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醫相:開局和李清照私定終身第456章范正下江南_wbshuku
第456章范正下江南
第456章范正下江南
時間緊迫,只有三天時間,離開皇家銀行,范正直奔皇城而去。
“原來是范轉運使登門,還真是蓬蓽生輝。”申王府內,傳來申王趙佖熱情的聲音。
如今的申王擁有大宋最大的養豬場,更是借助為天下百姓醫治夜盲癥的理由,堂而皇之的經商,百官卻無話可說,可以說日進斗金,日子過得極為舒坦。
而如今趙佖直接稱呼范正為轉運使,很顯然也是聽到了范正的傳言。
范正擺擺手道:“申王殿下就別寒磣范某了,范某現在都被傳成官家身邊的奸臣了,我現在害怕申王殿下該不會如同八賢王一樣,手握金锏,上打昏君下打奸臣呢?”
趙佖哈哈一笑道:“范太丞說笑了,皇兄變法圖強,自然不是昏君,范兄親自為趙佖開出皇子養豬的邪方,本王可是親自見識了范兄的本領,自然明白,范正絕非奸臣,皇兄讓你擔任兩浙轉運使,定然是有重任在身。”
趙佖和范正親自接觸過,自然明白范正的邪方有多么神奇,哪怕再古怪的事情發生在范正身上,他都不以為奇。
范正感激道:“多謝申王殿下信任,范某今日前來是來求援的。”
“哦!”趙佖不由一奇,“這天下還有難倒范太丞之事。”
范正直言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兩浙一帶除了大肚病盛行之外,還有夜盲癥也不見減少,如今申王殿下的豬場已經讓開封附近的百姓再無夜盲癥之害,范某想邀請申王殿下派遣得力人手,前往兩浙一帶開辦豬場。”
“去兩浙一帶開辦豬場?”
申王心中一動,他早已經因為皇子養豬的邪方賺的盆滿缽滿,然而礙于皇子的身份,只能在開封周邊,眼下已經到了瓶頸,去兩浙辦豬場未必不是一條出路。
“范兄開口,本王自然無不應允,范兄放心,本王將會如同開封城一樣,低價賣豬,讓兩浙一帶百姓再無夜盲癥之憂。”趙佖鄭重道。
“微臣代兩浙百姓多謝申王殿下。”范正鄭重一禮道。
送走范正之后,申王趙佖回到王府,偏房中,迎面走出一個熟悉的之人,此人正是端王趙佶。
他剛才正在申王府,之前和范正因為李師師和王冼的事情鬧得頗為不快,趙佶根本不愿意見范正,這才躲在旁邊偷聽,正好聽到這一幕。
“王兄,為何要答應范正,此去兩浙不遠千里,路途遙遠不說,修建豬場,還要為了醫家低價賣豬,這豈不是得不償失。”趙佶大為不滿道。
趙佖搖了搖頭道:“王弟有所不知,皇子養豬的邪方就是范正為本王說出,如今本王眼疾已經盡去,自然要對范太丞報恩。”
“報恩?”
趙佶不由冷笑道:“范正不過用輕飄飄的一句話,而王兄恐怕要付出萬貫的錢財,這恩情未免太貴了。”
趙佖搖頭道:“非也,此去未免是范正占本王的便宜,甚至有可能是本王占范正的便宜。兩浙乃是富裕之地,若是能夠在兩浙一帶大量養豬,短期內或許投資巨大,長久看其中的收益定然不菲!”
“更何況皇兄派遣邪醫范正前往兩浙路,定然有要事,再加上邪醫范正的本事,此事必定穩賺不賠。”
趙佶卻不以為然道:“什么要事,依我看,定然是皇兄昏庸,太過于崇信范正這個奸臣罷了!”
趙佖聞言,頓時怒斥道:“王弟莫要胡言,皇兄英明神武,無需你我質疑,日后你定然知曉皇兄今日決策的英明!”
趙佖對范正信心十足,畢竟這件事情從頭到尾都透露著不合理,更別說三位宰相都已經默認,他相信這一次,必有蹊蹺。
范正離開申王府,順勢進入皇宮拜見趙煦!
作為官員,每一個官員外放為官,都需要拜謝官家提拔之恩!
