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舞的軍閥

第一百五十七章 南京南京棄還是守

就在日軍大舉出動,追擊中隊的時候,而中國最強大的兩支軍隊之間卻要在這節骨眼爆發戰爭。[要看書就到3Z中文3zcn看書。]

劉建緒的第十集團軍與王德海的第三軍在常熟對峙著,隨后趕到的李俊先炮兵師也擺開了陣勢,要炮轟中央軍陣地。而這時,陳誠等中央軍主力部隊也陸續撤往常熟一線,頓時威脅王德海與李俊先的后方。這還不算,東北軍和67師等部隊又在陳誠等部隊后方逼了過去,局面十分復雜。

這戰要是打起來,準是打成一鍋粥,然后被追擊而來的日軍一窩端。而雙方部隊又都不肯讓步,眼看著中國的精銳部隊就要在這里全部報銷,中國即將亡國了。

“少帥,如今這樣的情況,一旦我們與中央軍開戰的話,那必然會是一場規模非常大的混戰。后面追擊的日軍到時候蜂擁而上,恐怕會將兩敗俱傷的我們和中央軍全數殲滅。這仗,打不得啊。”葉世平勸說王旭道。

王旭也是很為難,眉頭緊皺地說道:“這點我明白,這樣的情況下確實不能和中央軍開戰,但是吳福一線的防御又十分重要。”

這時,鄭地文問道:“少帥,卑職有個疑問,為什么您一定堅持要我軍代替中央軍駐防吳福一線呢?”在他看來,僅僅為了爭奪吳福線駐防權進行阻擊日軍,就要和中央軍大打出手有點不可思議。

王旭能怎么說呢?難道說他知道南京大屠殺的發生,所以要用比中央軍戰斗力更強的衛來阻擊日軍,好爭取時間疏散南京民眾嗎?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王旭也明白中央軍怎么也不可能將常熟一帶地防御交出來的,而衛強行進駐已經是不可能了,只能希望中央軍集重兵于常熟,能抵擋日軍久一點吧。

王旭微微嘆了口氣,說道:“我是擔心中央軍無法抵抗日軍,導致南京的防御部署沒有時間完成。算了吧,傳令王德海他們往我們這里撤,東北軍和6師,還有劉鴻發也都往我們這邊撤。另外,傳令胡二撤往平望、嘉興一帶進行布防。”

這場可能導致中國滅亡的內戰最終沒有打得起來。接到王旭命令的衛部隊以及東北軍、67師迅速撤往吳縣。因此,吳福國防工事線被一分為二,由衛和中央軍共同駐防,不久前還差點大打出手的兩軍這時又聯起手來抵擋日軍的追擊。

阻擊日軍之戰還沒打起來。南京方面倒是先打起了口水仗,關于南京是守是棄的問題爭論不休。

主棄者認為上海戰役之后,中隊損失慘重,面對又得到大本營增援的強大日軍。恐怕是無法守得住南京的。如果再將中國已經不多地精銳部隊在南京消耗一空,那中國離亡國也不遠了。

主守者認為南京是中國的首都,抗戰初期不戰而棄。對全國民眾沒法交代,更是影響士氣與抗戰熱情。更何況。南京是國際觀瞻所在,國民政府特使蔣百里此時正奔走于歐洲,尋求國際上的支持。在這種情況,如何能夠輕言放棄南京。

作為國民政府的軍事統帥機構,最高軍事委員會必須拿出斷然地決定。為此,最高軍事委員會立即召開相應會議。由于陳誠和顧祝同均未在南京,會議也就由軍政部長、總參謀長何應欽,副總參謀長白崇禧,軍令部長徐永昌。//作戰廳廳長劉斐。軍事委員會執行部主任兼軍法總監唐生智,軍事委員會軍法執行總部副監、南京衛戍司令兼憲兵司令谷正倫、軍令部長副部長王俊。還有第七戰區司令長官劉湘參與。

會議一開始,劉斐第一個站出來說道:“委座。并非卑職長日寇威風,滅我軍志氣,而是從現時的情況來看,我軍很難抵擋得住日軍的進攻。日軍利用在淞滬會戰后的有利形勢,必然以優勢地海、陸軍配合空中力量,沿長江、滬寧線、京杭線等水陸交通線西進,對南京進行立體圍攻。而且我軍參加淞滬會戰的部隊損失都很大,不經過相當時期地補充整訓,也難以恢復戰斗力。為貫徹持久抗戰方針,應避免在南京進行決戰。所以,卑職建議在南京作象征性的適當抵抗,然后立即主動撤退。”

