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權相

襄陽血第九十五章 韃虜血(6)

第三卷襄陽血第九十五章韃虜血(6)

賊所期盼的東南風始終沒有刮起,倒是從西伯利流吹得呼呼呼的,太陽公公只是在清晨的時候露面晃了一晃,馬上就象黃花閨女躲繡樓一樣躲進了黑沉沉的陰云里,氣溫也陡降下來,風向要么沒有,要么就是呼冽向南,吹得逆風向北的宋軍船隊連帆都不敢張,只能靠搖櫓劃漿行駛,速度和機動都大受影響——更可怕的還是火,蒙古軍隊如果在上游縱火或宋軍放火焚燒攔河水柵,火焰和煙霧可全都會被吹到宋軍這邊。(

“麻煩了,想不到今天的北風會這么大?風向和水流都不利于我軍,今天這仗有得打了。”看著旗艦上北風吹得筆直向南的帥旗,賈老賊滿臉的愁云——可賈老賊又不能耽擱,郢州、荊門和均州三地都相隔遙遠,無法及時聯系,賈老賊如果錯過了宋軍總反攻的時間,那后果可就堪設想了。

“沒辦法,做好傷亡慘重的準備吧。”思來想去,賈老賊還是一咬牙一跺腳,決心按計劃強攻蒙古軍隊的水柵防線。召集眾將到旗艦主艙后,賈老賊在沙盤面前大聲說道:“各位將軍,今天的風向很不利于我軍,但為了保證按時增援襄陽準備全面反攻,本官決定,今日繼續向北進攻,務必在一天之內攻破韃子的水柵防線和火船陣,抵達襄陽城內!天時地利皆不在我手,望諸君奮勇向前,與本官齊心協力,攻破韃子防線!”

“謹遵太師號令。”宋軍眾將毫無懼色,一起答道。賈老賊點點頭,指著沙盤說道:“諸位請看,韃子的第二道防線攔河水柵位于鹿門山與虎頭山之間,此地水面相對于龍尾州要狹小三分之二以上,不利于我軍炮船作戰——但相對于湍灘一帶還是比較寬闊,有利于我軍戰船展開。所以本官決定,今日我軍炮船將拖后,炮擊韃子兩岸工事,保護位于中段的輜重船與運兵船,由戰船和小船擔當攻堅重任!”

“根據我軍斥候探知,韃子為了增強攔河水柵的防御,在水柵中段的河心筑有一座全石構成的箭臺,十分牢固,即便是我軍火炮也難以將之摧毀,上面部署得有弩炮弓箭等遠程武器,配合兩岸工事,可以覆蓋整個漢水河面,所以我軍要想攻破韃子水柵,就必須要拔掉這個箭臺。”賈老賊接著說道:“本官的意思是,鑒于韃子這座碉堡比較靠近西面虎頭山地情況,我軍前鋒將分為兩隊,一隊強攻東面水柵,另一隊最重,既要負責攻打西面水柵,又要負責摧毀這座箭臺!只是,不知那兩位將軍愿意擔當這項重任?”(注1)

“末將愿往。”宋軍眾將全部向前一步,昂挺胸大聲答應。賈老賊笑笑,指到并肩而立的文天祥和楊亮節身上,笑道:“這么危險的任務,當然要本官的學生去。楊亮節,你愿打東面還是打西面?”

“西面!”楊亮節大聲答道。

文天祥本來想搶,賈老賊卻已經點頭說道:“很好,就讓你負責西面。天祥,你也別搶了,你負責的東面也不輕松,韃子的水柵是用水中植木建成,厚達半里,密得連大一點的魚都游不下來,每根木頭都有鐵鏈相連,想要攻破這道水柵,也不是那么容易。可你要記住,如果你無功而返,耽誤了我軍總反攻地布置時間,就算你是本官的門生、丙辰科的狀元,本官也軍法無情!亮節,你也一樣,本官這個前任國舅,對你這個現任國舅也不會手軟!”

