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探幽錄_影書
:yingsx←→:
八月薇妮之六部系列,晉江原創網,美的人都要正版訂閱哦
軍屯的存在,讓軍隊可以就地自給自足,軍需供應上不必一味依賴朝廷撥放,因此兵員充足,兵力也能得以保障,十分便宜。
雖然士兵們來自地北天南,但一旦在軍中成婚,便似有了家一樣,軍屯就如管理有序的城鎮。
但這也需要一個英明能干的統帥才成。幸而蘇柄臨年逾六十,卻是個老當益壯極有經驗的將帥,自從他在豳州屯兵,才將豳州原本流寇四竄互相毆斗擾民的場面鎮壓下去。
最近卻出了一件令蘇柄臨惱怒的事,他所信任看好的一名年青副將,逃走了。
袁恕己也有些震驚,“逃兵”不管在什么地方都視為奇恥大辱,又因為之前連年征戰,許多百姓被急招入伍,不免有些不適,曾發生過大規模逃逸的情形。
為杜絕這種行為,朝廷對逃兵的懲罰十分嚴厲,逃走的士兵若被追回,重則斬首,除此之外,連帶其家中也要受到連累。
雷翔道:“何鹿松是蘇將軍的同鄉,且為人機警能為,所以蘇將軍很是青眼,去年才在蘇將軍的主持下跟本地一名士紳之女完婚,六天前,他忽然失蹤了,人說是逃回了南邊的家鄉。”
袁恕己道:“既然有蘇將軍為靠山,他在軍中前途無量,怎會選擇逃走自毀前程?”
雷翔道:“我也是這樣想,蘇將軍因此氣得舊傷都犯了,四處找尋都找不到,蘇將軍雖然不言,但至今未曾發通緝信令,只因一發此令,再也無法挽回了……何鹿松真是辜負了將軍一番期望啊。”
袁恕己皺眉:“那你為何要討十八子?”
雷翔重重一嘆,道:“這話我也只敢跟你說,我總覺著何鹿松不似自己逃走了。”
袁恕己點頭:“若他真得蘇將軍青眼,便不會是個愚笨不堪的人,只怕另有內情。”
雷翔愁眉不展:“但軍中人人傳言他是逃了,蘇將軍臉上無光,更不肯聽底下人勸解……至于你這里的十八子,其實我早就聽說他的名頭,這幾日在城內坐鎮,明察暗訪,也得知了他不少異事。”
袁恕己不由失笑:“那個小子可是唬了不少人。”
雷翔試探問道:“這話何意,難道說他是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袁恕己想了會兒,含含糊糊回答道:“倒也不能這么說,小弦子的確有些不為人知的能耐。”
雷翔精神一振:“這么說,你肯借他給我?”
袁恕己道:“但凡我能許的,自然不會有半點搪塞,可是他畢竟是縣衙的捕快,蘇將軍知道了是否會怪罪地方插手軍務?”
雷翔道:“所以此事我只以我個人之名來請十八子,但是畢竟他是桐縣的人,所以私底下跟袁兄說一聲。”
原來他并不是要大張旗鼓請公差前去,而是以私人名義行事,這樣倒也使得。
袁恕己深思熟慮,笑道:“只是雷兄,我雖不知你都聽了些什么離奇傳說,但是也提醒一句,倒是不能全然將希望壓在他的身上,倘若是幫不上什么,你惱了可怎么說?”
雷翔一怔,繼而也笑說:“我也是因為沒了法子,所以死馬當作活馬醫罷了,他若真的能找到人,我頓首感激,若是白忙一場,我也謝袁兄成全之意,絕不會為難他。”
袁恕己方道:“好,雷兄果然是個爽快人。”
雷翔見他已經答應了,心頭松快,道:“我畢竟是軍中的人,貿然去尋十八子,怕他不樂意跟從,豈不是又多繞一圈兒?還要拜托袁兄跟他說一聲,若是他答應,事不宜遲,今日我便要啟程了。”
袁恕己點了點頭,見雷翔起身,也跟著相送。
雷翔往外要去,忽地又想到什么似的,回頭笑道:“袁兄像是很看重十八子?跟他也有些交際淵源?”