確實,南京位于長江彎曲部,地形上背水,敵人可以由江面用海軍封鎖和炮擊南京。從陸上也可以從蕪湖截斷后方交通線,然后海、陸、空協同攻擊,則南京將處于立體包圍形勢下,這樣一個地方地確非常不適合幾乎沒有海、空軍力量的中隊防守。/

“委座,卑職認為應該直接放棄南京,因為在淞滬會戰中,傷亡數十萬,部隊損失慘重、疲憊至極。反觀日軍,武器精良,攜新勝之威,且是水陸空三軍立體掩殺而來。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根本沒有得選擇,即便是守最終也沒有辦法守得住。”白崇禧也反對防守南京。

何應欽、徐永昌、王俊和劉湘等人均紛紛表示南京不可守,只有唐生智和谷正倫默不作聲,偷眼瞄著蔣介石。

盡管主棄派大占上風,但蔣介石并沒有就此拍板放棄南京,而是陷入了久久的沉思中。

許久之后,蔣介石這才緩緩地吐出一句話:“南京是必須派兵守衛的。”他也明白從軍事上來說,南京確實不可守,但作為國家領袖,他還必須充分考慮政治上的因素。

這時候,唐生智馬上就跳了出來,很是堅毅地說道:“委座說得對,南京作為中國的首都,在國人心中的重要性,對國際視聽影響很大。//而且,南京不僅僅是我國首都,還是先總理中山先生的陵墓所在,我等革命軍人豈能棄之不顧?”他激憤的神情,正義凜然地話,真是讓人看了、聽了都覺得羞愧不已。

“卑職也認為只要我軍占據有利地形,進行全力防衛,南京定可堅守兩個月以上。可利用這段時間,請求國際力量調解,日寇之圍未必不可解。”谷正倫接著站出來表示支持固守南京。

蔣介石都表態南京必須防守了,就算還有意見這個時候也都會往肚子里吞了地,于是固守南京這個決策很快便確定下來了。

“南京防務是需要一個人總攬全局的,你們有什么合適地人選推舉推舉,或者誰愿意自告奮勇,那也是黨國之幸事。”蔣介石是想找個人全面負責南京的防務。

劉湘站起來答道:“委座,卑職認為由衛地少帥王旭來主持南京防務最為合適,而且以衛的強大實力,必然能在南京給予日軍狠狠的打擊。”

“卑職贊同劉司令的意見,盡管少帥年紀不大,但是上海戰役中他的表現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如果不是他指揮衛頂住從金山衛登陸的日軍第十軍,恐怕我們也無法全身撤退。”白崇禧也站起來推薦王旭。

如果是吳福線沖突之前,蔣介石或許還會考慮考慮,但是此時一聽就滿肚子火,當即否決了:“一個小娃娃,如何能擔得起首都防務之重任?諸位都是黨國之要員,難道就沒人愿赴國難?”

南京保衛戰是十死九生的一戰,而且還是必敗的一戰,在座的所有人都明白,哪里有人愿意接這樣的差事,頓時個個面面相覷,沉默不語。

一時間,整個會議室鴉雀無聲,落針可聞。

呱——呱——

想象中兩只烏鴉飄過!

見沒有人出聲,蔣介石一陣惱怒,猛地一拍桌子,大聲喊道:“既然你們都沒人愿意負責防衛南京,那這個南京的衛戍司令我親自兼任。如果我為國犧牲了,你們繼續抗日到底!”

“使不得啊,委座!”眾人紛紛說道。

只要蔣介石一死,那中國必將陷入內亂,國人對于抗日戰爭也定然會失去信心,中國滅亡也就不遠了。

要親自防衛南京當然只是蔣介石一時的氣話,這時他又逐個望過去,希望有人能自告奮勇出來挑起這個擔子,然而會議室里的人一個個都低頭不敢接觸他的目光。

這時候,唐生智站出來慷慨激昂地說道:“委座,卑職愿意與南京共存亡!”

蔣介石這才露出一絲微笑,贊賞地看著唐生智說道:“終究還是孟瀟能在關鍵時刻為黨國事業盡力。”

唐生智雖然曾經有過公開兵變反蔣的記錄,而且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統軍作戰,這時身體健康的狀況又不佳,但是此時的唐生智,已是蔣介石身邊多年的重要部屬,而在1935年秋季的南京保衛戰演習中,唐生智是這場演習的參謀長,因此他對于南京的防務,應是最為熟悉的將領了。

蔣介石原本就頗為傾向于讓唐生智主持南京防御作戰,此時他又主動站了出來,自然當即拍板決定成立首都衛戍長官司令部,以唐生智任司令長官,羅卓英、劉興任副司令長官,周斕任參謀長。

于是,中國最牛B的一位統帥就此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