“末將等誓死攻破韃子水柵,馬革裹尸,無功不返!”文天祥和楊亮節異口同聲地大吼答道。賈老賊滿意的點點頭,喝道:“陳奕、范勝聽令,你二人各率本部拖后,保護我軍炮船不被韃子小船騷擾!姜子、朱勝、張世杰、王安節,你四人各率本部船隊保護我軍輜重船運輸船安全—張世杰,尤其是那幾條船,本官要你親自保護,絕不容許出任何意外!其余諸將,隨本官居于前鋒二線,隨時侯命。”

“末將等謹遵號令!”宋軍諸將齊聲回答。賈老賊這才喝道:“各回本部準備,辰時三刻一到,全軍出!”

“嗚——!”辰時三刻正。宋軍旗艦上準時吹響進軍號角。集結在龍尾州水面地宋軍船隊正式向北挺進。因為是逆風逆水地緣故。宋軍戰船只能靠人力驅動。行駛速度大為減緩。但屋漏偏逢連夜雨。陰晦地天空烏云密布。露出山雨欲來風滿樓地景象。宋軍諸將官不由個個滿臉擔憂。生怕大雨一來這仗更難打。賈老賊卻哈哈大笑道:“天助我也!把本官地話轉達全軍。大雨一來。韃子地露天炮臺就沒辦法再用火炮和震天雷了。對我軍船隊地安全可大有好處。”

賈老賊鼓勁地鬼話傳開。宋軍將士本有些衰竭地士氣立即又膨脹起來。當然槳手灑汗、櫓手奮力。船隊行駛速度大為提升……宋軍船隊便全部駛入龍尾州上游地漢水河道。地龍尾州相比。漢水河道明顯狹窄得多。但仍然比宋軍出地郢州河道寬闊一倍以上。水流也緩慢得多。楊亮節和文天祥兩支船隊甚至可以并肩而行。《滿江紅地軍歌之聲。回蕩十里。

一路斬風破浪。當鹿門山下地蒙古軍水柵碉堡出現在宋軍前鋒視野中時。漢水河道兩岸忽然一聲炮響。鹿門山山頂樹起忽必烈地白毛大。蝗蟲一般地蒙古士兵怪叫著從樹林中涌了出來。箭鏃、弩箭、石頭和老賊炮實心炮彈仿佛火山爆一般噴射而出。鋪天蓋地落到文天祥和楊亮節兩支船隊頭上。連綿不絕。宋軍軍歌嘎然而止。文天祥和楊亮節幾乎是同時拔出寶劍。指著前方吼道:“箭雷還擊。全速繼續前進。后退一步。斬!”

嗖!嗖!”宋軍戰船上地床子弩射出一枚枚箭雷。帶著青煙落入兩岸蒙古軍弓箭手隊伍中。火光巨響也在兩岸爆起來。兩軍士兵中箭中石地慘叫聲音與爆炸聲、喊殺聲匯成一股。直沖云霄。而天空還之以一聲霹靂。秋天極為罕見地雷聲中。銅錢大地雨點從天而落。潑灑到血肉橫飛地戰場上。聽到這雷聲。賈老賊嘴角露出微笑。喃喃道:“秋天打雷。遍地是賊——好兆頭啊。忽必烈一死。中原大地不遍地是賊那才叫怪了。”

“阿拉!”伴隨著雷聲的還有蒙古軍船隊出地鬼哭狼嚎聲,蒙古軍高層也知道水柵防線一旦失守,就意味著宋軍可以打開通往襄陽的水道,所以忽必烈不顧損失慘重的蒙古水軍連日苦戰已經是疲倦不堪,仍然將剩余的四十多條戰船和一百余條快船布置在水柵防線前方阻止宋軍。忽必烈背后的旗號臺打出旗號后,蒙古船隊立即順流而下,沖向宋軍船隊,兩支船隊剛碰在一起,震天動地的喊殺聲和金鐵碰撞聲便在漢水河面中回蕩起來,大船碰大船,小船撞小船,來往箭矢比之雨點更密,宋蒙兩軍士兵隔著船舷瘋狂砍殺,更不時有宋軍士兵將手雷拋入敵船甲板,帶起陣陣火光硝煙,也有悍勇的雙方士兵跳上敵軍戰船,瘋狂砍殺敵船甲板上密集地敵人,戰斗甚至蔓延到水中,碰撞中落水的雙方士兵冒著隨時可能被大船撞昏撞扁的危險,在水中也刀來槍往地砍殺,互相抱住對方墜入水底,比拼誰喝的河水更少,誰先被水嗆死。雨水混合著血水流滿甲板,也染紅了滔滔漢水。