袁恕己咳嗽了聲,雙腿間隱隱作痛:“沒什么。知道有這么個人罷了。”
高建來到朱家,還隔著一堵墻,就聽見里頭有人說話。
是老朱頭氣哼哼地在抱怨:“你瞧瞧,我就說長安來的都沒有好人,你還說跟他井水不搭河水呢,下一刻就差點兒把你害嘍,這次若不是我去的及時,看是怎么收場。”
高建聽老朱頭語氣不對,知道來的不是時候,便有些猶豫不前。
忽地又聽阿弦道:“他是不知道會鬧成這樣兒,倒也不能全怪他。”
老朱頭毫不退讓:“什么不能全怪,但凡是個好人,誰會這樣無禮地去掀人家的眼罩子?粗莽的軍漢,驕橫的世家子,這人是兩樣兒都占全了!”
高建這才回味過來,這說的原來正是袁大人,聽老朱頭滿腹怨氣說的有趣,便偷偷捂著嘴笑。
忽地門口影子一晃,探出一個狗頭,原來是玄影早聽見外頭有動靜,便出來查看。
高建忙向它比了個手勢,又從兜里掏出些散餅給它吃,玄影見是熟人,就也罷了,只舔嘴吃那餅子。
高建躡手躡腳走到門口,便聽阿弦有氣無力道:“您就別抱怨了,我的頭還疼呢。”
這一句卻是比什么都靈,老朱頭的語氣立刻轉成了關慰:“還疼呢?唉,可是造孽……是了,之前老參農送的那只人參,我給你拿出來燉了好不好?這人參燉雞是最補的,我再去陳娘子家里借一只雞……”
老朱頭仿佛嗅到了人參燉雞的香味,神魂也徜徉在那香濃的希冀里。
不防阿弦道:“千萬別,我消受不了那好東西,且留著罷了。再說,若單為了我再去殺一只雞,只怕我好的反而更慢了呢。”
老朱頭愕然:“呸!烏鴉嘴,你消受不起,留給誰消受?又有誰能消受?”
高建正聽得可樂,忽地身后馬蹄聲響,他回頭看了眼,不敢怠慢,忙大大地咳嗽了聲,與此同時,玄影也叫了起來。
里面兩人早也聽見動靜,高建才進門,老朱頭便迎了上來,見是他,便笑道:“高小子,你怎么這會兒來了?”
高建道:“伯伯,我有正事找阿弦。”
老朱頭問:“什么正事?”
高建道:“刺史大人有一封要緊書信,要派阿弦送去軍屯大營。”
老朱頭驚且意外:“什么?”急得往回看了眼,又道:“這路程可不短,我們弦子身上且不好呢,還是派別人去吧。”
高建笑道:“伯伯,這個我可不敢做主,刺史大人指明要阿弦送去的……”又回手指了指墻外,低聲道:“那回軍屯的大人們如今還在外頭等著呢。”
老朱頭滿面詫異,正思忖中,阿弦從內出來,高建又將來意說明,從腰間搭絆里掏出一封信:“刺史大人親自叫我送來,還說要讓你小心留意這差事。”
阿弦皺眉間,外頭傳來兩聲馬嘶,又是玄影的叫聲。
老朱頭忙走出去把玄影叫出,歪頭打量的時候,果然見幾個軍漢,雄眉怒眼地騎在馬上,架勢非凡。
老朱頭嚇了一跳,忙竄回來緊緊地拉住阿弦:“這差事不能去,我看那幾個人不是好的,看這模樣,不像是來請人,倒像是來搶人的。”
高建啞然失笑:“伯伯,您怎么看誰都不像是好人?”
