剌仙童,旭日干就迫不及待的在碼頭直接下令軍隊待命。正處于巔峰期的蒙古軍隊軍紀十分嚴格,號角吹響后,旭日干在臨淮城點兵大廳中僅等了半柱香時間就部將全員到齊,旭日干當即調兵遣將,“騎兵千夫長帖里帖木兒聽令,本將命你點起城中所有騎兵共計九千人,戰馬嘴套籠蹄包布作潛行準備,隨本將連夜出發,至黃河楚州段北面埋伏。”

“得令。”旭日干的心腹大將帖里帖木兒抱拳答應。旭日干又命令道:“水軍下萬戶蘭秀鴻聽令,本將軍命你盡起臨淮水軍連夜東下至洪澤湖的湖口處埋伏,另派快船二十條改裝成漁船,至楚州運河入口處埋伏,見……。”

“旭日干將軍,請等一等。”老成持重的蘭秀鴻打斷旭日干的命令,提出疑問道:“趕問將軍一句,今夜有何緊急軍情?為何要出動所有臨淮水軍?臨淮水軍是我蒙古在黃淮一帶唯一的水軍,至關重要,請將軍謹慎而行。”

如果蘭秀鴻不說后面那一句話提醒旭日干臨淮水軍的重要性的話,那么旭日干也許還會向蘭秀鴻解釋一下原因,可蘭秀鴻這么一說立即激怒了旭日干,旭日干咆哮道:“你什么意思?你覺得本將軍會把你的嫡系部隊丟掉?或者故意讓你的嫡系水軍去送死嗎?”

“旭日干將軍誤會了,臨淮水軍是忽必烈大汗的水軍,并非末將個人嫡系。”蘭秀鴻知道自己很不討頂頭上司的喜歡,只得耐心解釋道:“末將之所以重視水軍。乃是因為江南河流密布,行舟乘船比之戰馬更容易機動。大汗倘若要對宋人用兵,必不可或缺水軍支援,如果黃淮一帶戰船裝備最充足地臨淮水軍出現意外,那么損失將是難以估計的。”

“別羅嗦了,江南戰事水軍重要,本將如何不知?不過這一次的目標重大,即便搭進臨淮水軍也值得。”旭日干冷哼道。蘭秀鴻又不知死活的追問道:“旭日干將軍,既然你執意要出動水軍。那么請問你將如何使用水軍?我蒙古水軍除了要在洪澤湖東面湖動外,還將要何舉動?旭日干將軍,末將是以部下身份與你探討用兵行動,請將軍明示。”

“知道了。羅羅嗦嗦的,浪費時間。”此時天色已然全黑,旭日干急著調動軍隊也沒時間和蘭秀鴻糾纏,只得將自己的行動安排如實對蘭秀鴻說了一遍,蘭秀鴻一聽便是大驚失色,驚叫道:“旭日干將軍,你千萬不能讓我們蒙古水軍進入狹窄的黃河河道!我們蒙古水軍相對宋人水軍本來就弱。在地勢開闊的洪澤湖水面上還有閃轉騰挪的余地,要是貿然進了黃河,李庭芝地水軍把洪澤湖湖口一封鎖,我們可是連洪澤湖都回不來了!”

旭日干被蘭秀鴻提醒得一楞,轉念一想確實是這樣——楚州與盱眙相隔不遠,賈老賊在楚州遭到襲擊,李庭芝如果收到消息把洪澤湖湖口一堵,那么臨淮水軍就將重演金兀術在黃天蕩的一幕了。不過旭日干稍一盤算就有了主意,改口說道:“沒關系。本將軍可以再往洪澤湖湖口增兵駐扎,有了陸地上的重兵掩護,我們的水軍即便遭到封鎖,也可以靠著陸地上弓箭掩護殺回洪澤湖。”

“可是……。”在蒙古軍隊里出了名謹慎地蘭秀鴻本來還想說什么,旭日干卻不耐煩的說道:“不用說了,本將軍心意已決。這一次一定要取下賈似道蠻子的狗頭,獻給王爺當做夜壺。”

“賈似道?!”包括蘭秀鴻在內,臨淮眾將一起驚呼起來。旭日干得意洋洋的說道:“本將軍收到密報,賈似道在前幾天已經被我們重傷了一次,明天早上將秘密返回揚州治傷——光憑重傷賈蠻子這一點就足夠咱們升官發財的,如果咱們能在半路再把賈蠻子截殺了,那么多的不敢說,咱們幾個每人官升三級是肯定的,銀子和美女更是要多少有多少!”