“臣范正參見官家!”御花園中,范正在童貫的指引下,來到了范正身旁。
“哦!原來是大奸臣范正來了。”
看到范正到來,趙煦打趣道。
范正苦笑道:“官家莫要調侃微臣,微臣要是奸臣,那官家豈不是昏君了。”
趙煦哈哈一笑道:“你我君臣一個是昏君一個是奸臣,那豈不是相得益彰。”
君臣二人相互打趣,不由會心一笑。
“官家,微臣今日是來辭行的。”范正忽然正色道。
頓時周圍的氣氛凝固,趙煦心中一嘆,知道到了即將分別的時刻。
“此去可曾準備周全!”趙煦鄭重道。
趙煦乃是一代雄主,很快將愁緒拋之腦海,畢竟范正此行的任務極為重要。
“官家放心,此行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范正道。
“東風?”趙煦不由一愣。
范正嘿嘿一笑道:“東風那就是童公公麾下的下西洋艦隊,若是松江府將會是大宋水軍和艦隊總部,微臣將會大事可期。”
“童貫,你怎么看!”趙煦看向一旁的童貫。
童貫毫不猶豫道:“松江府乃是大宋海域的中心,更是長江和大海交匯之處,足以聯通大宋大部分水路,其作為水軍總部,自然是最佳選擇。”
“多謝童公公相助。”范正拱手道。
童貫搖頭道:“范太丞言重了,是范太丞慧眼識珠,發現了寶地。”
趙煦擺了擺手道:“好了,莫要再相互吹捧,爾等二人都是朕的肱股之臣,理應相互協助。”
“臣等遵旨!”
范正和童貫二人異口同聲道。
第三天匆匆而至,而今日正是范正離京赴任之日。
“孩兒告辭!”
東城門外,范正帶著李清照、范直,辭別范純禮和馬氏,正式踏上了赴任之旅。
范正剛剛離開開封城,新一期的邸報竟然就已經在開封城刊發。
“天大的財富!”
“滔天的富貴,不愧是邪醫范正!”
一聲聲驚呼在開封城內響起,無數商賈爭先恐后的看著手中的邸報,激動不已。
“什么富貴?那奸臣范正貪污了?”
一個書生不解道。
一個商賈看了其一眼,冷哼一聲道:“貪污,邪醫范正掌控整個醫家,揮揮手就能日進斗金,還用得著貪污?”
書生不由一滯,不得不說,這個商賈所言不虛,邪醫范正想要錢財,單單一個酒精配方就能成為大宋首富。
“就算不貪污,他也是蠱惑官家為自己求官的奸臣!”書生硬著脖子道。
商賈冷哼一聲道:“奸臣,邪醫范正若是奸臣,那天下就沒有能臣了,邪醫范正赴任兩浙轉運使,第一把火,就要將松江府設置市舶司,聯接海運和河運,成為天下水運中心,從此以后,松江府一飛沖天,成為天下商貿重心,這難道不是潑天富貴么?”
“天下水運中心!”
書生不由一愣,當下拿起邸報,只見范正為了明了,直接在邸報上印上了水運圖,將松江府的優勢直截了當的展示出來。
“西洋南洋東洋的貨物皆在此轉運,長江出海口、更能串聯大運河,哪怕書生不懂時政,在清晰明了的水運圖上,一眼就能看出松江府正是處于天下水運中心。
“而且據說邪醫范正此行還足足帶了五百萬貫的飛錢,用來建設松江府,這一次,松江府想不富就難!”一個個開封百姓艷羨道。
“一個小小不毛之地,經過范正的慧眼,日后必將一飛沖天!”
一眾商賈議論紛紛,頓時怦然心動。
“一派胡言,因為邪醫范正一個設想,在出海口憑空建造一城,如此勞民傷財,邪醫范正還不是誤國誤民的奸臣?”書生硬著頭皮道。
“哼!邪醫范正邪方從未一敗,當年其主張下西洋,開辟海上絲綢之路不同樣也是質疑聲一片,如今下西洋為大宋帶回多少財源?松江府不過是下西洋的一環罷了,斷無失敗的可能。”一個商賈信誓旦旦的說道。
“如今松江府的長江口一片荒蕪,可是百廢俱興,遍地黃金,我等何不搶占先機,必將有一番成就!”
