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世爭鋒

第652章 【戰爭忍耐力】

水鬼游魂書名:平南文學網)官員需要權威的維護,是不允許發生錯誤的,會影響自己的威望。所以,一個聰明的部下,即便是告訴上司對方不懂的知識的時候,也會加上一句,長官英明之類的奉承話,讓上司不至于產生猜忌之心。

他是考慮了自己的身份,才用了一個比較溫和的口吻說道:“大帥英明,在歐洲戰場,地雷運動在戰場上的目的不是用來殲滅敵人。更主要的作用是兩個,一個是用來封鎖區域,比方說開闊地;第二種就是用來敵軍士兵大量受傷,消耗對手的士氣,還有就是因為傷病的關系,增加非戰斗減員。這種武器,一旦發揮效果,比大炮都要厲害。”

“但眼下,溫應星用地雷的目的更多的是用來防御開闊地的防御,用少量的兵力,就能遏制我軍集群沖鋒。”

李厚基氣呼呼的道:“這玩意陰損的很。恭先,你有沒有穩妥的辦法。”

“出動工兵排雷,但是……”

周鳳岐剛開口說話,就想到一個問題,連李厚基都沒有聽說過地雷,那么即便福建軍隊有工兵,他們會排雷嗎?

李厚基也是果斷的很。搖頭道:“我的兵估計對這玩意沒辦法。”

“另外一種辦法就是用火炮,在開闊地帶中,炸開一條攻擊通道。但是火炮的話,首選是重炮。如果口徑不是很大的火炮。爆炸威力不夠,就需要用穿甲彈。爆炸產生的震動一樣能夠引爆地雷。”周鳳岐說。

“這個?”

李厚基為難了起來。用炮彈無目的的在一片區域內狂轟亂炸,要是真有地雷,也就算了。可萬一是炸空了呢?

他的后勤中,炮彈可是金貴的很。

想來想去。李厚基的心里也沒有一個詳細的章程,決定等一會兒開一個軍事會議,好好的研究一番。但是當前線的指揮官回到司令部,就罵開了。

因為李厚基的部隊中沒有野戰醫院,這就等于將那些重傷員判了死刑,去陣地上抬擔架的士兵,在長官的命令下。將大部分不能走的輕傷員抬下戰場,但將重傷員留在了戰場上,讓他們自生自滅。而溫應星這個老好人有做了一件讓李厚基氣不打一處來的好人好事,打仗受傷陣亡是一回事。但是戰斗結束了,救治傷員也是一回事。

這符合一個軍人的榮譽。

溫應星在美國的軍校中,就沒有少受這類教育,就命令部下將戰場上的敵軍的重傷員抬下了戰場送野戰醫院救治。

而這個舉動,卻給福建軍的士氣又是一大打擊。當兵的看到自己的大帥都不管自己了,但是對面的敵人卻在挽救他們卑微的生命,這讓當兵的怎么看待?

少不了要埋怨,大帥的冷酷無情。而對浙軍,尤其是寧波地方軍的好感度大升。

甚至在前沿陣地,有士兵就準備逃到對面的陣地去,投降。

邀買人心!

這是溫應星又給大帥上眼藥啊!

李厚基一生氣,原本想準備商量如何退兵的計策,卻臨時被他改成了準備再次進攻的戰前回憶。

這不得不說,也是戰場上出現的戲劇化。

其實,溫應星收治福建軍的重傷員,張載陽從內心深處也不贊成這種做法。但是野戰醫院是人家的,信仰基督教的軍醫,更是把救治傷員當成了上帝賦予他們的使命,張載陽在心里暗暗生氣也不頂用。

一來二去的,李厚基就和溫應星在前線耗上了。

但結果是溫應星的防御陣地越來越堅固,因為這家伙總是能夠見縫插針的修補戰斗中手損的防御工事。另外增加一些新的防御工事。這讓參與進攻的福建兵非常擔心,這哪里是大帥說的,福建勇士大舉進攻的局勢?反而更像是陪著溫應星在演戲。

只不過演習雖然也會有傷亡,但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可眼下的福建兵,卻是每次攻擊發起之前,就要暗暗祈禱,當官的在戰場上先被打死。要不然,想要逃跑后背肯定要被打黑槍。

其實溫應星遲遲沒有進攻的打算,是因為炮兵因為缺少馱馬等工具,汽車又無法進山,只能選擇先對保守的辦法。

有一支運送大軍,正在一點點的從金華靠近麗水城。

整支隊伍蜿蜒十幾里,動用的挑夫,車夫,還有士兵超過六千人,正浩浩蕩蕩的從金華出發,緊趕慢趕的往麗水前線而來。

騎了幾天馬,王學謙的大腿上都已經磨出了水泡,疼的齜牙咧嘴的,好不難受。其實在金華的時候,蔣方震見王學謙這個大公子,也是暗暗吃驚,竟然在一路上沒有坐轎子,也沒有躺在大車上,反而和他一樣騎馬行軍。

要是沒有王學謙的話,說不定他也會在大車上一邊趕路,一邊休息。

可是被王學謙拖著,他就不要意思了。

怎么說,自己也是軍人,氣節不能丟……哎,至少不能被王學謙比過去吧?

