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舞的軍閥

第一百二十九章 蔣公危險王旭護駕

西安事變當天,張學良、楊虎城向全國發出了關于救國八項主張的通電,提出:改組南京政府,容納各黨各派,共同負責救國;停止一切內戰;立即釋放上海被捕的愛國領袖;釋放全國一切政治犯;開放民眾愛國運動;保障人民集會結社一切政治自由;確實遵行孫總理遺囑。[3Z中文。3zcn]

西安事變震驚中外,各方勢力無不密切關注,反響最為劇烈的是當時中國兩大政治派別和。

在得知西安事變之后,內部俱都欣喜非常,然而卻在如何處理蔣介石的問題上發生了巨大分歧。一部分人認為蔣介石身上血債累累應該立即處死,一部分人認為當今中國無人能替代蔣介石的地方,他一死中國必然陷入混亂,影響抗日大局,所以不能動蔣介石。

內部也一樣分成了主戰主和兩派,以何應欽為首,陳立夫、陳果夫、戴季陶等主戰派極力主張武力解決,出動軍隊圍攻陜西,轟炸西安,并高呼“為維護國民政府之威信,為挽國家于危局,為救蔣委員長脫離險境,必須不顧一切代價,不擇手段!”,說得就好像誰不答應出兵即是對蔣介石不忠;宋美齡、宋子文、孔祥熙等主和派認為動用軍事手段不但可能會讓蔣委員長死于意外,而且也會逼迫叛軍危害蔣委員長,因此強烈要求南京與西安謀求某種妥協,以緩和局面。

主戰派和主和派兩方發生了激烈的爭吵。尤其是何應欽與宋美齡兩人。

“調度軍隊討逆,武力討伐張楊,出動空軍轟炸西安,這是中常會及中央政治會議聯席會議地公決結果,并非我何應欽一人之意!”何應欽理直氣壯地抬出了聯席會議。

宋美齡當然立即反對采取這樣的行動,說道:“蔣委員長的生命安全與國家之安危密不可分。怎可如此輕率行事,此事必須從長計議!”

何應欽反駁道:“夫人,委員長命懸一線,局勢瞬息萬變,怎能有時間容我們躊躇不前。”表現得如此焦急不安,似乎真是一副忠心救主的樣子。

宋美齡質問道:“如果發動戰爭,你能保證將委員長安全救出,徹底解決西安事件嗎?”

“這個誰也不能萬分保證。但是采取軍事行動是必須的,我相信蔣委員長也不會同意政府受叛軍的威脅,贊成出兵討逆這一舉動地。”何應欽辯駁道。

宋美齡冷冷地看著何應欽,說道:“戰事一起,委員長之生命安全難以保證。我就不明白,你為何如此力主出兵,你不知道這么做只會害了委員長嗎?”

被說是陰謀害主,何應欽當然馬上跳了起來:“救委員長之心,我何應欽絕不后于他人。現在西安情況不明。事情十萬火急,我們必須通過軍事手段給予判軍壓力,方能保委員長周全。”

宋美齡說道:“正是因為情況不明。更不能輕舉妄動,軍事行動更不可行。所謂的叛匪不就是張漢卿嗎,我親自去西安與之和談解決。”

眼見在場的人都被宋美齡的話動搖了,何應欽氣急敗壞地說道:“夫人,你這是夫人之見!國家危難之際,中央已有公議決策,我已經下令軍隊向陜西前線集結。空軍亦將出動轟炸西安。軍令如山豈容更改!”

顯然何應欽是堅決想利用此次機會逼死蔣介石,爭權奪位。想到這點。宋美齡一陣憤怒,喝東:“何敬之。你這是別有用心!”

盡管宋美齡等人一再力爭,但何應欽等親日派怎么會放過這個搶班奪權的好機會,于是不顧眾人阻攔,一面電令駐中國駐法國公使顧維鈞以行政院的名義請正在住院療養的汪精衛回國主持中央政務,一面下令軍隊進逼西安,空軍同時出動轟炸西安。

何應欽滿心以為戰事一起,蔣介石勢必死于亂軍之中,他趁討逆機會抓住軍權,大事可圖。然而,他卻不知道,早有一個先知先覺的人擺下大軍,嚴陣以待了。

西安城西北軍和東北軍聯合指揮部中……

人來人往地,每個人都忙碌非常,分析情況,布置防御,應對中央軍的進攻,一道道命令從這里發出去,下達給西北軍和東北軍各部隊。

這時,一個衛兵帶來了個讓眾人震驚的消息:“報告,第十七路軍的馮欽哉將軍拒絕前往潼關布防,并已通電表示歸順中央!”