“同去,同去!”
不少不得志之人怦然心動,一方面邪醫范正可是拿著真金白銀的五百萬貫飛錢前往,二來他們的確看好松江府得天獨厚的海運優勢。
更別說邪醫范正邪方不敗的金身不破,這讓無數人紛紛怦然心動,他們若是能夠在松江府占據先機,未來未嘗不能成就萬貫家財。
“就是,范太丞此物還要根治兩浙地區爆發的大肚病瘟疫,醫家已經下令周邊各路醫者前去支援,恐怕這才是官家任命邪醫范正為兩浙轉運使的原因。”
“然也,按照慣例,疫情期間,醫家可是全面接管,當年的洛陽就是如此,想必這一次的兩浙路也是如此。
而隨著邸報的不斷刊發,范正原本的奸臣的名號頓時不翼而飛,取而代之的則是一聲聲驚嘆。
而如今的范正自然不知道自己的風評已經變了,如今他正帶著妻子李清照趕路。
“相公,兩浙乃是長江以南,而我們怎么從東城門出發!”李清照看著馬車一路向東,不禁疑惑道。
范正解釋道:“而且為夫此去要將松江府建設成一個天下水運中心,大運河則是其中重要的一環,所以為夫決定乘坐舟船。”
“天下水運中心!”
李清照頓時滿臉崇拜,她就知道丈夫此去前往江浙一帶絕不是朝野傳言作為奸臣向官家求官,一旦天下水運中心建成,其功績擔任兩浙轉運使可以說是順理成章。
“更別說此去兩浙路途遙遠,乘坐馬車太過于麻煩,夫人和直兒太過于勞累,從汴河出發,沿著京杭大運河前往兩浙地區,如此一來順流而下,足以以最快的速度趕往兩浙路!”
這個時代的馬車太慢,也容易被天氣所影響,更別說還要經常住宿之類,頗為麻煩。
而乘坐舟船趕往江浙,衣食住行都可以在船上,而且順利而下,根本不用停頓,雖然達不到千里江陵一日還的恐怖速度,但是日行三百里卻是輕輕松松,可比馬車的速度快得多。
正說著,馬車停下,來到了汴河邊的一個碼頭,
只見碼頭上,一個龐大的神舟正在碼頭上等待,正是范正前往江浙一帶的座駕。
范正帶著妻兒以及一眾隨從登上舟船,很快,舟船啟動。
舟船頗大,大運河水勢平穩,舟船之上如履平地,而且速度上卻并不慢。
“夫君英明!”
李清照抱著直兒開心道,這不同于她在汴河上游劃的蚱蜢舟,而是能夠長途運輸的神舟,她也是第一次坐上如此大船,感到格外的新奇。
范正感嘆道:“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教多。”
“此乃唐朝詩人,皮日休的詩詞,若無隋亡之事,隋煬帝的功績恐怕真的堪比大禹。”李清照熟讀詩詞,張口道。
范正點頭道:“舟船所載的貨物極多,順水可以借助水流,逆水可以借助風勢或者明輪船擼。為夫當年提議下西洋,開辟海上絲綢之路就是得益于大運河的思路。”
“而且河運還有河寬和水深的限制,海運則是一望無際的大海,足以讓船只的形狀再無限制,日后必將會出現更大的船只,海運將會爆發更大的潛力,松江府作為天下海運中心,天下船只皆來往于此,貨物在此周轉,日后必將天下巨富之地,誰也無法阻止。”
李清照一臉崇拜道:“到那時,妾身倒要看天下誰還說相公是奸臣。”
范正嘿嘿一笑道:“我怎么記得昨天有人一直在喊范某奸臣。”
李清照頓時羞紅了臉,呸了范正一口。
范正頓時哈哈一笑,后世李清照被迫南渡,一路上風餐露宿,受盡了磨難,最后也落得晚年凄涼。
而這一次,李清照南渡已經是大不同了,乘坐大運河最大的龍舟,更是成為兩浙轉運使的夫人,可以說風光無限。
這一次,他不但要改變大宋的命運,更要改變自己所愛之人的命運,不會讓后世的屈辱重演。(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