老朱頭眥了他一眼:“小孩子家家的,你懂什么?”
高建只得低頭,把嘴藏進衣領里,眼睛卻逡著阿弦。
阿弦看看高建,又往外看了眼:“既然是袁大人親自吩咐的,我還得去一趟。”
老朱頭急得又要說,阿弦在他手腕上一搭:“如果袁大人真想害我,只要他一句話而已,又何必再驚動軍屯的人?何況我知道袁大人不是那等惡人,您放心。”
老朱頭滿面失望跟無奈:“可是……”
高建看出他的擔憂,忙陪笑開解:“其實阿弦去倒也使得,這軍屯里的好東西最多,若是那邊的大人看阿弦差事辦得好,一高興,賞些什么東西下來,豈不是好?”
老朱頭啐道:“不開眼的小子,賞你什么?幾個鴨蛋?”
高建哈哈笑道:“那也成啊,我正饞著呢!”
阿弦見已經妥了,便入內更換衣裳。這邊高建道:“不瞞您老人家說,其實我也還想跟著去呢,只是刺史大人說只要阿弦一個人,我是想求還求不得呢。”
高建以為這是美差,故而說了安慰老朱頭,誰知老朱頭聽了這話,臉上越發陰云密布。
外頭的軍官已等得不耐煩,若不是雷副將吩咐要好生相待,早就發起脾氣了。如今見阿弦換了公服露面,才各自松了口氣,緩和面色。
其中一人將一匹高頭軍馬牽了過來,請阿弦上馬。阿弦呆了呆,原來這小縣城內馬兒雖有,她卻從來沒騎過,如今見了,不免打怵。
可這會兒再要退縮,卻已晚了。然那馬兒生得威武雄壯,阿弦心里有些畏懼,又有些喜歡,不由探手過去,試著摸了摸它的脖頸。
手掌心擦過馬匹健碩的肌體,就在一剎那,阿弦的眼前響起風呼雪嘯的聲響,無數的雪片子迎面拍來,打的她滿面生疼。
等她能勉強睜眼看的時候,卻發現自己身在馬上,前方是一條有些狹窄的長路。
風迷馬嘶,雪亂人眼,馬兒也仿佛察覺不祥,不時地扭頭擺尾,發出躁動嗚鳴。
搖搖欲墜,阿弦拼命地想要控制馬兒。
路邊兒的雪被風吹得堆積起來,馬蹄踩入的瞬間,厚厚地雪中忽然探出一只枯瘦修長的手。
馬兒受驚,猛地竄起。
阿弦猝不及防,身形騰空而起,她大叫一聲,從馬背上跌入路邊兒深深溝壑。
其中一件便是高麗內亂,高宗屢派唐軍前往鎮壓,內亂漸漸平息。
為徹底剿滅亂賊,十二月,又派英國公李勣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親自臨鎮,水陸兩軍并擊。
唐軍名將坐鎮,士氣如虹,很快,李勣同大將薛仁貴連破高麗十六城。
此戰綿延兩年,終于以高麗覆滅,平壤攻破,高麗王被俘而落下帷幕,自此,唐設立安東都護府,以薛仁貴為檢校,總兵兩萬于平壤鎮撫,統轄遼東,高麗,渤海等地。
大局的戰事雖定,但在一些偏僻地域,仍有著大大小小地隱患,比如在所屬遼東邊陲,靠近渤海的地方,因原先還是靺鞨族人居住的地方,地形險要,聚居人口復雜,時有沖突發生。
在這種情形下,薛仁貴領會朝廷的意思,為安穩鞏固目下局面,便調撥些得力將官,將他們分派各地,管理地方,撫慰民心。
這一日,袁恕己帶著兩個親隨衛兵,來到了近海的豳州。
袁恕己的出身,乃是河北滄州,是官宦世家,本來留居東都,因高麗內亂,便隨英國公李勣來至遼東。