兵諫不過剛剛開始,就有人受不住壓力叛變了,指揮部中所有人俱都一陣心涼。尤其楊虎城更是心痛不已,馮欽哉可是隨他出生入死多年的兄弟,他怎么也想不到第一個叛變的居然是和他親如兄弟的馮欽哉。

“報告,潼關已被中央軍樊松甫部所占領,其部下董釗師正在華縣與東北軍激戰!”另一個衛兵跑進來的報告再次給了眾人一記悶棍。

眾人包括張學良和楊虎城聽到潼關已失守,更是心驚,潼關可是絕對不容有失的重要關口。

潼關地處陜西省關中平原東端,居秦、晉、豫三省交界處。東接河南省靈寶縣,西連本省華陰市,南依秦嶺與本省洛南縣為鄰,北瀕黃河、渭河同本省大荔縣及山西省芮城縣隔水想望。潼關是陜西地東大門,是連接西北、華北、中原的咽喉要道,其地理位置非常具有戰略意義。

如此重要的關隘,一旦被中央軍占領,那關中一帶將無險可守,屆時中央地大軍就可長驅直入,直撲西安。

潼關失守這確實是一記悶棍,然而打擊他們的悶棍并沒有結束,又一個衛兵跑進來匯報道:“報告,前線傳回來警報,說中央空軍自洛陽機場起飛,已在轟炸我渭南等地,恐其很快即臨西安,望早做準備。”

中央軍要轟炸西安……楊虎城和張學良一陣絕望,無力地靠在椅子上,對目前的局面著實感到束手無策。

就在指揮部所有人都陷入絕望的時候,又有一個衛兵急匆匆地跑進來,帶來了另外一個消息:“報告,衛少帥王旭來電,言衛十萬大軍已準備妥當,航空大隊也已待命,隨時可開赴陜西前線協助抵抗中央軍,詢問張司令和楊司令是否需要衛援手。”

“好,援軍來了!”張學良驚喜得從坐椅上彈了起來,“衛來了,那中央軍就不再是問題!”

楊虎城卻沒有和張學良般欣喜,反而擔憂地說道:“是云南省的衛嗎?現在前線如此危急,他們還在十萬八千里之外,遠水難救近火,怕是來不及啊。”

也是,云南省到陜西省雖然只相隔一個四川,但也不是一時半刻能趕到的。待衛進入陜西境時,恐怕西安城已經失守,那時再強大的援軍又有何用。

然而,張學良地臉上卻找不到擔憂地表情,反而輕松地說道:“你是不認識衛的少帥,他可不是一個簡單地人物,既然他說已經準備就緒,那必然可以及時援助我們。來人,回電告訴衛少帥,如能伸出援手,那西北軍和東北軍上下將感激不盡。”

得到張學良的回電許可之后,王旭揮揮手下達命令道:“行動開始!”

這場戲終于要拉開帷幕了,衛終于要與此時中國地最強軍——中央軍正面開戰,比較諷刺的是衛居然是為了保護中央軍的最高領袖蔣介石而與其開戰。

隨著王旭的命令下達,率先出動的自然是空軍,一百架P2戰斗機和五十架B5A轟炸機從成都機場騰空而起,越過川陜邊境,飛往潼關前線。另外,滿載衛第9傘兵師士兵的一百架Ju2運輸機隨后出發,待奪下制空權之后即空降部隊向潼關發起進攻。

與此同時,衛第8摩托化師亦飛速奔馳往潼關方向,增援第9傘兵師。衛大部隊隨后開進陜西,分別增援陜甘邊境的東北軍和潼關、華縣防線。

潼關之上……

“這些地方軍閥真是不知好歹,敢動蔣委員長!大腿都沒有我們中央軍的胳膊粗,真是不自量力不從心”潼關戰事之后,中央軍士兵張小乙如是說道。

一同在旁邊執勤的林為民也是一臉輕蔑地說道:“說的是,這些地方雜牌軍隊也就只能在地方上耍威風,遇到我們中央軍,不照樣是三拳兩腳就被趴下了,潼關這么一座雄關也讓我們輕而易舉地奪下來了。”

中央軍裝備精良,待遇優厚,自然看不起武器簡陋,在他們眼里有如乞丐一般的地方雜牌部隊。

這時,一陣飛機轟鳴聲從天空上傳來。

張小乙又得意地說道:“就說空軍,這些地方雜牌能玩得起嗎?如今的東北軍和西北軍別說飛機,防空力量都沒多少,只能任由我們的空軍轟炸,還是空軍爽啊!”

突然,林為民看了看天空上的飛機,疑惑地說道:“不對,好像不是我們的飛機啊?”

“真的不是我們的飛機,快跑,它仍炸彈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