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私生子

第198章 疑是蘇小妹

第198章疑是蘇小妹

楊逸的悠閑生活過不了幾天,一道圣旨便到了環州

這是一道出自趙煦手筆的中旨,啥官方格式都省了,內容就四個字:回京述職

接旨后楊逸一顆心不禁提了起來,這道中旨表面簡單,內意卻復雜啊

自己來環州不到半年,回京述啥子職嘛趙煦該不會不管西北形勢,讓自己回京后直接拉菜市口?

淡定淡定大宋沒菜市口一說

淡定個屁沒菜市口不是還有午門嘛

蕭憶見他拿著圣旨在簽押房轉來轉去,一時也不知道說什么好,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是因為康國長公主之事,但這觸及楊逸個人,楊逸不開口,他也不好亂插嘴

“蕭先生,您看這事?”楊逸終于開口了

“大人莫急,官家圣旨已下,大人回京是必然之事但官家下的是中旨,且未規定到京日期,因此大人此行宜慢不宜快,當先著人進京報與蘇相公、章相公得知,此事最好是在大人未到京之前,便由朝中二位相公周旋好,否則大人直接面君的話,怕官家一時怒氣難平,如此對大人極為不利”

這事自己直接面對趙煦確實不好解釋,現在先讓人去拉拉偏架,調解緩和一翻,自己回京后再夾著尾巴去認個錯,給足趙煦面子,想來趙煦過了氣頭,也不好再拿此事聲張如此大致也就蒙混過去了

楊逸笑吟吟地對蕭憶道:“蕭先生真大才也本官授教了”

“大人別高興得太早,有朝中二位相公幫著周旋,大人當不會有大禍但蘇相公一向將十三娘視若掌上明珠,長公主之事大人首先得向蘇相公解釋清楚才行,否則蘇相公若是心存怒意,大人恐怕……”

這天氣轉得真快啊剛才還是初夏的融和天氣,怎么一子就變數九寒冬了呢?

楊逸不由得縮了縮脖子

他娘的趙穎啊早知道在地斤澤直接把這丫頭就地正法得了,好過現在羊肉沒吃到,倒惹了一身騷

想到蘇家那一關,楊逸非常想將十三娘一起帶回京去,可惜啊十三娘有孕在身,不宜長途跋涉

馬車徐徐而行,車外飄著細雨,路上浮塵潤而不揚遠山籠罩在一片迷茫的雨幕中,給人一種神秘悠遠的感覺

清潤的雨意帶來了清涼的感覺,韓碧兒的笑容一直沒收起過,一直膩在楊逸懷里,楊逸回京述職說來最開心的當數她了

而青葉也差不多,她拿一把香羅小扇幫楊逸扇著風兒,怡人的笑容象塊小家碧玉

楊逸沒好氣地說道:“我說你們倆怎么沒心沒肺的,本知州這次回京述職弄不好要丟官去職,你們卻開心成這模樣成何體統?”

韓碧兒笑得媚了,纖纖玉指撫弄著他身上的儒衫說道:“楊郎穿儒衫俊呢”

“什么話?巴望著我丟官是不是?”

“不是不是,林道長說了,楊郎骨骼精奇,乃大富大貴之命,凡事皆能逢兇化吉的,所以奴奴才不擔心哩”

“林縹緲?”這下楊逸無語了,這個假道士

“嘻嘻……楊郎可別不信,婆婆可信得很呢奴奴錢賺得不少,都讓婆婆拿去供林道長了呢”

“什么?這還得了回京后看我不把這水貨攆回洞霄宮去”

楊逸一副氣急敗壞的樣子,笑得兩只狐貍精腰肢都快折了,韓碧兒糯糯地說道:“不用楊郎攆,前陣子林道長已經自己跑回洞霄宮了,不過,又被青云道長趕來了,嘻嘻,楊郎,你說奇怪不奇怪?”

“還有這事?呃……奇怪什么?碧兒你什么意思?”

“楊郎,你說會不會是青云道長看出楊郎命格非凡,所以要將個女弟子嫁入咱們家?”

“什么亂七八糟的?就你會想”

楊逸一把將她壓到腿上,讓她一個圓臀兒高高翹著,抬手就是幾個巴掌

“啊……楊郎,你打錯人了,這話是青葉說的,奴奴只不過是鸚鵡學舌而已,你要打打青葉好了”

韓碧兒話還沒說完,青葉一下扔掉輕羅小扇,象只兔子似的躲到車廂里角去了,楊逸抱起韓碧兒,對青葉“甜甜地”笑著

“大官人,婢子只是私下跟娘子提了一回,可沒到處亂說,倒是娘子她,是故意要害婢子的”

青葉說完,見楊逸笑得“甜”了,她噘著嘴瞪了韓碧兒一眼,老老實實地爬過來,自覺地翹起香臀兒,結果楊逸還沒來得及下手,韓碧兒就先啪啪來了兩下,這下子不得了,車里又是蛇腰粉臂亂扭,嬌呼媚笑不斷

等倆人鬧得香汗細細,停將下來,楊逸這才說道:“行了,別鬧了,前面便是臨潼了,這行程太快了些,本官決定,咱們上驪山玩一日再說”

走了七天,才到臨潼,這行程還太快?