他畢竟年少,性情耿直,不拘小節,加上是官宦子弟,自來一股傲氣,軍中有些人便跟他不甚對付。
屋漏偏逢連陰雨,袁恕己所在的右翼軍中了敵軍圈套,折損了一位朝中顯赫的監軍大員,朝廷旨意下來,先處罰了幾個指揮不力的,袁恕己也略有波及。
他在軍中非但不得重用,無法建立軍功,反而灰頭土臉。
征伐高麗大勝封賞,有些立功之人早凱旋回京受賞,他卻被上峰打發到這人跡罕至的豳州來。
豳州地處偏僻,地形偏又險要,先前更跟靺鞨,渤海,高麗等交界,各地之人匯聚,更是龍蛇混雜,宛如國中之國。
原先曾有過幾任刺史,卻都坐不長久,最長的也不過做了兩年不到,至今已經有三位大人不明不白死在任上,至此,但凡是個機靈長眼的,都不肯往這地方調。
州內無首,更見亂象,此番上司將袁恕己扔在這個地方,用意可見一斑。
袁恕己是軍職,本來不該管理一州的事,只因如今戰事方停,各地百廢待興,豳州又是個最燙手的山芋,故而先將袁恕己調來,一來也正因他是軍職,地方上不時會起些零散地小戰事,可以便宜鎮壓。二來,死馬當作活馬醫,醫好了,算他的運氣,醫不好,便是他的黑鍋頂崗,正好得罪名而處置。
袁恕己在軍中歷練許久,性子卻也磨的有些憊懶了,知道有人故意擺布自己,心中雖有怒意,面上卻只笑嘻嘻地,竟似是滿不在乎。
雖早聽說管轄之地是個最棘手的,他卻絲毫不懼,自帶了貼身的侍從,散散淡淡,日夜趕路,這一日終于來到豳州地界。
若說豳州是安東都護府里最難料理的州府,那么桐縣,則是豳州府中最難料理的轄地。
時正初春,東北之地卻兀自料峭寒極,袁恕己進桐縣的時候正是黃昏,天邊最后一絲殘霞冷冷地斜睨著這座荒僻的城郭,馬蹄敲在地磚之上,發出沉悶的嗵嗵之聲,仿佛灰磚上還裹著一層冷硬堅冰。
因天冷,近來戰事又平,守門的士兵也都十分散懶,此刻正要關閉城門,見三人趁著夜色進城,竟并未來詢問。
袁恕己眉頭微皺,本要打聽府衙何在,見這般情形,也并未開口,只是放馬往前,卻見整條街上竟鮮見人影。
袁恕己揚眉打量這座治下之城,雖為豳州的首府,卻毫無繁華鼎盛之態,放眼看去,偌長的街頭上亮著燈光的屋邸似天際寒星,寥寥落落,屈指可數。
因趕了半天路,一時又不知府衙如何行去,三人便想先找一家飯館吃些東西順便探路,誰知走了半條街,卻見多半的鋪子都已經打烊,要找一家食肆,簡直如平地撿到金銀,癡心妄想。
袁恕己的貼身侍衛吳成已經忍不住笑說:“若不是知道進了府城了,還以為仍是在外頭邊塞荒城呢。”
袁恕己尚未回答,另一個侍衛左永溟道:“難為他們竟能找到這樣個鬼地方,我聽說已死了好幾個刺史,這一次二爺來,竟不是當官兒,比上殺場更兇險幾分呢。”
袁恕己知道他們兩個是為自己抱打不平,只是人在屋檐下,哪得不低頭,便笑說:“你們兩個,燕雀安知鴻鵠之志,那些富貴太平地方,我還不樂意去呢,鎮日吃飽躺平,有什么趣味。”
兩個侍從對視一眼,各自吐舌。
吳成才笑道:“是,若是只想吃飽躺平,當初又何苦從家里出來從軍,大丈夫當志在四海。”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