原本在金華的時候,蔣方震還勸解王學謙,在金華等待捷報是一樣的。前方道路險阻,行軍就變得愈發艱難,他擔心王學謙會忍不住路上的辛苦。

雖然王學謙是腰酸背痛,坐在椅子上直吸冷氣,但還是咬著牙,沒有答應。

無奈之下,運送補給的車隊,尤其是炮兵不能停頓。兩人也只是休息了一夜,就繼續趕路。

不過騎在馬上的王學謙有感而發,浙江南部和西部的道路簡直就不是人走的。騎馬在一個埡口,用馬鞭對著遠方一指。似乎下定了一個決心似的。說道:“百里兄,溝通衢州。金華和寧波的鐵路不能再拖延工期了,兩年之內,這條鐵路必須通車。”

其實山間修建鐵路雖然困難,但鐵路的工期相對來說都不需要太長時間。

逢山開山。遇水搭橋,幾百公里的鐵路,如果資金到位,工人熟練的話,開工一年,基本上就能夠通車。

但蔣方震想的不是這個,而是心里暗暗納悶。王學謙這個大公子,至于因為跑了一趟山路,就急不可耐的想要修建一條鐵路嗎?這需要多少錢?

蔣百里心中不覺疑問道:“總座,鐵路修建。耗費資金非數百萬不能。這筆錢,如果用在其他方面,或許有更大的效果。”

“百萬?哪里夠。”王學謙想了想,按照浙江的工人工資,建造鐵路需要的鋼鐵,還有鐵路設備等等,心中有了一個大概的數字:“至少要一千萬左右,才能把這條鐵路修起來。”

“一千萬?”蔣方震吃驚的原因是,他是知道寧波的現狀的,大部分的工程都是貸款在建造。市政府沒錢,倒是財團有錢,但這都是人家兜里的錢,能隨隨便便就拿出來嗎?

但是王學謙的想法就要簡單很多:貸款。

未來鐵路是暴利行業,這個行業的暴利將持續到全面戰爭爆發,也就是說,兩年內建造完成的鐵路,至少有15年的高回報時期。即便在戰爭時代,鐵路的利潤也是非常豐厚的。

只要經營得當,甚至不用十年,整條鐵路就能收回成本。接下來掙的錢,都是利潤。

反倒是蔣方震有希望擴編軍隊的心思,王學謙也早就看出來了。

臺州,溫州等地拿下之后,整個浙江的南方都將成為寧波的后花園,但是和福建相鄰。雖然從溫州等地,福建想要進入浙江并不容易,但是駐兵少了卻也不成。

但王學謙可不這么想,現在的寧波守備旅,在編制上,相當于一個混成旅的編制。但裝備在國內已經屬于第一流的裝備,沒必要再構建重炮部隊,一來培養人才難,而來就是重炮在浙江這種多山地的地區,沒有太多發揮的空間。

接下來寧波將要轉入全面建設的事情,軍隊雖然會被擴編,但也不會增加太多。

“軍隊在未來幾年內不會擴建。”王學謙果斷道:“最多把現在兩個步兵團的編制,增加一個步兵團,部隊從旅變成師一級的指揮系統。”

蔣方震心頭一緊,這是他沒有想到的,王學謙在寧波新建軍隊的時候,可是不遺余力的投入。這筆錢,可是一筆天文數字,沒想到地盤大了,王學謙反而對軍隊沒有了興趣。

不過王學謙也有理由,而且這個理由還很難讓人反駁:“軍隊的建設,雖然是立竿見影。但是消耗的資源,對于一個省份來說,是非常巨大的。與其建立一支強大的軍隊,還不如把有限的資源投入軍校,軍工企業,預備役士兵的培訓之中。數量再大的軍隊,面對一場好日持久的戰爭,都需要不斷的補充。而補充的兵源成了最后勝負的關鍵,與其花巨資養一支龐大的軍隊,還不如建設整個國防體系,增加整個地區,乃至浙江的戰爭忍耐力。”

“戰爭忍耐力?”蔣方震心有感悟。

“沒錯,要是遇到一時間打不贏的對手,就耗死他,看誰活到最后。就像是現在,對付李厚基,用小部隊耗對方,時間越長,對方的壓力就更大。最后崩潰的肯定是李厚基。”王學謙的說法有些無賴,但說起來,這倒是一個新的思路。不過蔣方震有點納悶的是,聽著王學謙的話好像很有道理,但卻不像是治軍的路數,反而是經商的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