青葉可不管這些,聽了立即歡呼起來:“好啊”

驪,意為深黑色的駿馬驪山四季有不凋之樹,三春有飄香之花,山形秀麗,峰巒起伏,遠遠望去,好似一匹凝神遠眺,躍躍欲奔的蒼色駿馬,這便是驪山名字的由來

驪山得天獨厚,周幽王曾在山下建離宮,山上建烽火臺,為博美人一笑,烽火戲諸侯的事就發生在驪山頂的烽火臺;漢朝之后,宋之前,幾乎歷朝歷代都在驪山建有行宮

楊逸三人雨中登山,石階之側苔痕正,山道兩旁華蓋流翠,幽鶯不啼,草葉流晶嫩若黃,北眺渭水泱泱千年不息

韓碧兒與青葉各撐著一把油紙傘,步態翩躚,兩人都是來自江南,身上自然流動著江南女子特有的婉約柔美之姿與這青山秀色融合在一起,如一首清潤的詩、一副淡淡的水墨畫

韓碧兒一手撐傘,一手提著裙裾,婉然一回首,百媚叢生地輕吟道:“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承恩澤時楊郎,是不是在想著華清池的溫泉和那千年不散的胭脂香”

“別叫楊郎了呵呵,你干脆叫我三郎好了想來在此洗過胭脂的玉環飛燕也就碧兒這樣了”

“楊郎,這話可不能亂說哩”

“嗯”楊逸輕應一聲,并不太在意

前朝留下的山道很寬但這雨中已看不見幾個游人,世事滄桑如白云蒼狗一場安史之亂,毀掉了一個盛唐,什么離宮、湯泉宮、華清宮,都成了史書上淡淡的一筆

三人登上晚照亭遠遠卻見亭中有一男一女,女的二十上下,明眸似水,貌美如仙頭插一支紫木釵,身著素色衣裙素雅之中帶給人一種飄然出塵之感

男的四十來歲,一身圓領袍服神態儒雅,正于亭中負手徐吟: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劃盡還生

念柳外清驄別后,水邊紅袂分時,愴然暗驚

無端天與娉婷,

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里柔情……

“好詞”韓碧兒由衷贊嘆起來

楊逸聽了卻不禁淡然一笑

亭中二人聞聲回首,見三人撐著油紙傘踏雨而來,男的年輕俊逸,女的妖嬈多嬌,襯著身后一山煙雨、蔥籠翠色,恍若神仙中人

“驪山映秀,渭水泱泱,此情此景,這位小兄弟想必定有佳作,何妨道來聽聽”亭中男子笑容依舊很儒雅,但很顯然卻有種居高臨下之態;都說文人相輕,看來果真如此

楊逸收起油紙傘,進亭一揖說道:“在下其實是個粗人,佳作沒有,粗鄙詩文倒有幾句,先生既然相邀,那在下就誦來以博一笑”

“哦,小兄弟不必謙虛,請”

從晚照亭望去,遠處渭水滾滾東去,山下華清池盡收眼底,如今京兆府雖然也有修繕,但與盛唐時相比,華清池早已不復當年的盛況,邊角之處依稀猶見斷壁殘坦楊逸心中頗為感慨,不覺誦道:

潼關似鐵又何如?

千騎萬騎破京都

胡塵褻染溫泉水,

霓裳聲斷萬家哭

幾人曾記前朝事,

盡嘆離懷幽夢苦

烽火臺上周幽王,

笑看千年道不孤

楊逸此詩一出,亭中幾人相對愕然,中年文士臉色陰晴變幻,韓碧兒嘴角不自覺的輕輕翹了起來,對面那飄然出塵的麗人則望著楊逸發怔,或許正在奇怪,對這漫山煙雨,秀色青山,楊逸怎么會這樣的感慨

楊逸這詩節律粗放,但極具諷刺意味,和王安石的“商女不知忘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的意思有些近似

“你是何人?”中年文士不滿地問道,楊逸這詩不但諷刺歷史,連他一同諷刺進去了,剛才正是他在此感嘆離懷幽夢苦

楊逸不答,反而含笑問道:“敢問先生尊姓大名”

“秦觀也是”

中年儒士口氣有些傲然,也難怪,蘇門四學士之一的秦觀,天下幾人不知?

楊逸很是意外,暗嘆果然是冤家路窄啊

元祐年間秦觀在東京混得風生水起,和另一個名人黃庭堅一同參與編修過《神宗實錄》,結果黨執政后,正是楊逸提出重修《神宗實錄》

既然需要重修,那么原著就必定有問題,有問題就要有人承擔責任可以說秦觀、黃庭堅被貶謫,楊逸是“罪魁禍首”

秦觀被貶到地方做了個稅監,也就是“稅務局長”,他的詞寫得很好,但在治政上并不見得出色,因此他當初被貶到什么地方楊逸都懶得去問,后世傳言他娶的是蘇小妹,莫非旁邊這位出塵的麗人就是蘇小妹?()(,XS52,方便下次閱讀,或且百度輸入“xs52”,就能進入本站)

這篇小說不錯推薦

先看到這里書簽

找個寫完的看看全本

如果您認為不錯,請,以方便以后跟進的連載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