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舞的軍閥

第一百七十七章 軍人職責 軍人使命

王旭接著說道:“日軍沒有個三五天,是沒辦法再次發動大規模進攻的。[3Z中文。3zcn]所以,我們要趁這個機會把盡量多的南京民眾轉移到安全的地方去,每一分每一秒對我們來說都是極其珍貴的,遷移工作刻不容緩啊。”

葉世平問道:“那少帥,我們衛的傷員是否也趁這個機會轉移回云南呢?”

“這個當然,凡是不需要參加戰斗的人,我們都盡量把他們轉移走,這件事你親自負責,立刻帶人去辦好。”王旭很欣賞葉世平的舉一反三,他考慮問題是越來越周全了。

葉世平立正敬禮答道:“是!”

接下來的幾天里,王旭廣派人手不斷去勸說和協助南京市民離開南京,陸陸續續有大批大批的南京市民撤往江北,各部隊的傷員也都轉移回云南去了。

一切都如同王旭預想中的一樣發展,只是目前在南京的人太多了,加上還有許多堅決不愿意離開南京的,所以依然需要時間。毫不夸大地說,多一天,就有可能多救數萬人。

然而,日本人卻沒有再給王旭時間了,僅僅三天后日軍便補充好了彈藥,再次發起了大規模進攻。//

日軍的攻勢非常猛烈,海陸空三軍協同作戰,對衛展開了一波又一波的攻擊。盡管衛各部都奮勇作戰,但是畢竟日軍火力優勢太大,而衛兵力又太少,前線各部不得不向王旭請求增援。

其實王旭也早就考慮過讓南京衛戍部隊上前線增援衛,只是南京衛戍部隊畢竟武器裝備和衛沒得比,恐怕增援上去也很難和日軍抗衡。更何況南京衛戍部隊畢竟是被自己強迫整編留守南京的,如果讓他們上一線和日軍血拼未免有點不大好說得清楚。

不過,既然戰局發展到了這一步,也顧不得許多了,南京還有太多人沒有撤離。必須爭取更多的時間。

時間代表著生命,但時間同樣要用生命去換取。

真正的軍人,就應該這個時候站出來。擋下日軍的刺刀和子彈,為南京民眾安全撤離贏得時間!

王旭相信此時還留在這里的南京衛戍部隊,必然能做到一個真正的軍人應該做的!

事實,也沒有讓王旭失望。///

“少帥。你放心,衛愿意在前線與日軍拼命,我們南京衛戍部隊自然也不會退縮!”宋希濂很爽快地答應愿意去第一道防線增援。

“少帥,說實話,原本我心里還是有一些擔心衛奪取南京控制權的目地,不過這幾天以來。衛不但在前線和日軍全力拼殺,在南京城內更是盡力疏散民眾。如果這樣子,還有人懷疑少帥和衛叛國投敵的話,那他就是瞎眼了。沒說的,只要是打小日本,少帥你盡管吩咐,在下絕不推辭!”桂永清表現得倒是對王旭和衛非常敬佩。

其實衛和日軍一開打,什么叛國投敵之類地譴責頓時顯得那么軟弱無力,誰也不會白癡到相信正在和日軍死戰的軍隊會處心積慮地投降日本。至于什么搶班奪權的說法更是沒有多少人相信了。不說軍人或政府官員。就是大多數一般市民都明白如果沒有強有力的外援,那南京必定是守不住地。這個時候。還有哪個傻蛋會跑到一個即將陷落的首都搶班奪權呢?

所以,當衛和日軍大舉開戰之后。///全國的輿論是立馬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從對抗中央,搶班奪權變成了臨機決斷。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從叛國投敵變成了堅決抗日的愛國志士和民族英雄。王旭這個始作俑者不但擺脫了野心勃勃的陰謀家的帽子,而且被夸成了盡忠盡職、抗日救國地少年英杰,無數的光環加了一圈又是一圈,真是此一時彼一時。

如果說王旭沒有為這些歌功頌德之詞高興甚至沾沾自喜的話,那不過是違心之言,但是王旭自然不會因為這個而忽略了正事。仗還要打,轉移工作還要進行。“日軍的優勢還是非常明顯的,這一仗可能會打得非常艱苦。而且,我希望無論誰前去增援,在沒有的命令之前,堅決不能撤退,即便部隊都打光了。我還需要時間轉移南京城內的民眾,希望大家能幫我一把,感激不盡!”王旭盡量把必須死戰的原因說明了,免得被誤會是借日本人的刀殺人。

肖山令臉色不悅地說道:“少帥這么說可就不對了,難道只有你們衛愿意和日軍死戰嗎?我們南京衛戍部隊也沒有貪生怕死之輩,只要是打擊日寇,作為中人,我們義不容辭!”