“烏拉!”蒙古眾將一起歡呼起來。蘭秀鴻也有些激動。但生性穩重地他還是有不少疑問,又追問道:“旭日干將軍。這個消息確切嗎?賈老賊出了名的奸詐,詭計多端,別又是他在搞什么陰謀詭計?”

“本將軍地情報來源。如何能輕易泄露?”旭日干想要截殺賈老賊地頭功。自然不會隨便透露情報地來源。只是冷哼道:“如果你不相信本將軍。大可以留在臨淮守城。水軍讓你地堂弟蘭秀龍率領——不過截殺賈老賊地功勞可沒有你地份。”

“末將不敢。”蘭秀鴻知道自己地保守作風已經讓上到忽必烈和下到普通蒙古族士兵都十分不滿。如何還敢錯過這個改變印象地機會——再說這次是旭日干一意孤行。天塌下來也有個子高地人頂著。所以當即同意了旭日干地安排。掃除了蘭秀鴻地阻撓。旭日干當即安排蘭秀鴻率領水軍先行出發。自己率領騎兵做第二梯隊。到楚州以北埋伏。第三梯隊是一萬五千人。多帶弓箭到洪澤湖湖口埋伏。防止宋軍水軍封鎖湖口。這一路由旭日干最信任地副將速速坐率領。并留蘭秀鴻之弟蘭秀龍守臨淮。三路兵馬調撥一定。立即秘密出發趕赴預定作戰地點。

蒙古臨淮駐軍地調動雖然非常隱秘。加上軍隊是在洪澤湖以北調動。幾乎是做得神不知鬼不覺。如果換成是在平時。那么被宋軍發現地可能性必然極小——可惜。事先得到賈老賊警告地李庭芝軍早就盯上了臨淮。并冒險在洪澤湖北岸布置了大量地暗哨和密探。蒙古軍隊地調動就逃不出李庭芝地法眼了。

消息送到李庭芝面前后。李庭芝地幕僚們迅速給統計出了蒙古軍隊地出動規模。雖然不十分準確。卻也斷定蒙古軍從臨淮城中抽走了所有水軍和超過二萬地步騎兵。臨淮城中所剩地守軍應該在三千到五千左右。統計了敵人情況后。李庭芝地兩員愛將張順和張貴大喜。一起說道:“大人。臨淮城空虛了。快下令進攻吧。”

“別急。讓韃子再走遠一些。給我們多爭取一些攻城時間。”李庭芝擺擺手。微笑道:“再說這一次我們不能強攻。臨淮城城高墻厚。城防工事完善。這樣地城池不要說有三、五千守軍。即便是三五百地守軍。只要調度得法。照樣能長時間堅守。而旭日干地主力最多只需要半天時間就能回援臨淮。給予我軍重創。”

“不能強攻?那就只能智取了?”張順大概明白了李庭芝地意思。試探道:“那什么時候動手呢?又怎么智取呢?”

“寅時三刻動手!”李庭芝斬釘截鐵的說道:“寅時三刻左右是正常人晚上睡得最沉的時候,人的反應力和辨別力都嚴重下降,那時候韃子地主力也已經走遠了。即便發現我們偷襲臨淮也難以回援,正是我們動手的最好機會。至于怎么智取,你們……。”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就已經是丑時過后,夜深人靜,堅守在臨淮城上的蒙古軍士兵個個睡眼惺忪,呵欠連天,不少士兵干脆就爬在城垛上打起了瞌睡,就連巡邏隊都放慢了腳步。一個個打著呵欠無精打采,只是強撐著才沒有睡去。這倒不能怪蒙古軍士兵素質低,如果換成平時,守夜的士兵如果敢睡過去,三十馬鞭是怎么都不跑掉的,只是今天晚上旭日干把臨淮城里的軍隊抽調得實在厲害。白天睡足了的守夜軍隊都被當做精銳調進了主力隊伍,剩下這些軍隊已經訓練勞累了一個整天,到了晚上自然是呵欠連天了。

又過了一段短暫地時間,臨淮城的東南方向忽然傳來一陣隱隱約約的喊殺聲,強打精神巡邏的蒙古士兵聽見不敢怠慢,趕緊跑進城摟里把正在睡覺的蒙古軍千戶長真只海叫醒,等睡眼惺忪的真只海好不容易弄明白了巡邏隊匯報的情報,也是趕緊跑到城頭觀察,卻見東南方向黑黝黝的。目視并沒有發生任何異常。僅是隱約能聽到了一陣若有若無的喊殺聲,如果不是用心傾聽恐怕難以發現。顯然距離應該極遠。真只海大為納悶,“那個方向應該是洪澤湖水面,怎么會有交戰地聲音?難道我們的水軍調動被蠻子發現了?而且現在差不多是寅時三刻了,算路程我們的水軍也應該到洪澤湖湖口,那里就算有戰斗,喊殺聲也不可能傳到這里啊?”