“大宋!大宋!”激戰中,文天祥和楊亮節兩名宋軍高級將領從未停止過吶喊,始終沖殺在第一線與敵人鏖戰——如果說范文虎能把宋軍帶成一群綿羊,那么他們就能把宋軍帶成一群獅子!在這一名宋軍高官和一名皇親國戚舍死忘生的率領下,宋軍地士氣始終高昂不泄,中箭的,帶著箭頭跳上敵人甲板砍殺;中刀的,哼都不哼一聲就把刀砍還在敵人身上;中槍的,槍頭帶起地鮮血濺在臉上也不抹不,只是用手中長槍洞入敵人小腹;即便時胳膊被砍斷,也要用牙齒咬開手雷沖入敵群,無時無刻不在有重傷的士兵抱住敵人拉響手雷或滾入水面。文天祥的妹夫彭震龍甚至率領敢死隊三度沖上敵船,并成功奪取了蒙古軍的一條戰船,直到身中兩刀四箭才被宋軍士兵背回船艙搶救。將士用命之下,兵力本就不占優勢的蒙古船隊被殺得潰不成軍,絲毫阻攔不住宋軍戰船向水柵前進的腳步。

雨越下越大,來自北方地冷空氣和來自南風的暖濕空氣在荊襄上空激烈相撞,了這場罕見地秋季雷雨。而在漢水河面上,來自南方的、保家衛國地宋軍將士也和來自北方的、殘暴成性地蒙古豺狼撞在一起,一場驚天動地的血戰。宋軍的炮船開炮了,狠狠打擊漢水兩岸的蒙古工事和蒙古軍隊,蒙古軍水柵處的碉堡也放箭了,因為宋軍船隊已經沖進了水柵的射程。

負責東岸防御的伯顏暴跳如雷,負責西岸的阿里海牙則宛如瘋狂,不斷嘶吼吶喊催促各國士兵向前,殺害來自南宋的將士,逼著熟悉水性的漢人士兵推著小船去搶宋軍輜重船。楊亮節提刀沖在最前方,壓根忘記他是家中獨子,是本應該在臨安享受榮華富貴的南宋國舅;文天祥脫去對他過于沉重的盔甲,舉劍和沖上自船的蒙古士兵搏斗,也忘記他家里的四房嬌妻美妾和萬畝良田;賈老賊則精赤上身,頂著箭雨在旗艦上親自敲響戰鼓,鼓舞大宋將士教訓和消滅來自草原的豺狼野獸。大宋軍隊是沒有熱血男兒,只是缺少率領這些熱血男兒的血性統帥,但今天,有了。

戰役的關鍵還是水柵,因為逆風逆水的不利因素,宋軍無法施展,只能派出精熟水性的士兵下水去砍去鋸蒙古軍的巨木鐵鏈,水柵前頓時人頭涌動,到處可以看到砍木斬鏈的

兵,位于河心的蒙古軍箭臺守軍很快現宋軍企圖,處用弓弩狙擊水下宋兵,一名名英勇的宋軍戰士中箭而亡,鮮血染紅了水柵附近的水面。負責攻占此地的楊亮節急得大叫,“誰敢爬上箭臺殺敵?官升三級!”

“我去!”一名宋軍陣長第一個站出來,他的部隊中呼拉拉站出一片,一個個跟著跳下漢水,水沖向蒙古軍箭臺。楊亮節趕緊大吼,“弓箭掩護!”最前面的幾條宋軍戰船上羽箭齊,拋射向藏在箭臺箭垛背后的蒙古士兵,一個弓箭手倒下,另一名士兵拋去鋼刀,揀起他地弓弩箭壺繼續拋射,即便手指拉弦拉得鮮血淋漓也毫不停歇。但蒙古軍箭臺太堅固了,也太高了,宋軍的弓箭即便拋射上去,也很難傷到象烏龜一樣躲在箭垛背后的蒙古士兵,水柵前的宋軍士兵仍然在不斷中箭,帶著鮮血和慘叫被水流卷走。去爬箭臺的宋軍士兵也必須水繞過箭臺正面才能向上攀爬,可負責鎮守此堡的蒙古千戶阿拉坦倉經驗豐富,早在上堡臺階上布置了重兵保護,宋軍士兵剛剛沖到臺階上就遭到他的箭雨和石雨打擊,宋軍將士尸體堆滿也染紅了冰涼地青石臺階,卻始終沒有一個士兵能夠沖上堡頂。