“說地是,保家衛國,抗擊日寇,本來就是我輩軍人地職責,不存在幫不幫的問題,少帥你盡管吩咐吧!”徐源泉說道。/

看著他們地表現,聽著他們說的話,王旭突然不知從哪里冒出強烈地信心。

中國有這些可愛可敬的軍人,何愁不能擊敗日寇,何愁山河不能光復呢?

敵人再強大都沒有關系,只要中國自己永不屈服,中國每一個人都奮起反擊,又有什么樣地敵人能打敗我們呢?

“既然如此,我也就不客套了。宋軍長,你部出動一個師的兵力增援鎮江。肖軍長,你部出動兩個師的兵力增援丹陽。徐軍長,你部出動一個師的兵力增援句容。桂軍長,你部出動兩個師的兵力分別增援當涂和溧水。其余各部繼續堅守南京郊區第二道防線陣地,隨時準備阻擊日軍!”王旭沒有再廢話,直截了當地下達命令。/

“少帥放心,只要我們的部隊還有一個人在,必定會堅守陣地到底!”四人紛紛表示道。

王旭也很堅決地說道:“我相信,只要我們齊心協力,一定能給日軍沉重的打擊,并能把南京民眾安全轉移!”

雖然知道上前線增援是九死一生的任務,是要用他們的性命為南京市民大撤退爭取時間,但是南京衛戍部隊的官兵們并沒有因此而畏懼,以至于出現逃兵。

南京衛戍部隊的官兵紛紛把家人送離南京,“等著領我的撫恤金吧!”這是說得最多的一句臨別語。

送別家人,踏上前線的那一刻,他們懷的是一顆必死之心!

因為他們知道,

作為軍人,抗擊敵人是職責,保家衛國是使命!

哪怕要以生命為代價,也必須去履行這個職責和使命!

南京衛戍部隊的援兵到達前線之后,順利穩定住了原本已經岌岌可危的第一道防線。

然而,南京衛戍部隊的增援并沒有放在日軍的眼里,鎮江、丹陽、句容、溧水和當涂一線日軍的攻勢依然猛烈無比,組織的波隊攻擊,一波比一波猛烈,不斷沖擊著第一道防線。

日軍海陸空的炮火打擊更加強烈,對于中陣地,進行近乎摧毀性的密集射擊,彈幕的威力可以說是打得天搖地動。盡管已經士兵大多躲避在堅固的防御工事里,但是日軍猛烈的轟炸不但摧毀了防御工事,更是炸得士兵們血肉橫飛,死傷無數。

衛和南京衛戍部隊完全是依靠人命去抵擋日軍,一批又一批士兵補充進前線陣地,捍衛著南京外圍的第一道防線,為南京的大撤退爭取時間。

然而,實力差距畢竟明顯地擺在那里,隨著時間的流逝,南京衛戍部隊和衛力量的不斷消耗,防線逐漸動搖。

12月13日,日軍第十軍集中兩個聯隊的兵力大舉進攻烏龜山陣地,二十余架飛機和三十余輛坦克配合作戰,已經傷亡近半的衛第47團和南京衛戍部隊247旅拼死堅守陣地。戰斗打得非常慘烈,僅僅是一個小土坡,雙方就投入了大量的兵力進行拼槍。小土坡數次易手,鮮血浸滿了這里的每一寸泥土,留下的中日雙方士兵尸體堆積起來甚至成為了另一個小土坡。

最終,日軍利用強大的炮火,幾乎把中隊的陣地全部移平了,傷亡慘重的衛第4團和南京衛戍部隊247旅力戰不敵,陣地被日軍突破。第47團和247旅官兵在日軍攻上來之際,全部以同歸于盡的方式拉響光榮彈沖進日軍隊伍,戰后無一人生還,盡數為國捐軀了!

日軍突破烏龜山陣地之后,源源不斷地從這里進兵,威脅當涂的側翼,隨時有可能切斷衛第三軍和南京衛戍部隊51師、58師的退路,然后包圍殲滅。

王德海當機立斷,馬上往南京方向撤退。

這一撤不僅僅宣告當涂一帶防守的失敗,而且代表著第一道防線的崩潰,因為當涂被日軍攻占之后,日軍第十軍就可以由西往東配合上海派遣軍夾擊鎮江、丹陽、句容、溧水等地,非常有可能將駐防的衛和南京衛戍部隊包圍殲滅。

為了避免前線部隊再遭受重大損失,王旭立即下令放棄第一道防線,撤回南京市郊區第二道防線。

日軍步步緊逼,時間一分分流逝,留給王旭進行大撤退的時間越發少了。