“將軍,要不要稟報蘭秀龍將軍?”一名百戶長請示道。真只海有些猶豫,心說從聲音判斷,發生交戰的地方應該很遠,交戰的規模也不是很大,有可能是蘭秀鴻率領的蒙古水軍遭遇宋軍斥候船隊發生戰斗,如果真是這樣就通知蘭秀龍讓全軍戒備,未免有些大題大做。可就在這時候,開始那個百夫長又指著東面驚叫道:“真只海將軍,軍隊!有軍隊過來了!”

“快點起所有火把,全軍戒備。”真只海下意識地命令道。可那支軍隊來的極快,轉眼就到了城下,真只海這才看清,原來深夜趕來這支軍隊竟然是打著蒙古軍旗幟的友軍,人數不多僅有四五百人,其中一名騎在馬上的將領還高舉著一面身份腰牌,用蒙古語大叫道:“快開城門,我們的主力步兵在成子湖那邊中了蠻子的埋伏,我們好不容易才殺出來報信。”

“你們是那一位將軍麾下?軍隊編號是多少?”真只海也算是久經沙場的老將了,自然不敢在城內空虛的情況輕易開城,只是高聲問道。那蒙古將領取下一面腰牌,高舉著大聲叫道:“我乃帖木兒將軍麾下第五千人隊百夫長,我這里有身份腰牌,請將軍驗看。”

“隔著這么遠,叫我怎么看清楚?”真只海有些郁悶,正要喝令那將領獨自一人到城下近距離驗看時,東面又傳來急促的馬蹄聲,一百多名蒙古軍騎兵飛奔而來,直接沖到距離臨淮城很近地距離方才停下,為首地一名扎著環耳雙辮的蒙古將領高聲喊道:“快開城門,我們地騎兵被蠻子伏擊,旭日干將軍被蠻子的神秘武器炸傷,生命垂危!帖木兒將軍讓我們先送旭日干將軍回城,他指揮軍隊撤退!你們快開城門,讓郎中搶救旭日干將

“旭日干將軍受了重傷?”真只海這一驚非同小可,驚叫著詢問道。那邊蒙古騎兵已經抬出了一個擔架,血淋淋的擔架上躺著一個蒙古將領,全身血染看上去觸目驚心,好不嚇人,開始那個蒙古將軍焦急的大喊道:“快開門,旭日干將軍快撐不住了,旭日干將軍要是有什么三長兩短,我第一個砍了你們!”

“快開門,快開門!”蒙古軍紀中主將陣亡,部將必受處罰,真只海徹底慌了手腳,趕緊大喊叫道:“快讓旭日干將軍進來,快去找郎中,搶救旭日干將

“轟隆隆”臨淮東門的吊橋緩緩放下,城門也被迅速推開。那一百多名蒙古騎兵抬著旭日干蜂擁入城,后面那幾百名蒙古軍步兵也跟了進來,真只海這會也顧不及去驗看開始那面腰牌是真是假了,只是撲到擔架面前大叫問道:“旭日干將軍,你怎么樣了?有沒有感覺好點?撐住,末將這就去給你找郎中……。”

“你李祿爺爺很好!”擔架上那名蒙古將領忽然用漢話虎吼一聲,刀光閃現,真只海的腦袋也激飛上天,脖腔里噴出的鮮血沖起一丈多高。不等蒙古軍士兵從巨變中反應過來,剛剛進城那些蒙古軍騎步兵已經將一枚枚的手雷拋出,炸雷一般的爆炸聲接連響起……

“殺啊!”伴隨著手雷的爆炸聲,城外喊殺聲也震天而起,數以千計的李軍騎兵穿著宋軍軍服疾沖過來,后面則是鋪天蓋地的正宗宋軍步兵……

“殺啊!給軍師報仇!”李軍騎兵高喊著報仇口號蜂擁入城,開始對臨淮城血洗。后面的宋軍兩員將領張順和張貴卻十分郁悶,不約而同的忘記戰前賈老賊咬牙切齒喊出的口號,改用“大宋”口號激勵士氣——賈老賊的口號是,“殺!給本官被韃子射斷的毛報仇!”

宋軍與李軍的聯軍雖然順利入城,但真正的決戰,卻在城外!

3Z全站文字,極致閱讀體驗,免費為您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