“我去!我去!”又是幾隊宋軍士兵洇水沖向碉堡,卻仍然被蒙古軍的箭雨和石雨所阻,化為一具具尸體堆滿臺階,也掛滿了箭臺附近的水柵鐵,看到一名名英勇地士兵倒下,楊亮節淚如泉涌,咬牙出血,阿拉坦倉則在箭臺上哈哈大笑,“來吧,蠻子來吧!阿拉坦倉大爺等著你們,來多少讓你們死多少!”

阿拉坦倉正得意狂笑間,一名蒙古士兵忽然指著前方大叫起來,“將軍,有艘船沖過來了!”阿拉坦倉轉頭一看,卻見一艘宋軍戰船直接沖向了自己所在的箭臺,和其他的宋軍戰船不同,這艘船竟然是在北風中地張滿了風帆,阿拉坦倉大為不解,“蠻子在搞什么?他們力氣多得使不完嗎?竟然張帆頂風前進?”

同樣大惑不解的還有楊亮節,當那艘張帆前進的宋軍戰船經過他的戰船時,楊亮節向那艘船地宋軍吼道:“你們在干什么?為什么張帆前進?”那陣長往身邊的一個頭上裹著繃帶的宋軍火長一指,大聲答道:“楊大人,這個兄弟想出了一個辦法沖上韃子的箭臺,你就放心吧。”

“你叫什么名字?用什么辦法沖上韃子箭臺?”楊亮節向那宋軍火長問道。那宋軍火長咧嘴一笑答道:“楊大人,小人索超,昨天晚上和賈太師見過面,賈太師還給我包了傷口,你就看好吧,總之我有辦法殺上去就是了。”楊亮節將信將疑,大聲說道:“那你小心,我等著看你的英勇表現了,弓箭手,全力掩護他們!”

“好勒!”索超答應一聲,轉身吼道:“敢和我上韃子箭臺的,都過來!”一百多名宋軍戰士跟到他地身后——其中自然包括昨天晚上和索超一起見到賈老賊的路星漢。而指揮這條船地宋軍陣長吩咐槳手繼續前進,直到戰船沖到蒙古軍箭臺旁邊,被蒙古軍水柵擋住去路,那陣長才大吼道:“轉舵,船打橫!”

“轉舵!”戰船艱難轉過船身,橫跨在蒙古軍箭臺前方,同時船上飛下幾根帶有大鉤的鐵鏈,鉤住蒙古軍地水柵鐵鏈,使得戰船不用擔心被水流沖走,還有船上的風帆也轉橫,使船帆受風面正對蒙古軍地箭臺。這會楊亮節也算是明白那名宋軍火長的用意了,驚喜道:“我怎么這么笨?開始怎么沒想到這個辦法?”

“砍!”果不其然,索超揮動大斧,狠狠砍在戰船主桅桿上,木屑飛濺間,高達十丈的主桅桿漸漸傾斜,忽然轟的一聲倒下,桅桿頭也搭上了蒙古軍箭臺的箭垛上。不等驚慌失措的阿拉坦倉指揮蒙古士兵去砍搭在兩座箭垛之間的宋軍戰船桅桿,索超已經提起戰斧舉起圓盾,怒吼著踏著倒塌的桅桿沖上蒙古軍箭臺,“弟兄們,殺韃子啊——!”

“大宋!”周圍宋軍歡呼雷動,路星漢第二個沖上桅桿,隨手將一枚手雷拋上蒙古軍箭臺,后面大群宋軍士兵象螞蟻爬著桅桿沖上蒙古軍的箭臺,復仇的怒吼聲也在箭臺頂部回蕩起來……

“狗雜種!受死!”第一個爬上箭臺后,索超大吼一聲跳起,手中單斧向穿著將軍盔甲的阿拉坦倉狠狠砍下,阿拉坦倉措手不及被砍了個正著,一聲巨響過后,阿拉坦倉的鐵質頭盔火星四濺的深陷下去,腥臭的朊臟鮮血和腦漿也在他的頭盔下飛濺出來……

3Z全站文字,極致閱讀體驗,免費為您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